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预防踩踏
教学目的:1、了解踩踏事故的严重危害性,知道那些场所或情景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2、了解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增强防范意识。 3、掌握预防踩踏事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不同情景下踩踏事故的预防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近年来,学校及一些公共场所不断发生踩踏事故,对中小学生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必须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二、新授
1、安全小问号 分析案例讨论:生活学习中那些地方,那些行为最容易导致踩踏事故?为什么? 事故回放:2005年10月25日晚上8点,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小学的晚自习像往常一样按时结束了。铃响过后,孩子们蜂拥而出,顺着楼梯下楼。楼梯上都是人。突然听到一个男同学大声喊“见到鬼了!”向下走的人群突然间乱了,有学生被挤倒了,可后面的人还在不断地往前拥,后面的人踩在摔倒人的身上也被绊倒了,顺着楼梯往下滚,一楼二楼间转角的地方很快堆成了人堆,灾难发生了。在这次拥挤踩踏事故中,8名学生死亡、17名学生受伤。
震惊、痛心疾首之后,人们在思考,什么原因导致惨剧发生? 据当地媒体报道,事发时有大量学生同时拥挤在楼梯上是此次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场调查发现,楼道内每层都有声控照明灯,这说明事发当时楼梯的照明是可以保证的;教学楼的每级楼梯都有近两米长,并排走3名小学生都没有问题;在三楼和二楼的转角处另有一片空地,可供学生站立。这些条件可以保证一点:在夜间下楼学生人数不多的情况下踩踏情况很难发生。退一步说,即便当时因为受到了意外惊吓,学生间发生了相互踩踏,但是如果下楼人数不多,那么严重受伤甚至死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事实上,广纳镇中心小学共有学生1450人,10月25日事发那天占学校学生总数一半的四、五两个年级都在上晚自习,也就是说那天晚上8点晚自习下课后,有近700名学生分别从三楼和二楼下楼!这么多人走在楼梯上,踩踏事故就随时可能发生。 2、安全小博士
容易导致踩踏事故的情绪主要是“兴奋、恐慌、愤怒”等,教育学生疏忽里安全防范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事故发生。 3、安全小卫士
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如果路边有商店、咖啡馆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
1.如果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应及时报警、联系外援,寻求帮助。赶快拨打110、999或120等。
2.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发生严重踩踏事件时,最多见的伤害就是骨折、窒息。将伤者平放在木板上或较硬垫子上,解开衣领、围巾等,保持伤者呼吸道畅通。
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4、安全小贴士 三、小结: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我们应该意识到事故的危险,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避免事故发生。
第三单元:健康生活
第九课:远离烟酒
教学目标
1.知道香烟中那些物质对身体有害。 2.知道酒精对人体回造成那些危害。
3.通过问卷调查、亲身体验等学习,加深学生对烟酒吸烟的认识,培养起追求健康生活的意识,并用行动远离烟酒。 教学重难点
1.知道烟酒对青少年身心的巨大危害,树立健康生活的意识,能言行一致的自觉远离烟酒。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近年来,青少年逐渐成为吸烟人群的主力军,这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社会家庭环境等影响是造成青少年吸烟、喝酒现象的重要因素。 二、新授
议一议:吸烟有害健康吗? 1、健康小问号
观察案例思考;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类似的情景? 活动一:观察空烟盒
香烟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
活动二:香烟对水中生物的影响。
香烟里面到底有什么?他怎样危害人体? 2、健康小博士
了解香烟的主要危害来自尼古丁、焦油和一氧化炭等。
讨论:吸烟对人体到底有哪些危害?对于青少年又有什么危害? 3、健康小行动
用实际行动来拒绝吸烟。 议一议:饮酒危害健康吗? 1、健康小问号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酒对健康的危害。 2、健康小博士
了解喝酒的两种主要危害。 3、健康小行动
讨论:喝酒对小学生的身体会造成哪些严重伤害? 三:小结
引导学生远离烟酒,获得健康的生活。
第十课:预防血吸虫病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血吸虫
2、使学生知道什么的血吸虫病,了解血吸虫病人的危害。 3、使学生知道怎样预防血吸虫病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血吸虫的生活史。 2、懂得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1、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习过有关几种寄生虫病的知识?谁能说说记得哪些?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血吸虫病吗?
血吸虫病是由于人或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人得了血吸虫病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由于血吸虫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影响疫区经济发展,因此,人们称它为“瘟神”。 师:寄生虫病的特点是什么? 2、学习新课 什么是疫水呢?
有血吸虫生活的水面,甚至是一小滴水都会传染血吸虫病,这些水就叫疫水。 如何预防血吸虫病呢?
