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技术经济学教案物流091092--韩言锋(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2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经济学》教案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教案用纸 第四章 不确定性分析 技术经济学中用于项目经济评价的数据多数来自预测和估算。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对有关因素和未来情况无法作出精确无误的预测,或者是因为没有全面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况,因此项目实施后的实际情况难免与预测情况有所差异,这种差异有可能带来风险。换句话说,立足于预测和估算进行的项目经济评价的结果有不确定性。为了尽量避免投资决策失误,有必要进行不确定性分析。 所谓不确定性分析,就是考查人力、物力、资金、固定资产投资、生产成本、产品售价等因素变化时,对项目经济效果评价所带来的响应。这些响应越强烈,表明所评价的项目及其方案对某个或某些因素越敏感。对于这些敏感因素,要求项目决策者和投资者予以充分的重视和考虑。 不确定性分析主要包括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及概率分析(也称为风险分析)等方法和内容。盈亏平衡分析只适用于财务评价,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可同时用于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第一节 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是在一定的市场、生产能力的条件下,研究成本与收益的平衡关系的方法。对于一个项目而言,盈利与亏损之间一般至少有一个转折点,这种转折点为盈亏平衡点BEP(Break—Even Point),在这点上,销售收入与生产支出相等,对于所研究的项目方案来说,既不亏损也不盈利。盈亏平衡分析就是要找出项目方案的盈亏平衡点。一般说来,盈亏平衡点越低,项目实施所评价方案盈利的可能性就越大,造成亏损的可能性就越小,对某些不确定因素变化所带来的风险的承受能力就越强。 盈亏平衡点通常根据正常生产年份的产品产量或销售量、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产品价格和销售税金及附加等数据计算。因此,盈亏平衡点可以用实物产量或销售量、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以及年总固定成本的绝对量表示,也可以用生产能力利用率等相对值来表示。本书主要采用产量或销售量和生产能力利用率来表示盈亏平衡点。 例:某设计方案年产量为12万吨,已知每吨产品的销售价格为675元,每吨产品缴付的税金为165元,单位可变成本为250元,年总固定成本是1500万元,试求盈亏平衡点和允许降低(增加)率。 第26页 共81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

【解】设Q为产量,C为年总成本,S为年税销售收入。则有 C=1500+250Q(万元) S=(675—165)Q(万元) 其中Q的单位为万吨。 BEP(产量)=1500/(675—250—165)=5.77(万t) . BEP(生产能力利用率)=[1500/(8100一3000—1980)]×100%=48.08% BEP(单位产品售价)=PBEP=1500/12+250+165=540(元/t) BEP(单位产品可变成本)=675—165—1500/12=385(元/t) BEP(总固定成本)=(675—250—165)×12=3120(万元) 当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产量可允许降低到57692.3t,若低于这个产量, 项目就会发生亏损,即产量可减少52%。同样在售价上也可降低20%而不致亏损。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允许上升到385元/t,即可比原来的250元/t上升54%,年固定费用最高允许达到3120万元,可上升108%。 。

第27页 共81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

章节题目 教学目的 第四章 不确定性分析(续) 第二节 敏感性分析 吉林建筑工程 学院教案用纸

课型 理论课 使学生们掌握运用敏感性分析方法进行不确定性分析。 重 点 运用敏感性分析方法进行不确定性分析 难 点 运用敏感性分析方法进行不确定性分析 参考书目 教学后记 《建筑技术经济学》 刘晓君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教具 普通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教学纲要: 第四章 不确定性分析(续) 第二节 敏感性分析 教学手段: 讲授。 100分钟

第28页 共81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教案用纸 第二节 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研究建设项目主要因素发生变化时,项目经济效益发生的相应变化,以判断这些因素对项目经济目标的影响程度。这些可能发生变化的因素称为不确定性因素。敏感性分析就是要找出项目的敏感因素,并确定其敏感程度,以预测项目承担的风险。 一般进行敏感性分析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选定需要分析的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产品产量(生产负荷)、产品售价、主要资源价格(原材料、燃料或动力等)、可变成本、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贷款利率及外汇汇率等。 (2)确定敏感性分析的经济效果评价指标。衡量建设项目经济效果的指标较多,敏感性分析的工作量较大,一般不可能对每种指标都进行分析,而只对几个重要的指标进行分析,如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回收期等。由于敏感性分析是在确定性经济效果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故选作敏感性分析的指标应与确定性经济效果评价所采用的指标相一致。 (3)计算所选不确定因素变动引起的评价指标的变动。一般就各选定的不确定因素,设若干级变动幅度(通常用变化率表示)。然后计算与每级变动相应的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值,建立一一对应的数量关系,并用图或表的形式表示之。 (4)判定敏感因素。所谓敏感因素是指该不确定因素的数值有很小的变动就能使项目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出现较显著改变的因素。 敏感性分析可以使决策者了解不确定因素对项目评价指标的影响,提高决策的准确性,还可以启发评价者对那些较为敏感的因素重新进行分析研究,以提高预测的可靠性。 根据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如经济净现值或经济内部收益率等所做的敏感性分析叫经济敏感性分析。而根据项目财务评价指标所作的敏感性分析叫做财务敏感性分析。 依据每次所考虑的变动因素的数目不同,敏感性分析又分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一、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每次只考虑一个因素的变动,而让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所进行的敏感性分析,叫做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第29页 共81页

《技术经济学》教案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还应求出导致项目由可行变为不可行的不确定因素变化的临界值。临界值可以通过敏感性分析图求得。具体做法是:将不确定因素变化率作为横坐标,以某个评价指标,如内部收益率为纵坐标作图,由每种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可得到内部收益率随之变化的曲线。每条曲线与基准收益率线的交点称为该不确定因素变化的临界点,该点对应的横坐标即为不确定因素变化的临界值。 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的方法简单.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忽略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实际上,一个因素的变动往往也伴随着其他因素的变动,多因素敏感性分析考虑了这种相关性,因而能反映几个因素同时变动对项目产生的综合影响,弥补了单因素分析的局限性,更全面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因此,在对一些有特殊要求的项目进行敏感性分析时,除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外,还应进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例:某投资项目其主要经济参数的估计值为:初始投资15000元,寿命为10年,残值为0,年收入为3500元,年支出为1000元,投资收益率为10%,试分析初始投资、年收入与寿命三个参数同时变化时对净现值的敏感性。 【解】设x表示投资额变化的百分比,y表示年收入变化的百分比,n表示寿命期,NPV(n)表示寿命为n年方案取折现率为基准收益率时的净现值。则 NPV(n)=﹝3500(1﹢y)﹣1000﹞(P/A,10%,n)﹣15000(1﹢x) 依次取n=9,10,11;并令NPV(n)=0,可得下列临界线: NPV(9)=20156.5 y﹣15000 x﹣602.5=0 Y9=0.7442 x﹢0.0299 NPV(10)=21506.1y﹣15000 x﹢361.5=0 Y10=0.6975x﹣0.0168 NPV(11)=22732.85y﹣15000 x﹢1237.75=0 Y11=0.6598x﹣0.0544 分析如下:当n=9时,由于x=0时Y9=0.0299,所以,若要项目的内部收益率达到基准收益率,必须增加销售收入或减少投资而使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当n=10,11时,x=0情况下 ,y<0,故项目在价格和投资方面都有一定的潜力,可以承担一些风险。另外,随着n的增大,x的系数逐渐减小,因此投资的敏感度将越来越小。

第30页 共81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技术经济学教案物流091092--韩言锋(6)在线全文阅读。

技术经济学教案物流091092--韩言锋(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4236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