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自选一古代文学方面的论题 戚世隽
1、《红楼梦》中林黛玉与薛宝钗形象的对比分析
2、《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形象分析、王熙凤形象分析以及其它人物形象分析 3、《红楼梦》中的对比艺术、象征艺术或其它艺术分析 4、自选有关《红楼梦》的问题
5、论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或其它问题 6、中小学古诗文教学探索 7、中小学作文教学方法探索 8、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其它问题
9、《水浒传》中的招安结局分析、妇女形象分析 10、自选一古代文学方面的问题 李南晖
1、《诗经》中的爱情诗 2、《左传》的叙事艺术 3、陶渊明的田园诗 4、唐代的边塞诗 5、王维的山水诗 6、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7、李白与酒 8、李煜词试探 何诗海
1、论《诗经》风、雅、颂的内涵及其分类依据 2、论《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论《楚辞》的地域文化特色
4、论《离骚》香草美人的比兴象征手法 5、论《史记》的文学性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6、从《古诗十九首》看汉末士人的生命意识 7、论建安风骨的内涵及其文学史意义 8、李白、杜甫之比较 9、浅谈宋词的流派
10、从《三国演义》看章回小说的文体特征 刘湘兰
1、谈谈《古诗十九首》的生命主题
2、论《世说新语》的女性(儿童、高僧等)形象 3、论《搜神记》的主题思想 4、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析 5、论唐传奇兴盛的社会原因
6、比较分析唐传奇《李娃传》与《霍小玉传》(人物形象、叙事艺术、爱情婚姻主题等,任选一)
7、论唐传奇《柳毅传》与《虬髯客传》的侠义思想 8、论《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思想 9、《水浒传》李逵与鲁智深形象之比较 10、《红楼梦》林黛玉与薛宝钗优劣论
中国古代戏曲研究室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欧阳光
1、中小学语文教学(可任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等方面)研究
2、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
3、论《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的艺术经验 4、论《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特色 5、论《西游记》的孙悟空形象 6、论《牡丹亭》的杜丽娘形象 7、论《桃花扇》的李香君形象
8、论《儒林外史》对八股科举制度的批判 9、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10、唐宋诗、词名家名作研究(任选作家或作名) 董上德
1、关羽形象研究 2、宋江形象研究 3、济公形象研究 4、《聊斋》狐女形象研究 5、《聊斋》书生形象研究 6、王熙凤形象研究 7、薛宝钗形象研究
8、《红楼梦》的细节描写艺术 9、《红楼梦》的场面描写艺术 10、《红楼梦》的景物描写艺术 宋俊华
1、《窦娥冤》的悲剧特征 2、诸葛亮形象分析 3、《西厢记》的喜剧特征
4、论林冲的“逼上梁山” 5、论贾宝玉的悲剧 6、论《红楼梦》的写人艺术 7、论《三国演义》中曹操 8、纳兰性德词作的艺术特色 9、论苏轼在词史的贡献 10、李清照词的风格 陈志勇
1、古代戏曲中伦理型妇女形象分析——以《窦娥冤》窦娥、《琵琶记》赵五娘为例
2、《长生殿》与《桃花扇》结局比较研究
3、论《红楼梦》中生日场景对人物性格刻画的意义 4、论《红楼梦》“宝玉挨打”的情节建构意蕴 5、《三国演义》死亡场景的诗性表达及其意蕴 6、《牡丹亭》主题的时代意义
7、论《西游记》沙僧形象的隐喻性表达 倪彩霞
1、《诗经·国风》的民俗研究
2、《孔雀东南飞》与梁祝故事的比较研究 3、唐代边塞诗研究
4、《西厢记》中老夫人与《红楼梦》中贾母的比较研究 5、清代传奇《桃花扇》的结局研究 蒋明智
1、广东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和研究
2、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产业发展 3、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软实力
4、民间文学(含网络民间文学,笑话、顺口溜、段子等)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5、民间文学与古代文学的关系(以某一作家作品为例) 6、民间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关系(以某一作家作品为例) 7、民间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以某一作家作品为例) 8、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 9、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小学教育 10、民间故事与儿童教育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室
刘卫国
1、沈从文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 2、郁达夫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 3、巴金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 4、张爱玲小说的人物形象 5、《围城》的思想与艺术特色
6、金庸、古龙武侠小说的人物形象与文化意蕴 7、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8、戴望舒诗歌的艺术特色 9、论王朔的小说
10、论陈忠实的《白鹿原》 陈 希
1、论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点(或人物形象)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自考中大汉语言毕 业 论 文 写 作 指 南(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