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节 铜仁市概况
铜仁市是贵州省铜仁地区首府,是贵州黔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东邻湖南,北接松桃,西连江口、岑巩,南抵万山、玉屏,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武陵山区中段,地理位置在东经108°50′30″至109°28′20″、北纬27°26′20″至27°52′40″之间,东西距离最长63千米,南北距离最长48千米,总面积1513.61平方千米,扼西南通往中原之咽喉,居中原进入西南第一站,素有“黔东重镇”、“黔东门户”之称,是一座正在崛起的内陆开放城市。
铜仁隋、唐置县,明、清署府,元朝时相传有渔人在铜岩处潜入江底,得儒家、道家、释迦牟尼鼻祖铜像三尊,因而元朝廷设置“铜人大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明洪武五年(1372)改“铜人”为“铜仁”,铜仁由此定名。
铜仁市现辖7个民族乡、5个镇、4个办事处,2000年末,总人口31.86万,居住有汉、侗、土家、苗等2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合计19.23万,占总人口的60.36%。
一、自然条件
1、地形
铜仁市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位于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和湘西台地主峰——雪峰山之间,地表形态变化较大,地貌类型复杂多
11
样,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境内地势四周高、中部低,最高点海拔1149米,最低点海拔205米,平均海拔600米左右,山地占55.9%,丘陵占32.4%,山间平坝占11.7%。
2、河流
境内河流多、密度大,俗称四十八溪。以锦江为干流,10千米以上的干流22条,河流总长447.3千米,主要有锦江、大江、小江、谢桥河、瓦屋河等,流域面积几乎与全市国土面积相当;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250至1400毫米。
3、气候
铜仁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6.9℃,无霜期280天以上,日照数1171小时,热量丰富。
4、资源
境内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主要有生物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以及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
⑴、生物资源
野生动物180余种,其中:哺乳动物45种、爬行动物15种、两栖类13种、鸟类60种、鱼类47种。被列为国家保护的动物有大鲵(娃娃鱼)、山溪鲵、水獭、穿山甲、五步蛇等。
⑵、森林资源
全市林地面积80.93万亩,天然林面积75万亩,森林覆盖率35.6%,植物种类3700多种,其中:各种树种320多种,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的有珙桐、水杉、银杏、贵州紫薇等;中药材植物400多种,主要有治癌植物红豆杉,以及金银花、五倍子、桔梗等;经济林木100多种,主要有杜仲、猕猴桃、桠柑、淡竹、油桐、油茶、吴萸等;用材林上千种,主要有松、柏、杉和各种阔叶林
12
木等。
⑶、旅游资源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可开发的旅游景点多达100多个,九龙洞天下闻名,锦江秀水贯穿全境,人文景观独特,东山寺庙享誉古今,融自然、人文、古城景观于一身,集山、水、洞、桥景于一体,是镶嵌在云贵高原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古有“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的美誉,今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铜仁山水甲桂林”的赞叹(香港摄影大师陈复礼语)。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分布于正在申报为国家级的九龙洞风景名胜区内。较为知名的景点,还有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周逸群故居、东山寺等。
二、社会经济状况
