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污物。
〈三〉蒸汽管焊接修理
蒸汽管出现破损、漏汽,应采取焊接修理。焊接时,应先关好蒸汽阀门,排除管内蒸汽和凝结水后,再与油管路进行隔火,最后实行焊接。焊接时,一定要不用焊火烤油管,以免损坏油管或使油管内壁附着油烧焦。
焊接完蒸汽管后,应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合格盾再行防腐绝热。一般局部的焊修,在确认焊接质量不成问题的情况下,也可不进行气密性试验。
蒸汽管道的绝热层修补方法与要求是:因锅炉房蒸汽管道直径一般都比较小,故不用焊抓钉,修补绝热层应根据损坏情况而定,如绝热层使用时间长或施工质量不佳而脱落,只需拆除损坏部分并刷净管道外壁,涂刷防腐漆后,再依次包扎绝热层和涂面层。如绝热层未损坏而涂面层脱落,可清除残留的涂面层,用新铁丝网扎紧后,褥涂敷新的涂面层并抹干,待干燥后涂刷油漆。
一般蒸汽管道安装高度比较高,修补绝热层必须备人字梯,如用竹梯,其底部必须有防滑设施,并且在下面有监护人员,以防竹梯滑下。禁止一人登高工作。
在修补绝热层时,要注意绝热层的膨胀问题。膨胀补偿节和滑动支架部分的绝热层均需按膨胀方向留出足够的膨胀间隙;检查孔、法兰附近的绝热层,应留有足够的拆卸螺栓的间。
5、换热器检查及维护
5.1装置系统蒸汽吹扫时,应尽可能避免对涂层的冷换设备进行吹扫,工艺上确定避免不了,应严格控制吹扫温度(进冷换设备)不大于200oC,以避免造成涂层破坏。
5.2装置开停工过程中,换热器应缓慢升温和降温避免造成压差过大和热冲击,同时应遵循停工时“先热后冷”,即先退热介质,再退冷介质;开工时“先冷后热”,即先进冷介质,后进热介质。
5.3在开工前应确定螺纹锁紧环式换热器系统通畅,避免管板当面超压。 5.4认真检查运行参数,严禁超温、超压。对压差设计的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不得超过规定的压差。
5.5保持螺栓紧固,阀门、压力表、安全附件等设施的完好。
5.6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定时对换热设备进行巡回检查,检查基础支座稳固及设备泄漏等。
5.7应常对管、壳程介质的温度及压降进行检查,分析换热器的泄漏和结垢情况。在压降增大和传热系数降低超过一定数值时,应根据介质和换热器的结构,选择有效的方法进行清洗。
5.8应经常检查换热器的振动情况。
5.9在操作运行时有防腐涂层的冷换设备应应严格控制温度,避免涂层损坏。 5.10保持保温(冷)层完好。 5.11 定期检查内容 检查项目 壳体封头(端盖) 壳程、管程、螺栓通道及换热板通道 内部构件 情况腐蚀 6—12 1、流体腐蚀性检测器 2、液体PH值测定 3、液体金属含量分析 压力表、安全阀、准确性、灵敏流量计 度、可靠性 5.12换热器故障处理方法 现象 出口压力波动大 原因 1、工艺原因 2、管壁穿孔 3、管与管板连接处泄漏 换热效率低 1、管壁结垢或油污吸附 2、管壁蚀漏 处理方法 1、调整工艺条件 2、堵管或补焊 3、视情况采取消漏措施 1、清理管壁 2、查漏补焊或堵管 6—12 1、按计算检验标准规定 2、按工艺操作法规定校验 检查内容 测定壁厚 污垢堆积 检查周期(月) 6—12 3—6 超声波 1、运行状态判断 2、物料分析 检查方法 3、管口胀管处或焊接处松动或3、管口胀管处或焊接处松蚀漏 动或蚀漏 封头(浮头)1、密封垫片老化、断裂 与壳体连接处2、紧固螺栓松动 泄漏 换热器管束异介质流动激振 常振动
1、更换密封垫片 2、对称交叉均匀紧固螺栓 在壳程进出口管处设计防冲板、导流筒或流体分配器 6、供暖管道的维护与修理
第一条 运行期间的维护
1.外线管道保温层首先应无破损,如有破损应及时维修,以减少管道的热损失和防止管道上冻。
2.装有供暖设备的房间,应采取保温措施,并控制房间的通风时间。 3.当室外温度较低,因故停止供暖时间较长时,须排出供暖系统中的水,以防管道或散热器被冻裂。
4.水暖系统的循环水,必须使用经处理合格的水,以减少腐蚀和堵塞现象。 5.供暖系统运行期间,需经常检查各种仪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对除污器、水封管等处的排污阀,要定期排放。
第二条 停运后的维护
1.应对所有管线进行细致地检查,对于腐蚀严重的管子应进行更换。 2.需要对系统中所有控制件进行维护和检修,保证控制件在下一年供暖时灵活有效。
3.应将系统中的水全部放掉,再用净水冲洗系统和清洗除污器,用经处理合格的水充满系统,保持到系统再次运行。
第三条 供热管道漏水、漏气的修理
供热管道分小修和大修。小修工作量小,一般多指供暖系统运行期间的日常修理工作;大修工作量大,一般需要在供暖系统停运季节进行。当发现管子有漏水现象,应根据情况考虑和确定修理方法,既要保证修理工作顺利进行,又不致影响整个系统对其他用户的供暖。 六、检修安全技术措施 1、一般规定