①普查普治病人和病牛以控制传染源; ②灭螺以切断传播途径;
③粪便管理,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保护水源,改善用水卫生; ④尽量避免接触疫水,必须接触时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师:我们今天来了解一种新的寄生虫病—血吸虫病。听说过这种病吗?从名称看,你们认为这种病会和人的哪个部分有关系? 师:血吸虫是一种寄生在人体血液循环系统里的生物。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哪些部分?
生:血管,心脏。
师:除了人体有血液循环系统外,还有哪些生物也有血液循环系统? 生:牛,羊等。 师:既然血吸虫是生活在血液循环系统中的寄生虫,那么它可以在哪些生物内寄生呢?
师:根据课文介绍,血吸虫是什么形状的?大概有多大? 师:(取出细线,剪成约1厘米左右的线头若干段,分发给学生传看)血吸虫大约是和这些小线头差不多大小,成虫才这么一点大,那么它产的卵,以及从卵中孵化出的幼虫就更小了。血吸虫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呢?它又是怎样危害人体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幅挂图。(请同学边看挂图),边阅读课文,同时同桌的同学小声讨论以下问题:血吸虫在哪里吸血,产卵,放毒?血吸虫卵怎样排出体外?卵在什么条件下变成幼虫,它叫什么?幼虫在哪里生长发育?又变成什么?在哪里生活?尾蚴又怎样进入人体? (学生阅读,讨论) 师:(组织学生交流并板书血吸虫生长过程)大家已经基本了解了血吸虫的生长发育史,请大家分析一下血吸虫在生长发育中,有哪几个必需的条件?针对这些必需条件,人们可以怎样入手,彻底消灭血吸虫?(学生回答)
师:对,管好粪便,管好水源,消灭钉螺是三个重要的环节。血吸虫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症状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看课外第三节。 (学生阅读,讨论)
师:得了这种病的人非常痛苦。入我们看一段录像(或图片),看看血吸虫病人的痛苦状况(带领学生看录像或图片)。你们看了录像(图片)有什么感觉?你听说或看到过别人得这种病吗?
师:所以说,血吸虫病绝不是一般的寄生虫病,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既然血吸虫病的危害这么大,那么我们该怎样预防它呢?前面我们已学习了血吸虫的生活史,请大家说说怎样可以破坏它的生存条件? 师:大家说得很好,管好水源,管好粪便,消灭钉螺是预防血吸虫病的有效措施,除此以外呢?
师:大家说得很好。其实万一得了血吸虫病,也不要害怕,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并且一治到底。这里还要强调的是,除了病人要积极治疗,对病畜也要积极治疗,从而杜绝传染源。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师:对,不喝生水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生水里可能会有血吸虫卵或尾蚴,人喝下去就会得病。另外,也不能吃用生水洗的瓜果,知道这是为什么?
师:看来大家都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在发生
水灾的地区,政府都要安排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到灾区进行广泛的宣传示范,知道为什么吗? 3、结束语
师:希望大家能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平时的生活中去,大家都来积极行动,预防和杜绝血吸虫病
第十一课:珍爱生命 远离艾滋
教学目的:1、知道艾滋病作为一种传染病是可以防范的,并不可怕。
2、了解艾滋病毒、传播途径以及如何在生活中预防艾滋病的主要方法,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在生活中有自我防范的意识。
3、认识日常生活中哪些方式不会感染艾滋病,能正确对待身边的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
教学重难点:1、知道艾滋病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在生活中有自我防范意识。
2、对艾滋病不恐惧,对身边的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不歧视。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请你根据图片上病人的症状判断这是什么病?它的英文缩写你知道么? 2.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这种病? 3.请你总结一下这种病的症状。 二.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 1, 性传播 :在无保护的性接触中,HIV会通过生殖器官的皮肤黏膜擦伤处进入人体内。不论同性间或异性间性行为都可能发生。
2, 血液和血制品的传播 :因外伤、手术或抢救输血,供血者越多,感染HIV的机会也就越大。
HIV感染者的体液(包括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透过皮肤伤口或黏膜进入另一个人的体内,便有机会构成HIV感染。
可损伤皮肤的医疗器械或日常生活用品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可感染HIV:如口腔科器械(牙钻)、妇产科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针灸针等,理发、美容(如纹眉、纹眼线、纹唇线、穿耳)、纹身等的刀具、针具、浴室的修脚刀;与其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牙刷可感染HIV;体育运动外伤或打架斗殴引起流血,如果皮肤有破损,HIV可经由损伤的皮肤、眼睛、口腔和鼻腔等黏膜进入人体,造成HIV的感染。
被HIV污染的注射器及针头是通过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媒介。造成HIV在静脉吸毒人群中传播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共用未消毒注射器。 3, 母婴传播 。
4, 一般接触不会传播
5, 区别无偿献血,医疗输血与血液传播
三.预防方法。增强生活技能,学会自我保护
先讨论,再总结。
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重要措施。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四川地方教材,六年级,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