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和国内有关技术发展情况,还可通过竞争性谈判与招标相结合的方式选择联盟外部单位协作完成。
六、项目涉及的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公益技术分析,技术难点和创新点,技术路线。
1 项目涉及的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公益技术分析
本项目设立是研究开发适应于我国能源结构和技术基础的大型IGCC多联产及系统为核心,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IGCC多联产系统集成及设计优化技术。所要解决的行业共性技术问题主要是以煤基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IGCC发电以及CO2减排的关键单元技术和系统技术,实现我国大型IGCC多联产系统的产业化,在此基础上完成基于IGCC多联产系统CO2脱除的中试研究,并提出设计方案。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涉及以下关键技术包括:大型煤气化技术、低能耗、大型IGCC多联产系统集成技术;大型IGCC多联产系统设计和试验技术;基于IGCC多联产CCS技术等。
本项目的研发,主要针对我国能源行业未来大规模应用的IGCC多联产系统,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GCC多联产系统的关键单元技术和系统集成设计优化技术,IGCC多联产系统CO2脱除技术。这些研究成果将成为未来保证我国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技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2 项目的技术难点、创新点
本项目设计的技术难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 在大型粉煤气化技术工程放大和示范方面,主要是气化炉研制、气化烧嘴研制、控制联锁系统研发、煤粉测量系统研发、工艺优化集成研发。
25
? 在IGCC联产氢气与甲醇系统集成及设计优化技术方面主要是:400MW级IGCC氢气与甲醇联产系统优化集成的软件平台、400MW级IGCC氢气与甲醇联产系统的集成和优化技术、400MW级IGCC氢气与甲醇联产系统的设计技术等。
? IGCC联产氢气与甲醇系统工业示范方面,主要包括400MW IGCC氢气与甲醇联产系统设计,400MW IGCC氢气与甲醇联产系统关键设备的配臵与选型、400MW IGCC氢气与甲醇联产系统的运行与调试、IGCC联产氢气与甲醇系统CO2脱除技术、IGCC多联产系统的CO2脱除中试装臵设计等。
? CCS技术方面主要包括适用于IGCC多联产系统的CO2脱除技术、CO2
封存试验等。
本项目的主要创新点是:
? 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高效煤气化技术 ? 实现煤气化装臵成套装备国产化 ? 开发IGCC联产甲醇、氢气系统集成技术 ? 进行IGCC多联产的工业示范 3 项目的技术路线
通过学习借鉴当今国际的最新技术,结合国内IGCC多联产系统技术开发和集成的研究成果和联盟单位已有的技术、产业基础,以研究大型IGCC多联产系统集成及设计优化技术为重点,开发单元技术与系统集成技术;以已开发的HT-L粉煤加压气化工艺技术为基础,进行大型气化装臵的工程放大研究,开发2000吨/天级气化技术,进行成套装备的国产化。结合400MW级IGCC多联产示范项目,建立CO2脱除试验,形成研究适用于IGCC多联产系统的CO2脱除技术,并进行系统技术集成。
26
七、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现状和预期分析
大型IGCC多联产系统设备复杂,包括气化岛、燃机岛、化工合成岛和与IGCC相适应的模块配套岛,其多联产产物复杂,目前尚未有适用于大型IGCC多联产系统的集成设计技术与系统优化设计技术。根据400MW级IGCC氢气与甲醇联产示范项目,开发相适应的系统集成及设计优化技术,同时取得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IGCC多联产系统集成及设计优化技术。
国内外气化技术开发商对其开发的气化技术均拥有专利、专有技术,如Shell公司、GE公司、华东理工大学、西安热工院等均拥有气化技术相关专利。本项目是进行大型HT-L气化技术的工程化开发,航天科技集团有关HT-L气化技术的基础专利包括气化炉专利、气化烧嘴专利、破渣机专利等已获得国家专利局授权,因此本项目的气化技术的开发具备了知识产权基础,在项目的大型工程化开发过程中还可以形成新的专利技术。
国内外对于以IGCC为基础平台的近零排放的系统集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既有对常规IGCC系统CO2捕集的技术经济性能、系统集成优化、关键参数影响、各类方案比较的研究,也有对新型一体化气化制氢/化学链燃烧过程以及控制CO2排放的新型能源动力系统方面的研究。但是,目前还没有检索到国内外相关专利,我们可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本项目预期获得的知识产权包括:2000吨/天级大型煤气化技术,煤气化装臵有关装备技术,400MW级IGCC多联产软件平台,400MW级IGCC联产甲醇、氢气集成技术,基础IGCC多联产的CCS技术。
本项目预期获得发明专利5-10项,使用新型专利3-6项。
27
八、项目总投资预算,资金筹措方案,配套资金落实措施。 1 项目总投资预算
项目总经费概算10亿元,其中申请科技支撑项目资金2亿元,自筹资金8亿元。详细资金使用情况见附件《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概算申报书》。 2 资金筹措方案
科技部重大攻关支持:申请科技支撑项目资金2亿元,
战略联盟筹措技术开发费:8亿元,其中神华集团筹措资金7亿元,联盟其他单位筹措资金1亿元。
联盟中神华集团、航天科技集团等是我国大型国有骨干企业,每年固定从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作为科技开发费用,本项目的自筹经费从企业的科技开发费用中列支。
九、项目预期成果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或技术的竞争分析,成果应用和产业化前景。
目前我国大型煤气化技术还依赖于引进,核心气化炉等装备还需要在专利商指定的生产厂家购买,由于煤气化装臵的投资占整个煤化工或IGCC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较大,因此煤气化技术的引进造成了煤化工项目投资大幅度增加;本项目开发的大型煤气化技术,其技术指标将达到或超过国内外同类技术,同时实现装备的国产化,大大降低煤气化装臵的 投资。
目前400MW级IGCC多联产、基于IGCC联产系统的CCS尚没有成熟的技术。因此本项目开发的大型煤气化技术和装备、400MW级IGCC多联产和CCS技术 ,将直接为神华400MW IGCC多联产工程项目提供技术支
28
撑。
煤基多联产是近年来提出的能源转化与化工产品合成相结合的技术体系,目的是实现污染物低排放或无排放,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能源有效利用,符合二十一世纪洁净煤技术、发电技术的发展方向。IGCC发电技术、IGCC多联产技近年来发展很快,国外IGCC电站正在由商业性示范逐步走向商业化应用,通过技术的不断完善,发展IGCC多联产日趋成熟。当CO2减排作为发电成本时,IGCC多联产技术将具有更强大的竞争力。我国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发电系统发展的非常快,正在从小规模向大规模扩展,400MW级IGCC电站符合多联产向大规模发展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IGCC多联产因其发电效率高、环保特性优、燃料适应性好、耗水量少、具有实现CO2零排放的技术潜力等特点,将对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我国带来巨大的社会、环境效益。 十、项目实施的组织与管理机制 1 项目的组织管理措施
本项目由联盟承担。由示范依托工程实施单位牵头组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电气集团、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热工院等战略联盟成员单位重点参加。个别课题的专项内容,如果联盟成员单位的研究力量不足,拟通过招标方式选择联盟外部单位协作完成。
主要管理措施:按照联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办法实施,结合本项目特点,重点落实:
(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专家咨询组和专门的研发团队。项目领导小组将由相关联盟成员单位的主管领导组成,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和协
2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