Kappa能有62%的毛利率,不包括生产和经销环节的,跟它这个国际品牌的定位是有相当的关系的,我把它称之为叫国际品牌溢价,中国动向未来到底会怎么走,我相信它有它的规划,但是主动权、控制力,已经转移在了中国动向手里。
7.中国动向给中国企业的启示
金融危机以后,带来一个全新的趋势和全新的机会,中国企业加速国际化。金融危机一来,欧美很多的实体企业遇到了周转、资金及盈利的问题。这时候们中国企业就可以去收购或者去参股海外的欧美实体企业。大家可能会觉得自己实力还小,蛇吞象会消化不良。我们不要去轻易的蛇吞象,但是我们完全可以蛇骑象、蛇引象,我们通过去掌握海外实体公司的某一样或者某几样核心的要素,比方品牌、技术、研发的系统、客户关系、渠道网络、专家资源,我们通过参股或、合资或购买的方法,未必要去蛇吞象,就可以掌控到我们很多的资源。正如《中国流》一书里所讲的一样:中国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低成本、低风险走向国际化。中国动向这个案例,无疑是个经典的案例。
我认为,到目前为止,制造业是最误人子弟、最误将企业走入歧途的一个名词,它使得我们很多企业把专注点、兴奋点放在制造这件事情上,其实做企业从前期的研发,零部件的组装、批发、营销、零售、服务都是一套系统。中国企业过去只干了组装这个环节。这是对制造业的狭义理解,真正的制造业或真正的企业应该是一个长价值链的管理。这么多长价值链,中国企业可能就很难把握。只有通过全球化去配制这些核心要素,缺品牌就买,缺技术就合作,缺营销能力就合资。这就是我们在全球化时代重新去设计我们商业模式的一个新的思考点,这也是中国动向给我们的一个启发。
(三)vancl(凡客诚品) 1.惊人的成长速度
Vancl(凡客诚品公司)于2007年7月份成立,它是一个通过互联网和目录式来销售服装的企业,早年是卖男装的,今天它既卖男装还卖童装,2009年夏天强势进入女装领域,2008年一年,也就是vancl公司开业的第一年,它的销售额就达到了3亿。第二年,也就是2009年,要达到5亿~7亿。这样一家公司,它的成长的速度超过了中国动向早期的、同期的成长速度。它现在每天的订单已经超过1万件,每天的营业额已经超过了200万。对一个电子商务企业来讲,这样的成长速度是非常惊人的,而在2008年它成立的第一年里面,它已经完成了三轮的融资,融资规模达到3000万美元。
2.把握精准的目标顾客群
vancl为什么能够在电子商务领域异军突起,超越了之前的PPG,原因就是它在商业模式上想得更明白,在系统性的建立上更加专业。PPG打了大量的广告,没有转化为实际的销售,而vancl公司在这方面做得更好,vancl公司对服装进行了重新定义,它找到了一个精准的目标顾客群,这个精准的目标顾客群就是懒男人。
懒男人这个词不是贬义词,它是指过去很多男同志懒得逛街,很多男同志一进百货商场就头皮发麻,恨不得抓件衣服就仓惶逃跑。所以vancl在互联网上销售男士服装,针对这些怕逛街的懒男人们。只要一个电话,衣服就送上门。男同志的服装款式一般变化不大,很多经典款就可以满足需求,同时尺码上差别也不大,多一码小一码区别不大,不像女同志增一分则长,减一分则短。
这样的切入男性市场使它取得初步的成功,当然它也切入女性市场。2009年夏天,它强势的推动女性,网上它推出了一种革命性的产品,叫内衣外衣一体化,即穿一件衣服,内衣外衣都解决了,而且只要59块钱。在夏天的时候,女同志是愿意接受的,女同志不太讲究穿衣的长短,只有一个时间点,就是夏天。通过这个夏天强势地切入女性服装,我相信该公司很快会再培育出一批女性网络顾客群。这对推动vancl公司长期发展将有重要意义。
3.改变服装消费模式
对客户群的准确把握,还使vancl公司改变了服装消费的模式。过去我们买一件衬衣,往往要穿两年,甚至更长时间。但是vancl主张衣服是快速消费品,这样定位以后,我们的衣服就不是一次买一件了,最好是一次买上五件,每天换一件,衬衣和体恤衫也不是两三年换一次,快则一个季度,慢则两个季度,半年应该换一次。这种快速消费品定位以后,虽然单件的衣服价格比较低,但是实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收入模式,就是重复购买。当客户重复购买之后,虽然单价很低,但总销量未必会小。
4.建立竞争门槛
凡客诚品卖衬衣、体恤、裤子、皮鞋、裙子等等这些,都能让消费者不断实现重复购买。 ?客户体验:货到试穿
不仅在产品上,它重新定义了客户的购买习惯,同时在客户体验上,也进行了非常重大的突破,正是因为它在客户体验上的突破,使得它的网络销售得以成功,同时也使得它树立了巨大的竞争门槛。比如它率先推出了货到试穿的服务,衣服不是在网上买了就付钱,没法试穿。很多人觉得这样不踏实,我们在商场买衣服基本上都会试,但在网上买衣服却试不了,这很让人讨厌。所以当它推出货到试穿服务以后,可以想像,消费者非常满意,觉得真是为他们考虑。
当然,这样会带来物流公司对它自身管理的难度,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它的成本,但是这样的一个服务是非常有创造性的,也树立了竞争门槛,让后来者如果不去跟进,客户就不认可;但如果跟进,可能就会把后来者拖垮。货到试穿,可以说这是它的一个杀手锏。它让客户满意了,同时树立了竞争门槛,同时引领了物流行业的发展方向。
?品质控制:线头
任何伟大而美妙的梦想,最后都会归于现实繁琐的步步为营。于是,细节与执行力的微小元素往往成为成败分水岭的关键点。比如影响服装品质感的线头问题,传统服装在店面销售时就处理了,而电子商务必须在送货前进行检查。vancl公司老板陈年是一个很细心的人。
