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供电公司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成就汇报
通渭县委、县政府:
30年来,通电全体员工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在通渭县委、县政府、定西供电公司党委的支持下,在历届公司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谱写了一曲曲新的篇章。
回顾通渭电力发展的历史,从当时的一台小30型水轮发电机起步。历时近50年的发展,通渭电力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发展到拥有35KV变电所5座,主变10台,总容量16900KVA;配电变压器1299台,总容量39990KVA;35KV线路121.26km,10KV线路1400km,0.4KV线路3000多km;总用户97099户,到户供电率达100%的规模。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体现着党和政府的关怀和上级部门的重视,也无不凝聚着广大通电员工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更无不倾注着全县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和自力更生的宏伟壮举。
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电网建设概况
1970年,成立通渭县电厂,属县办企业,隶属县水利电力局,设厂长1人,工人9人。1975年,根据机构的变更,成立了通渭县农电管理所,隶属县水利电力局管理。1975年,全县仅仅拥有35KV变电所1座,主变容量1800KVA;配电变压器11台,总容量1280KVA;其中35KV线路30km,10KV线
1
路47 km,0.4KV线路60km;总用户240户。1986年,农电管理所成立,当时共有职工76人。1988年,农电管理所从县水利水电局分出,成立了县电力公司。1991年10月,撤销电力公司,成立了电力局。次年10月,电力局又更名为电力公司。1998年10月,县人民政府委托定西地区电力公司代管县电力公司,公司完全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1989年12月,陇西至县城110千伏输变电所(定西电力局管理)建成投用,该所由天水供电局陇西330千伏变电所1118陇渭线供电。110千伏为单母线接线,35千伏和10千伏均为单母线分段接线,变电所容量为10000千伏安。该变电所的投入运行,彻底解决了全县工农业生产及群众生活用电质量差、供电无保障的问题。
1991年9月,县城变电所至李家店35千伏变电所工程建成投用,架设通李线长37.4千米,10千伏电压出线3条,安装容量为1000千伏安变压器1台。1992年10月,李家店至文树35千伏变电所工程建成投用,架设该线长17.64千米,10千伏电压出线3条,安装容量1000千伏安变压器1台。1995年8月,原陇阳、陇山变电所由于110千伏变电所的投用,终止了外地电网供电。至此,全县真正形成了本地电网供电格局。同年10月,对陇山35千伏变电所进行了技术改造,一次设备10千伏电压开关全部更换成六氟化硫III
2
型开关,二次设备更换成微机四合一集控台。
1997年3月,110千伏变电所至北城石关35千伏变电所工程开工,架设该线路23.1千米,10千伏电压出线5条,安装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为2800千伏安。该工程于2001年10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于1999年10月开工,至2004年5月全面完工。1999年12月,筹建110千伏变电所至鸡川35千伏送变电工程,架设35千伏线路长20.7千米,10千伏电压出线4条,安装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2000千伏安。该变电所采用综合自动化设备并引进安装了深圳振华重大新电器公司的CDD—JO3单元保护模块,使鸡川变电所在采集数据、动作科学、安全可靠等方面优于其他变电所,并能直接和县调度自动化设备接口,实现了遥信、遥测、遥控和遥调功能。该工程于2001年10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同期,对马营35千伏变电所进行了技术增容改造,新安装节能变压器1台,容量1600千伏安,安装35千伏油开关2台、刀闸2组、10千伏电流互感器12只,更换10千伏六氟化硫II型开关6台。2000年9月,文树变电所增容安装节能变压器1台,增容量1000千伏安,安装35千伏油开关1台、隔离开关1组,更换10千伏六氟化硫II型开关6台、电流互感器12只。同年,又架设县城至马营35千伏送电线路28.86千米。2001年8月,更换、增容陇山变电所高耗能主变压器
3
2台,总共容量4000千伏安,安装35千伏多油开关2台、刀闸2组。10月,因农村电网建设改造,陇阳35千伏变电所停用。同年,更换、增容马营变电所主变压器2台,至2005年,该所有变压器容量4000千伏安。2002年6月,对110千伏变电所进行增容改造,新安装1#主变容量为16000千伏安有载调压变压器1台,将原10000千伏安变压器改为2#主变容量12500千伏安有载调压变压器。同年7月,对李家店变电所进行增容改造,安装容量1600千伏安节能主变压器1台、35千伏油开关1台、隔离开关1组,更换10千伏真空开关7台、电流互感器14只。2003年11月,对原陇阳至陇山段35千伏线路进行了技术改造,新架设线路10.7千米。陇山变电所将设备更换成综合自动化系统并安装载波设备,实现了调度自动化。2004年4月,文树、陇山变电所相互对调变压器1台,对调后两所各有变压器容量3000千伏安。同年5月,公司完成无电行政村电网延伸通电工程,架设10千伏配电线路382.1千米,0.4千伏及以下线路835.4千米,安装电容自动补偿装臵500千乏。解决了西部什川、黑燕等7个乡镇23个行政村141社4722户约2.2万人的生活用电,实现了全县社社通电。
同期,架设10千伏配电线路400.3千米,0.4千伏及以下线路808.8千米;更换高耗能变压器51台,并将陇山变电所的老式集控台改换成综合自动化设备。
4
110千伏变电所增容改造后,全县电能供给充足。随着社会的发展,用电量逐年增加,为防止以后缺电或出故障断电等问题,对马营35千伏变电所进行双侧电源供电,即通渭110千伏变至马营,定西宁远35千伏变至马营。因此马营35千伏变电所成了通渭县与定西市预防意外、双方互补不可缺的供电中转站。
经过30多年建设,初步形成了以110千伏为中心,35千伏为骨架,10千伏及以下为支线,覆盖全县的供电网络。截止2008年底,110千伏变电所有主变压器2台,容量28500千伏安,输电路线85千米;35千伏电压出线5条(3522通渭至陇山线、3523通渭至石关线、3511通渭至鸡川线、3512通渭至李家店至文树线);10千伏电压出线4条(121通渭至城区线、123通渭至第三铺线、124通渭至陇阳线、122通渭至盘纸厂线);35千伏变电所7座(包含定西直管的马营变电所),容量17400千伏安,送电线路长127.36千米;10千伏配电容量29610千伏安,线路长1456.9千米,变压器1231台;0.4千伏及以下线路1901千米。全县有各类用电户9.525万户,装机总容量4.82万千瓦。全县35千伏供电可靠率达98.5%,10千伏及以下线路供电可靠率达97.9%以上,农村居民用电电压合格率达到92%以上,县城居民用电电压合格率为95%。全县18个乡镇,332个行政村2440个社,97099户用电户已全部实现户户通电。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供电公司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成就汇报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