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线极化微带天线阵列的设计
图3.7 馈电网络的初始仿真模型
图3.8馈电网络S参数
为了获得阵列天线的最大功率,要使得功分馈电网络的输出端为等幅同相,因此对馈电网络的相位做了优化,如图3.9所示,由图可以看出,本文在馈电网络的中间段加了相位延长线,并对线长做了优化,最终各个输出端口的相位优化结果如图3.10,可以看出,在5.8GHz附近处,各个输出端口的相位近似相等。
图3.9 馈电网络的仿真模型
第三章 线极化微带天线阵列设计及仿真 28
图3.10 馈电网络各输出端的相位曲线
3.5 阵列天线仿真
将功分网络和阵列天线级联,并进行阵列天线仿真,阵列天线的仿真模型如图3.11所示,图3.12和图3.13分别给出了阵列天线仿真的S11和VSWR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图,
图3.11 阵列天线的仿真模型
图3.12给出了阵列天线仿真的S11 随频率的变化曲线图,由图可以看出,阵列天线在5.73GHz-5.88GHz频段范围内S11小于-10,该频段在设计要求频段范围内。
29 线极化微带天线阵列的设计
图3.12 阵列天线S11随频率变化曲线图
图3.13是阵列天线VSWR随频率的变化曲线如图,在5.74GHz-5.87GHz频段范围内VSWR小于1.8,基本符合设计要求。
图3.13 阵列天线仿真的VSWR
图3.14为中心工作频段5.8GHz处,阵列天线的3维和2维仿真的辐射方向图,阵列天线在5.8GHz频点附近处的增益约为14.5dB。
第三章 线极化微带天线阵列设计及仿真 30
图3.14 阵列天线3维和2维辐射方向图
由图3.14可以看出红色线所在面的方向图最大方向偏离Z轴,需要继续进行优化。造成最大方向偏离Z轴的原因是由于馈电网络的馈线产生了辐射所造成的,为了尽量减少馈线对天线产生的辐射,使用的优化方法是通过改变馈线的线长,使馈线上产生的辐射相互抵消,来达到改变方向图的最大辐射方向,优化结果如图3.15。
图3.15 馈电网络优化结果
各输出端口的相位结果如图3.16:
31 线极化微带天线阵列的设计
图3.16馈电网络个端口输出相位
由图3.16可以看出,在5.8GHz附近各输出端口相位相等,基本没有相位差。将优化过的功分网络和阵列天线级联并进行阵列天线的仿真,阵列天线的仿真模型如图3.17。
图3.17阵列天线优化仿真模型
下面给出了优化后的阵列天线仿真的S11随频率的变化曲线图,由图3.18可以看出,阵列天线在5.7GHz-5.95GHz频段范围内S11小于-10,该频段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图3.18 阵列天线仿真的S11随频率的变化曲线图
VSWR随频率的变化曲线如图3.19,在5.78GHz-5.85GHz频段范围内VSWR小于1.8,频段在设计要求内,符合设计要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线极化微带天线阵列的设计(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