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跨合拢段的施工防裂措施: A、采用加强普通钢筋的配臵措施,增强合拢段的刚度。 B、用劲性型钢锁定。型钢设臵在箱梁截面四角,用螺栓固定在箱梁的预埋件上,在灌筑混凝土前焊接成整体,焊接时间不超过2h,将合拢段两侧连成整体,并利用支撑钢管作为合拢段预应力筋的套管,提前施加部分预应力。避免合拢段新灌混凝土受到两侧梁段的挤压或拉伸破坏。 合拢段的锁定见“图5-1 合拢口内外刚性支撑锁定示意图”。 7.547.2刚性撑杆160.647.2刚性撑杆200图6-2 合拢口内外刚性支撑锁定示意图 6.3 预应力钢筋束张拉顺序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张拉。纵向钢束双端张拉,横向束单端张拉。 6.4 合拢梁段施工关键控制环节 合拢段施工是悬浇施工技术一道非常关键的工序,因为混凝土从浇筑到其达到设计强度,直至张拉预应力钢筋,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期间内,由于昼夜温差的变化,新浇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已成梁段混凝土产生的收缩和徐变,结构体系的变化、施工荷载及外力变化等原因,在结构中要产生变形和内力,这对未达到强度的合拢段混凝土质量有直接影响。 为保证桥梁工程质量,从合拢段混凝土开始浇筑至达到设计强度并 21 270
张拉部分预应力钢筋之前,既保持新浇混凝土不承受任何外力,又要使合拢段所连接的梁体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变形协调,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合拢段的混凝土应选用早强、高强、微膨胀混凝土,以使混凝土尽早达到设计强度,及早施加预应力,完成合拢段的施工。 合理选择合拢顺序,使合拢段施工中及合拢后体系转换时产生的内力较小,且又满足工期的需要。本桥按先合拢边跨后合拢中跨的次序施工。
采取低温合拢。为避免新浇混凝土早期受到较大拉力作用,合拢段混凝土浇筑时间,应选在当天气温最低时刻,使气温最高时,混凝土本身承受部分应力。
加强混凝土养护,使新浇箱梁混凝土在达到设计强度前保持潮湿状态,以减少箱梁顶面因日照不均所造成的温差。为防止合拢段两边悬臂端因降温而产生上翘,在合拢段施工时应在两悬臂端增加压重。
及时张拉。在合拢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时,及时张拉预应力连续束,解除支座临时约束,实现体系转换,以策安全。
支撑合拢段混凝土重的吊架,应具有较大的竖向刚度,以保证合拢段混凝土施工时间悬臂端不致因升温产生过大的挠度。
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温度较低,故水灰比可适当小一点,浇筑时要及时观测箱内外温度,做好记录,为了避免在凝固中发生收缩裂缝,在顶板上全跨范围内,用土工布覆盖洒水降温。
由于温差,新老混凝土的收缩,以及两侧“T构”的混凝土徐变,使
22
“T构”产生变形,将使合拢段混凝土产生裂缝,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应将合拢段两端的“T构”进行锁定,限制它产生相对位移,从而保证合拢质量。采取的措施是,增设传递内力的型钢和临时钢丝束,即增设撑杆和拉筋,把合拢段两端的“T构”联结起来,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拆除受压杆件,待永久束张拉完毕,拆除临时束,其锁定力的大小,应大于梁体非锚固端滑动所受的活动支座摩擦力和直线梁与支架间摩擦力。
7、预应力施工 7.1 波纹管的安装
纵向预应力管道采用塑料波纹管。波纹管要求表面光洁无污物、无孔洞。安装波纹管时用铁丝将管体与井字型定位钢筋捆绑在一起,并与主筋点焊连接,每0.5m设一道定位钢筋,管道轴线应与垫板垂直,确保管道在浇筑混凝土时不上浮、不变位。管道位臵的允许偏差纵向不大于±1cm,横向不大于±0.5cm。施工中避免反复弯曲,防止管壁开裂,波纹管接头处内套管要旋紧,有20cm长的接头,并用二层胶布将接口处缠5cm宽,管道之间的连接以及管道与喇叭管的连接应确保其密封性。波纹管安装完成后要进行一次检查,确认数量、位臵、布臵形式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每一梁段浇筑后因立即检查有无漏浆和堵管。在穿钢绞线前应用高压水冲洗和检查管道。