低调、简单、关注细节,这种源自陈年性格中的个人特质,如今已经被贯彻到了VANCL品牌的每一个执行环节中去。他对细节的关注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比如,他说自己不喜欢有线头的衣服,总觉得那是次品,因此会要求一批员工在发货之前仔细检查,剪掉线头,并用玻璃纸包装好。陈年说:“我就希望这个衣服,假如说有挑刺的用户,特别较真的用户,他真的拿到权威机构去检验的时候,发现原来真的是高士线,最好的线。”
vancl公司就是不断地通过超越客户体验来塑造了它的价值,所以它的成长速度甚至超过了中国动向早期的成长速度。今天在美国,最热门的公司不是谷歌,而是亚马逊,一个电子商务的B2C的公司。
以上三个案例中,百丽零售连锁从生产到零售端纵向一体化;中国动向专注在产品研发,开创了独创性的运动产品的时尚化,通过把生产环节和经销环节全部外包,实现了快速发展;而vancl公司通过电子商务这个新兴的销售手段、商业模式,实现了更加迅猛、更加快速的发展。通过这三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每一家快企业的商业模式都不一样,但是每家企业最终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未来的5年、10年中,也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功。这就告诉我们:商业模式是大有可为的,我们每家企业应深入理解、深入掌握、不断把握商业模式的精髓和内核。
第四讲 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与源泉
一、商业模式创新的最大障碍
1.成功是失败他爸
我们每个人都听说过一句话叫“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还有一句话:成功是失败它爸。原因就是我们很多企业在过去发展中,我们总结了很多的经验,形成了很多的认识,而这些认识恰恰构成了我们未来创新的敌人,成为了我们的一个包袱,而不是一个资产。
这里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柯达公司,它收购了中国的福建光源,包括乐凯胶卷等以及全行业的感光胶片厂。
【案例1】
柯达的一大败笔
当柯达公司收购中国民族企业时,很多人都讲外资狼来了,便宜让老外赚了。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我们要感谢柯达把我们这个包袱,陈芝麻烂谷子都给拿走了。因为这些感光胶片的企业经营状况是非常困难的,今天已经进入到数字相机的时代,柯达作为一个数字相机的技术发明者,却反而陷入了经营的困境,它在2005年、2006年,每年的亏损达到10亿美元以上,这样一个技术发明者进入了亏损状况,就应证了我们前面所讲的:一项技术,如果没有商业化的应用,它是没有价值的。柯达每年依然有500项的技术专利规模,是中国任何一家企业无法望其项背的,但它却陷入了亏损的泥潭,这就因为它判断错了感光胶片向数字相机的转变的速度。
2.创新的油门
柯达的CEO讲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说:“我左脚踩在创新的油门之上,右脚踩在传统的刹车之上,我是一会儿踩刹车,我一会儿踩油门,我也不知道我该干什么了。”很多人听了觉得非常好笑,非常有趣,其实我们回想一下自己,我们其实比柯达还可悲,因为柯达还不断地在踩油门,只不过时不时又回来踩刹车,而我们绝大多数的中国企业,是牢牢地把那只脚踩在刹车上面,我们基本上不踩油门,我们的脚在刹车上已经固定了,生锈了。
这是给我们很大的一个教训和启发,柯达的这种转变落后于这个时代。 3.时代特点:以X倍速度变化
那么,现在谁是全世界最大的数码相机公司呢?索尼?佳能?松下?都不是,现在全世界最大的数码相机公司是诺基亚,因为诺基亚全球的手机60%已经标准配备了数码相机的功能,标准配备达到了500万像素到800万像素,而这个像素水平在两年前还被认为是高档数码相机的代表,所以手机不再是手机,它已经成为移动多媒体终端。总之,从传统的胶片到数字相机,到移动多媒体终端,在短短的五年之内,已经完成了这么大的跨越和转变。
五年前,中国惠普公司的总裁孙振耀先生曾经说过,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那时候大家会说这话讲得真好,但是今天这句话已经变成家常便饭。两年前,我看到一篇文章讲:这是个倍数变化的时代。
2009年,这是个X倍数变化的时代,中国的汽车市场在2009年一季度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而原来我们以为这个时间要到2015到2020年。中国各行各业都在世界级的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的企业也在走向海外。
4.时代变化对我们的要求
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如果我们不能迅速地变化,我们企业的利润将化为乌有。柯达公司曾经被认为它的利润是像印美钞一样的利润。当年一个彩色胶卷卖15~16块钱,高峰的时候卖到20块钱,但它的生产成本不到1块钱,柯达公司曾像抢钱一样地做生意,但现在却陷入亏损。更何况我们很多中国的企业,本来就不赚钱!
