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洞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节 项目名称与业主概况
项目名称:铜仁九龙洞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项目类别:旅游基础设施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建设地点:贵州省铜仁市
项目业主:铜仁市九龙旅游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2年3月,经营范围是开发、生产、销售旅游产品、经营旅游等有关经营项目。公司住所在铜仁市环城西路。该公司是经铜仁市政府授权经营锦江——九龙洞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工程的业主。项目负责人为戴传江。
项目主管单位:铜仁市人民政府 第二节 项目研究范围和主要依据 一、项目研究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包括:项目摘要、项目建设的主要景点简介、建设背景以及建设的必要性;分析研究项目拟进入的目标市场;确定项目建设范围,分析研究外部建设条件,拟定项目建设工程内容及建设方案;研究确定拟建工程的建设规模和主要功能作用;分析研究环境状况,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制定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提出项目建设的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提出项目建设工程招投标方案;分析并评价项目财务投资效益及社会效益;分析评价项目投资风险等。
1
二、项目编制主要依据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国发[2001]9号); 2、《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国发[1985]6号);
3、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1987]17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的通知》;
4、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1995]190号《省人民政府关于铜仁市九龙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批复》及《铜仁九龙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988年8月编);
5、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02]26号《省人民政府关于铜仁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及《铜仁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文本(1999~2020年)》;
6、《铜仁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998~2020年)》(1999年11月编); 7、《铜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1年2月); 8、铜仁市政府组织编制的《铜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020年)》(2001年12月);
9、铜仁市建设局《铜仁市锦江沿岸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1992年3月);
10、《铜仁市锦江——九龙洞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及其资产初步评估》(2001年9月);
11、国家、部门、省等颁布的有关法规、技术规范、定额及取费标准; 12、铜仁市政府有关部门和项目业主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13、铜仁市发展计划局关于编制本报告的《委托书》。
第三节 编制的原则
2
1、以坚持旅游资源的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相结合为编制原则。 2、本项目的工程布置与建设,应符合贵州省、铜仁地区和铜仁市经济发展、城市规划、旅游规划等要求以及铜仁九龙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3、景区内的工程项目建设,不能以景区内自然景观及植被遭到破坏为代价,应在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基础上,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建设,使旅游资源开发与周围生态环境的改善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本工程建设项目,应能满足本工程范围内的各主要景点和景观都能方便游客的观光和游览,同时,也能保障游客旅游的人身安全,能满足游客进入中心景区游览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基本需要。
5、对景区有污染和不良影响的项目,不列入本工程项目范围。
第四节 项目摘要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铜仁九龙洞风景名胜区,按《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的通知》中关于九龙洞风景名胜区的内容,其总面积达400平方千米,主要由锦江、九龙洞、六龙山等景区组成,是我省的大型风景区之一,是全省东线旅游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范围是以铜仁市锦江、九龙洞为核心,西至大江干流坝黄镇白花浪电站库区,东抵漾头电站库区,北含川硐镇白马洞——滑石乡罗树奎墓——云坪镇路腊农场一线,南括六龙山乡全境——谢桥办事处三眼洞电站库区。铜仁九龙洞风景名胜区是全省喀斯特地貌特征突出、旅游资源类型齐全、品种丰富、分布集中的大型风景名胜区,是1987年3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对外公布的全省第一批10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该景区目前开发利用程度较
3
低,仅有九龙洞一个景点靠较简陋的条件接待少量游客,绝大部分旅游资源处于闲置状态。
1995年10月省政府批复该景区总体规划后,为大规模保护及开发该景区,省、地、市有关部门组织完成了一系列准备工作。
本报告主要是根据已批规划及其功能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按照“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及量力而行、逐步完善的方针,以形成“全景区范围内对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基本框架,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为主要目标进行编制。
本报告拟定的建设工程内容,主要是项目范围内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两部分。主要有:新建景区旅游公路35千米,公路路面硬化工程17.2千米,新建旅游公路大桥一座(寨桂跨石竹河大桥),清理疏竣锦江旅游航道2000米,修筑旅游码头10个,修建具有民族风格的文化广场一个,建设及改造景区游览步道74千米及相应的护拦等设施。恢复修缮景区内的古寺庙宇2400平方米,锦江沿岸绿化230万平方米,景区深部绿化12万平方米,建设九龙洞景区标志性大门及标志碑一个、观景亭50个,公厕20个,配套建设相应的供电、供水、通信、消防等公用设施及景区管理设施以及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等。此外,需配套建设的铜仁经马岩、九龙洞至漾头的旅游公路,其里程长26.67千米,二级公路,拟作为专项另行申报。
本项目完成后,可形成140平方千米的旅游区面积,可满足日均8万人次,年均近3000万人次的游客到景区游览的基本需要,并形成锦江——九龙洞——六龙山——寨桂环形旅游线路。景区的开发、保护与管理,按旅游风景区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由该项目法人——铜仁市九龙旅游有限公司承担景区内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负责景区具体的经营
4
与管理,承担相应的债权债务等法律责任。
本项目的建设总投资为15428万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4570万元,二期工程投资6858万元,三期工程投资4000万元。项目在正常经营期内,年均可获经营收入2879万元,年均创各种税收702万元,年均税后净利润1118万元,项目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6.95%(所得税后),平均投资利润率9.67%,平均投资利税率10.56%。项目建设分三期进行,各期暂按一年计。
经分析,该项目的投资效果指标可以满足投资者的基本要求,投资效益较为显著,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铜仁九龙洞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一 指标名称 项目名称 单位 指标或内容说明 备注 二 项目类别 三 项目建设地点 四 项目主管单位 五 项目业主 六 拟开发的九龙洞风景名胜区面积 1 锦江游览区面积 2 九龙洞游览区面积 铜仁九龙洞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旅游基础设施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贵州省铜仁市 铜仁市人民政府 铜仁市九龙旅游有限公司 平方千140 米 平方千18 米 平方千31 米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贵州铜仁九龙洞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 130页 - 图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