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1) 表中的技术岗位是指毕业生从事纯技术工作的岗位。如工艺员、质检员等。 (2)表中的管理岗位和营销岗位是指毕业生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管理或营销工作。
(3)表中的操作岗位是指数控设备操作、机加工、数控设备调试维护等岗位。 从上述数据可看出毕业生在数控设备操作岗位上的居第一位,在技术岗位上的居第二位。
4.企业对数控类专业教育教学的建议 企业对数控类毕业生的反馈意见汇总如下:
(1)毕业生在基础理论知识等方面能满足工作需要,但对一些新标准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建议学校可开设一些选修课。
(2)毕业生的人际交往、与人沟通、互助协作能力有待加强。
(3)大多数企业希望毕业生就业前有一段企业实习经历。一是增强学生实际操作和现场处理问题的能力;二是有利于企业物色人才。一些小型企业尤其是小型民营企业希望更多地聘用综合能力较强的毕业生。
5.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反馈意见
被调查的数控类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汇总如下:
(1)毕业生普遍感到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和工艺装备的知识很实用。尤其在中、小型企业中,一项工艺方案的改进能使企业对毕业生有一个较好的了解和认可。 (2)部分专业教学内容落后于生产实际。而一些新设备、新知识如数控模块化刀具、数控夹具等,在企业都有较高的要求,但教材中这些内容涉及较少。
(3)学校在对新标准的宣传和贯彻上力度不够。应将这方面的要求融入教学过程,
11
将新标准的宣讲纳入教学内容。
(4)教学中要增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主要要提高学生信息资料的查寻、手册和图表的应用及疑难问题的处理能力,因为在工作中更多的是靠自己去解决问题。
(5)要介绍自动控制方面的知识。当前外企大量采用生产线进行产品的生产与加工,国内许多企业亦用IT改造传统装备,用PLC控制的生产线、柔性制造系统等正在企业逐步推广。在设备的维护和使用过程中,在参加数控设备改造时,需要一定的自动控制系统方面的知识。
(6)社会交往、与人沟通能力很重要。有些毕业生反映,在企业中往往难于处理好上下级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人际交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生必修课程,而学校往往不重视。
四、加强专业建设的思考
经调研我们认为:数控类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需要完善的主要是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三者之间的有机构建。重点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密切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的融合,提高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质量
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推进“1+0.5+0.5+1的订单培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跟进订单企业,教学跟进订单企业项目,课程跟进订单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学习跟进项目生产过程。采用“工学交替、勤工俭学、定单培养、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多种形式,实现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践教学时数比例占50%以上。
2.推行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12
坚持“以岗导学”的教改核心,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教学模式。将培养目标与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相结合,职业活动和教学活动相结合,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
3.深化专业课程改革。构建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
以职业实践为主线,教材内容对接职业标准。学校联合行业、企业从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四个方面着手,共同开发专业技能校本课程。争取3年内开发《数控加工与技能训练》、《机械制图与CAD技术基础》等4门通过省级论证专业技能精品课程。3至5本具有校本特色的专业教材。把数控专业建设成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点。
4.推进实训基地功能建设,构建区域共享型的数控专业技能实训基地
加大投入,配置一定数量先进教学设备,开展国家级“数控生产型实习、实训基地课题”的研究,建设以数控生产性实训为主体功能,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产品加工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共享型的校内、外数控专业技能实训基地。创建工学结合企业实践全程管理体系,保证校外企业实践的可控性和有效性。
5.加强数控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了一支以名师团队、骨干团队、专长团队为主体的发展型教师团队
按照“提高层次,优化结构,确保质量”的思路,通过“校企合作,外引内培、企业锻炼、交流培训”等办法,以团队发展为抓手,培养一支专兼结合、教学能力突出的教师队伍。计划培养市级专业带头人2名;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骨干教师4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5%;另从行业企业聘请6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参与专业教学工作。
13
6.优化教学资源,创建共享教学资源
完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信息资源库,搭建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和应用平台,提高“教学信息化”应用水平。计划发布80件多媒体教学课件、6门专业核心课程的电子教案,建设机械制图、CAD/CAM软件应用等4门网络课程。
7.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把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形成“重技能、讲五创” 企业化的专业文化
与XX市市国电等4家用人单位合作,开展合作办学、引入企业文化,共同制定和实施专业培养方案。牵头“XX市市先进制造业职教集团”,合作共建“学生实习与就业基地”、“教师能力提升基地”、“企业员工培训基地”;创新教学环境,实现了产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形成“重技能、讲五创”的专业文化。
8.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突出敬业、特长和创新教育,结合专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勤奋踏实的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全面推进着素质教育的发展。
(1)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企业在引进人才时,除了资格证(能力)、学历外,更加关注的是人的职业道德。因此,在教学与管理中,应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严格的法律、法规观念,良好的爱岗敬业精神为主要内容。
(2)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从调研中我们了解到,非常多的企业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应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和英语等级证书。各企业对学生的经验也有一定的要求,
14
目前的企业一般都是私营企业,他招聘的人才是能及时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所以,我们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实习、社会实践能力,加强校企合作,使学生能及时的走出校门,走进企业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以便使我校毕业生能及时准确的就业。
五、当前我市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对数控专业人才的新要求
1.应加强计算机应用和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全面素质,适应信息时代要求。
2.应加强数控设备调试维修操作实训。 3.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4.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以适应技术进步要求。 5.宽专多能,岗位覆盖面宽 。
6.扩大数控类加工专业人才的培训数量和质量。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调研,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的学生的职业面向与江苏沿海大开发以及XX市先进装备制造业所需职业岗位十分吻合。今后该专业应大力发展。
(二).建议
1.增加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依法切实增加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每年按本地经济增长比例递增职教财政性经费和生均事业费,确保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的增长不低于本地教育经费的平均增长水平。
2.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
本专业所覆盖的岗位有数控设备操作、数控设备调试维护、数控软件使用、数控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状况调研报告(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