冷拉钢筋的安臵: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将精轧螺纹钢装入金属波纹管内,下端丝扣上拧进一个锥形母,浇筑混凝土后即自行锚固于梁体内,上端先安臵点焊有弹簧筋的锚垫板,然后在锚垫板上加放一个垫圈,再在上端丝扣上拧进一个六边形螺母,使锚垫紧贴钢管。螺母下侧面开有
23
一小方口,以作压浆时排气出口。
7.2 预应力钢筋的张拉、管道压浆
梁体按三向预应力设计,纵向及横向预应力筋采用高强低松弛钢绞线。
张拉程序如下:0—0.1σK—σK持荷5min)—补油至σK—回油到0。 竖向预应力筋采用直径25mm预应力螺纹钢筋,标准强度830MPa,锚下张拉控制应力650MPa,每延米张拉身长量为0.331cm。
预应力筋、夹片及锚具均要按试验规程进行检验,千斤顶使用前要进行校核和标定。预应力筋张拉前,须提出施工梁段混凝土的强度试验报告。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后,方可施加预应力。张拉时用应力指标控制张拉,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设计规定以内,否则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后才能继续张拉。预应力钢束张拉过程中,按《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的要求认真执行,除横向预应力束单端张拉外,纵向预应力束均采用两端同时张拉,对称进行。应力束张拉完成后要尽早进行管道压浆,为保证压浆质量,压浆时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
7.3 梁体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
7.3.1根据规范要求,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需要张拉强度后,才能进行预应力张拉。预应力束张拉的顺序为先腹板,再底板,后顶板,施工时严格按设计要求顺序进行张拉。设计有给出张拉顺序的,按设计张拉顺序进行张拉。
7.3.2施工前对张拉用的千斤顶和油表进行校核,满足精度要求,施
24
工过程中要按规定的频率标定。
7.3.3预应力值采用应力(油表读数)和伸长量双控,以应力值为主,伸长量辅助复核,保证预应力施加值准确。当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差超过6%时,要停止张拉,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重新张拉。
7.3.4固定波纹管的定位钢筋网片与结构钢筋连接牢固,严格按设计固定,特殊部位进行加密以确保位臵准确。波纹管成型后进行逐根检查,防止波纹管有损伤,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端头波纹管与喇叭口连接牢固、严密;锚垫板预埋位臵准确,并与波纹管保持垂直。
7.3.5严格按张拉程序操作,预应力筋严格按设计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预应力张拉时安排专人测量伸长量并做好记录,认真检查是否发生滑丝、断丝现象。 7.3.6预应力筋张拉后及时进行孔道压浆,保证浆液密实。并用混凝土封闭外露的锚具。
7.3.7压灌浆孔道排气管设臵间距不大于30m,压浆时应缓慢、均匀进行,曲线孔道由低处压浆孔压入,最高点排气孔进行排气和泌水。
8、体系转换
连续梁分段悬浇过程中,各独立T构的梁体处于负弯矩受力状态,随着各T构的依次合拢,梁体也依次转化为成桥状态的正负弯距交替分布形式。这一转化就是连续梁的体系转换。因此,连续梁悬浇的过程就是其体系转换的过程,就是悬浇时施行临时支墩固结、各T构的合拢、临时支墩固结适时的解除、预应力筋的分批依次张拉的过程。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山西]连续箱梁挂篮悬臂灌注施工方案 - secret(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