1.1、经培训合格,具备上岗资格;
1.2、具备基本常识性的水暖供热知识,熟悉和掌握本工种各种工具使用方法,掌握各种水暖配件的基本用途和安装方法;
1.3、有一定的维修技能,掌握一般的操作技术,能够排除供热系统中的多种故障;
1.4、熟悉本工种职责范围内的系统情况,清楚每个供热系统的供热范围,准确掌握各系统控制阀门的具体位置;
1.5、掌握一定的安全常识,遇到紧急情况能够采取自救措施。 1.6安全规定
1)上岗时要根据本工种的具体要求进行安全确认工作,确认安全后方可上岗操作。
2)到岗后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进入工作现场不得穿拖鞋、短裤等,不准赤脚、赤膊工作。
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记录完整,做到不清不接,不接不走。 4)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坚守岗位,班前和班中不准饮酒,不干与工作无关的事,不出现“三违”现象。
2、系统的维修操作及通用要求 2.1认真查找需要检修原因。
2.2系统的阀门要启闭灵活,关闭严密,勤检查、勤修理,尽量减少跑、冒、滴、漏,所有进入建筑物或地沟的管道及伸缩器、检查井等部位必须有明确标志,以便于检修或维修。
2.3供热系统维修或检修需要关停部分管路时,必须经主管领导许可和相关部门配合,并应在工作负责人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工作人员应熟悉管道系统的连接方式及各阀门和配件的用途和检修方法。
2.4检修工作开始时,相关人员必须作好系统的切换工作,控制阀门应关闭严密,保证检修管道可靠地与其它部分隔断,放去内部的汽、水,并挂上“有人工作,严禁开启”的警示牌,或设专人监护,必要时可加锁。
2.5检修架空系统需要高空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提前检查好工具,带好工具袋和保险带,在梯子上工作时,要有专人扶梯,保证梯子的稳固可靠。
2.6从事检修人员,除执行本规程外,还应遵守所修设备的有关规程。 2.7检修人员必须了解所修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安全装置的作用。修后必须全部恢复其安全使用性能。
2.8检修前,检修负责人应组织有关人员对检修现场进行检查并制订必要的安全措施。
2.9对检修作业活动范围内的地坑、地沟应加盖或设置临时栏杆。露出地面的基础螺栓、管头等障碍物应加防护设施。
2.10检修前,要切断或关闭与所修设备有关的电源、水源、气源等。对切断
电源后所裸露的导线及接线端子等,应做好绝缘防护。
2.11拆下的机件要放在一定位置,不得妨碍作业和通行。物件放置要稳妥,避免损伤。
2.12检修排放的油、水等要妥善处理,不得污染地面。用过的废棉纱、破布等,要放置在指定器皿内。
2.13使用起重机配合拆、装大件时,对悬空或不稳的机件,拆卸时应先捆好绑牢再松联接螺栓,安装时,应先拧好联接螺栓再松绳摘钩。
2.14在设备上进行焊接、切割时,要避开易燃易爆物品,或提前做好防护措施。焊接密闭容器应有安全措施。
2.15条 传递工件、工具时,必须等对方接受后,送件人方可松手。远距离传递必须拴好吊绳,禁止抛掷。
2.16站在设备上工作时,禁止穿易滑或带钉的鞋。 2.17若无可靠措施,禁止多层次在同一空间同时工作。
2.18拆、装机件时,不准用铸铁等脆性材料作锤击或顶压的垫。
2.19清洗场地时禁止吸烟、点火,清洗后的废液应倒入指定的容器,不准倒入下水道。
3、拆卸设备
3.1拆卸工作必须在施工负责人指挥下,按预定的顺序进行。 3.2拆卸有弹性、偏重或易滚动的机件,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3.3对有固定位置或对号入座的零部件,拆卸时应做好标记。 4、装配、安装及试运行
4.1装配零件时,禁止用手指探摸孔位或结合面。
4.2检修后,应对设备内部及现场进行检查。不得把零件工具等物件遗留在机腔内,也不得漏装零件。在试运前,需进行1次复查。
4.3装好后的设备必须安装牢固,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齐全,动作可靠,有性能要求的安全装置应先做性能试验。
4.4运行前,必须先清除设备上的浮动物件及场地上的障碍物。用人力盘车确认正常后方可试运转。
4.5试运工作必须由设备操作人员按试运步骤和开机顺序进行。运转中不准调整运动部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供热维护施工方案修改(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