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14-2-3(a) 圆柱形焊接吊耳尺寸 单位mm
每吊耳起重量/吨 0.7 φ26 1.7 φ40 3.9 φ55 7.4 φ70 11.2 φ80 φ36 φ55 φ80 φ100 φ120
表2-14-2-3(b) 钩形焊接吊耳尺寸 单位mm
每吊b h1 h2 h L l S R r1 r2 r3 80 38 25 6 4 15 62 30 20 5 3 12 48 23 16 4 2 9 33 16 10 3 2 6 20 10 6 1.6 1 5 d d1 L l R r c K
重量kg 0.09 0.4 1.28 3.04 5.64 K 重 耳起重量/吨 1.6 3.3 5.4 7.8 10.3 8 10 12 14 16 80 112 145 178 210 70 20 50 20 20 15 8 25 26 20 8 32 30 25 9 量 kg 20 10 4 0.35 25 13 5 0.64 30 15 7 1.54 100 25 60 130 30 75 160 35 90 38 36 30 12 35 18 8 2.7 190 40 105 45 40 35 14 40 20 9 3.85 2.14.2.4箱底
油箱底部应该向清洗口倾斜,倾斜度通常为1/25~1/20。这样可以促使沉积物(油泥或水)聚集到油箱中的最低点。应在最低点设置不小于M18*1.5的放油塞。
2.14.2.5隔板、隔墙与除气网
为了延长油液在油箱中逗留的时间,促进油液在油箱中的环流,促使更多的油液参与在系统中的循环,从而更好地发挥油箱的散热、除气、沉淀等功能,油箱中,尤其在油液容量超过100L的油箱中应设置内部隔板。隔板要把系统回油区与吸油区隔开,并尽可能使油液在油箱内沿着油箱壁环流。隔板缺口处要有足够大的过流面积,使环流流速为0.3~0.6m/s。典型的隔板结构见图。如果隔板与油箱内表面之间采用焊接连接,则焊缝应该满焊,不要留下可能无法清理的藏污纳垢的缝隙。隔板的设置给油箱内部清洗带来一定困难,在清洗口及放油口的设置上应作相应的考虑。
图所示的除气网有助于油液中的气泡浮出液面。除气网用网眼直径为0.5mm的金属网,倾斜10°~30°布置。
图2-14-2-5(a) 除气网
2.14.3油箱附件的配置及其注意事项
油箱附件的配置,一般是根据液压系统的要求来进行的,但不外乎包括空气滤清器、吸回油滤油器、液位液温计等等。 2.14.3.1空气滤清器
对开式油箱来说,空气滤清器是必备的。通常,它兼作注油口用,其容量一般按泵最大流量的1.5~2倍选取,以便即使在系统尖峰需要期间液面迅速下降时也能在油箱内保持大气压力。通常将它置于油箱的顶部,对行走机械,滤清器安放位置应考虑车辆爬最大坡度和下坡时不致使油液从其中溢出(见图)。
图2-14-3-1
2.14.3.2吸油滤油器
吸油滤油器一般作保护型过滤器用,用来保护液压泵不被较大颗粒污染物所损坏。常常安放在液压油箱的里面。带滤芯和滤壳的滤油器不仅有自封能力而且可方便地带有真空表,被应用得越来越广。 2.14.3.3回油滤油器
回油滤油器一般作工作型过滤器用,常选用精滤器。安放位置:它可以被安放在油箱的顶部或侧面。但必须保证油液的出口始终淹没在液面以下,以防产生泡沫。
2.14.3.4液位、液温计
小型油箱液位计的最高刻度线对应油液最高位置,最低刻度线对应最低允许油位(为了确保液压泵不吸空,最低允许油位一般设在泵吸油口以上75mm左右)。大型油箱,在最低允许油位处设一小液位计,或使用液位传感器。当液位达到最低允许油位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操作者加油。液位计安放在便于观察的地方。
2.15液压站设计
2.15.1液压装置设计的目的意义
液压系统的整个设计流程实质上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系统的功能原理设计(包括功能设计、组成元件设计和液压系统计算等3个环节);二是系统的技术设计(包括液压装置及电气控制装置的设计)。液压装置设计(泛指液压系统中需自行设计的那些零部件的结构设计的统称)的目的在于选择确定元、辅件的连结装配方案、具体结构,设计和绘制液压系统产品工作图样,并编制技术文件,为制造、组装和调试液压系统提供依据。电气控制装置是实现液压装置工作控制的重要部分,尽管电气控制装置的设计超出了液压专业的范围,但却是液压系统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电气控制装置设计在于根据液压系统的工作节拍或电磁铁动作顺序表,确定相应的控制电路、选择电气控制器件并设计其控制柜(箱)。 所设计和绘制的液压系统产品工作图样包括液压装置及其部件的装配图、非标准零部件的工作图及液压系统原理图、系统外形图、安装因、管路布置图,电气原理图、自制零部件明细表、标准液压元件及标准连接件、外购件明绍表、备料清单、设计任务书、设计计算书、使用说明书、安装试车要求等技术文件。 液压装置设计是液压系统功能原理设计的延续和结构实现,可以说也是整个液
压系统设计过程的归宿。事实上,一个液压系统能否可靠有效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液压装置设计的质量的优劣.从而使液压装置结构设计在整个液压系统设计过程中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故设计者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2.15.2液压泵站上泵组的布置
液压泵站上泵组的布置方式分成上置式和非上置式。泵组置于油箱上的上置式液压泵站中,采用立式电动机并将液压泵置于油箱之内时,称为立式(图1);采用卧式电动机时称为卧式(图2)。非上置式液压泵站中,泵组与油箱并列布置的为旁置式(图3);泵组置于油箱下面时为下置式(图4)。
图2-15-2(a) 上置式液压站(立式) 图2-15-2 (b) 上置式液压站(卧式)
2-15-2(c) 旁置式液压站图 2-15-2(d) 下置式液压站 此次设计采用旁置式液压站
2.15.3液压泵站的集成方式
液压泵站的集成方式有两种:有管集成和无管集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液压系统设计(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