所以当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的挑战是极为巨大的。我们要记住,我们过去所谓的成功的经验,就是我们的包袱。更何况我们很多还不是成功的经验,只是能够生存的经验。我们下一步只有走创新这条道路才能发展。
5.创新的最大敌人
我们每个人的成见,每个人所谓的见解、惯性、理性,是我们创新最大的敌人,创新最大的障碍是不可能、做不到。一旦说不可能,怎么做也没有意义了,商业模式也不可能去突破。李宁公司的广告语是“一切皆有可能”,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我们只有具备这样一种开阔的胸怀来学习商业模式,才能够有收获,才会有价值。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把这个大门关闭,我们就无法吸收到商业模式的精彩的内容。
二、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
我们对今天的现状有着深深的担忧、顾虑,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状态,因为这种担忧和顾虑才是推动自己去创新的动力。
1. 打破惯性
我们做企业,设计商业模式,首先就是要打破惯性。今天我们企业的战略、做法,不是因为多么的正确,多么的科学,而仅仅是因为这么多年一直在做而已。企业发展就要打破惯性,就像飞机要起飞,一定要逆风飞扬;卫星要发射到太空中去,必须要突破地心的引力,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地打破惯性,才能发展。
2.质疑原有的、通常的“假设与前提”
在商业模式创新里面,最为重要的一种方法或者说最为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要找到进行决策的时候所谓的假设与前提,然后再去探讨这个假设与前提是不是绝对正确,是不是能够推翻,是不是能够改变。如果我们改变了之前所有的假设与前提,那么我们的企业的创新就已经在门口了,我们的创新就可以去把握了。
3.破坏所有障碍创造价值的枷锁
创新的本质就是创造性的破坏,破坏所有障碍创造价值的枷锁。 ?分众传媒:挑战中央电视台的新媒体巨人
如果我们假设任何媒体都一定需要有内容,那就不会有分众传媒这样一个五年时间就挑战传统媒体巨人的新媒体。当年分众创业的时候,内部也有激烈的争论,说分众的媒体不能走出一条崭新的道路,成为全世界第一家没有内容的媒体。因为过去认为凡是媒体都要有内容,没有内容不能叫媒体。当他们把这个假设拿出来讨论时,有人说好像也未必,也许他们可以做一个没有内容的媒体,这就是创新。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分众传媒。
?85度C:打败星巴克的咖啡新星
如果我们假设咖啡厅是让人来休闲的,是一定需要交流的,那么就不会有85度C。85度C是挑战星巴克的一个咖啡新星,在台湾已经超过了星巴克。过去我们认为星巴克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它在全球有两万家店,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竞争优势。我们认为喝咖啡就去星巴克,星巴克的咖啡才是真正的咖啡,在那里不仅可以喝咖啡,还能体验、有文化、有交流,我们认为坐在星巴克里面那种休闲的感觉,那种交流的感觉,那种文化的品位,才是咖啡应有的味道。但是85度C推翻了这一点,85度C说喝咖啡就是喝咖啡,咖啡是一种饮料,就是帮助我们提神、醒脑的,喝咖啡未必要坐在咖啡厅里喝,咖啡可以拿走喝,所以叫85度C。
85度C的每一家店面只有两三个椅子,因为所有去85度C喝咖啡的人,都拿了咖啡就走,都是外带的。传统的餐饮业,有一个叫翻桌率,而在85度C只有一个概念,叫做外带率。它90%的客户,都是拿着咖啡去别的地方喝。这样就颠覆了传统我们对咖啡厅的认识。咖啡厅不一定要用来休闲、交流,咖啡就是咖啡,拿走就可以喝。
?面包新语:面包业的上市公司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商业模式的力量(思维篇)-讲义及答案(答案在讲义后)(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