铜仁市2000年GDP9.93亿元,比上年增长14.2%,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为26.58:38.15:35.27,人均GDP3015元,地方财政收入60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06元,工业总产值8.75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2亿元,粮食产量13.03万吨,油料产量1.11万吨,肉类产量1.37万吨,发电量1.19亿度,水泥产量12.88万吨,公路通车里程761公里。铜仁市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较小,经济结构有待调整,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三、铜仁市主要旅游资源简介
铜仁市旅游资源大体可分为三大类,即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古迹遗址。
13
㈠、自然景观 1、锦江景区
发源于梵净山的锦江流经江口,由西向东横贯铜仁市全境,其上游的大小两江汇集于铜仁城中,并将城区一分为三,呈“S”状环城逶迤东去洞庭,汇入长江。沿江两岸奇峰林立,峭壁嵌绿,碧波粼粼,山色青青。两岸丰富的自然景观、独特的人文景观及珍贵的文物古迹、雕梁的亭台楼阁等,宛如一颗颗珠宝镶嵌在锦江两旁,构成了一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锦江画廊。游历过铜仁的记者廖经天曾写下“四面青山楼外楼,新妆巧扮最风流,多情最是锦江水,依依一步一回头”的绝句。
锦江河床宽150~180米,深10~30米,已开通的航道里程中,50吨以上航程31公里,10吨左右航程18公里,有3个简易码头和几个临时停靠船只点。
锦江景区沿岸如诗如画的景点,主要包括武陵桥城、锦江十二景、锦江公园、水晶阁等。
⑴、武陵桥城
铜仁市是一座多水的山城,整个城区与水、山相依托,相融合。三江(大江、小江、锦江)碧水穿错于城区,把城区分割成若干个自然区域。城区内现有新滩大桥、清水大桥、花果山桥、瓦窑河坝上桥、西门大桥、兴市桥、鹭鸶岩大桥、大江坪大桥、锦江大桥、下南门吊桥、东门大桥等十余座,气势非凡、风格各异。桥下江水碧波荡漾,锦江两岸绿树掩映,江上渔舟点点,既有名城苏州的婀娜多姿,更有山城铜仁的风格特色,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桥城。
⑵、锦江十二景是锦江沿岸较有特色的自然景点,即为金磷戏水、南岳飞泉、两江春色、中流砥柱、东山楼阁、云彩江声、文笔凌云、渔梁夜月、石笏朝天、芦洞风光、玉屏晴雪、西岭归樵。
14
⑶、锦江公园。位于城西锦江河岸,占地1.8万平方米,公园绿树成荫,园中有园,建筑别致。园中竖有汉白玉雕刻的周逸群烈士塑像,供游客瞻仰。
⑷、水晶阁半岛。位于城东太乙峰下,锦江东岸,岛三面环水,半岛古树参天,幽香四溢;江面碧水映翠,渔舟如梭,宛如一幅流动的风景图。
2、九龙洞景区
位于城东的漾头镇、六龙山脉北端、锦江南岸大峡谷之中,区内山峰林立,重峦叠嶂,溪谷幽深,竹木苍翠,植被完好,既有璀璨峥嵘的岩溶洞群,雄奇险秀的锦江峡谷,逶迤秀丽的锦江(漾头)库区,还有考古价值较高的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的古文化遗址,是一个集观赏和科研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九龙洞景区主要包括九龙洞、九龙洞峡谷、锦江库区等景点。 ⑴、九龙洞
九龙洞是该景区的主体景点,位于景区中部,洞内空旷宽敞,气势磅礴,景物众多。(主)洞长2284米,宽100多米,高75~80米,面积7万多平方米。全洞分为8厅和一道暗河,厅又分为两层,上层6厅,下层2厅,上下厅及洞洞之间均有小洞相连,深不可测。洞内有青龙、龙虾、海螺、海龟、开屏孔雀、狮子、驼队、猴群、古刹、神佛、仙女以及簇拥依偎的童翁人群等等,惟妙惟肖;洞内遍布钟乳石笋、石柱、石帘、石瀑、石幔、石花、石针等,有的似云海奔涌,有的似飞禽走兽,有的似奇花异草,千姿百态,巧夺天工,神奇瑰丽。第三厅的三根擎天巨柱高大雄奇,其中最突出的是“九龙盘柱”,高达39.9米,周长13.5米,柱身有九条石龙缠绕,形体遒劲,栩栩如生。相传,六龙山有六条青龙与锦江三条黄龙相约聚于此,见此洞胜似天宫仙境,都想据为已有,互相争夺,不愿离去,等到鸡鸣天亮时,已经出不了洞,便化作九条石龙盘于洞中石柱之上,九龙洞因此得名。该洞美景之一的“洞中望月”,神秘幽思,令人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贵州铜仁九龙洞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 130页 - 图文(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