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经穴推拿治百病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经穴推拿治百病

资料来源:江西抚州主治医师:方欣 概 述:

一、手法的概念:

用手或肢体其它部分,按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在体表进行操作的方法,称推拿手法。 手法形式有多种,包括用手指、手掌、腕部、肘以及肢体其它部位,直接在患者体表进行操作,通过功力的“深透”而产生治疗作用。因主要以手进行操作,故通称为手法。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有推、拿、压、按、捏等动作,这仅仅是简单的随意动作,没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也不必讲究动作规范,所以不能与推拿手法相提并论。 因此没有理论指导的随意动作是不能称为手法的。 二、基本要求

持久—手法能按要求持续运用一定时间,要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不能断断续续。 有力—手法必须具有一定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应根据病人体质、病证、部位等不同情况而增减。

均匀—指手法动作的节奏性和用力的平稳性。动作不能时快时慢,用力不能时轻时重。 柔和—指手法动作的稳柔灵活及力量的缓和。手法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用力不是软弱无力,也不是生硬粗暴或用蛮力,变换动作要自然。

以上各点是有机联系着的,四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持久能使手法逐渐深透有力,均匀协调的动作能使手法更趋柔和,而力量与技巧相结合则使手法既有力,又柔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

刚柔相济”,在临床运用时,力量是基础,手法技巧是关键,两者必须兼有,缺一不可。 三 手法的特点

? 经济简便 ? 无毒副作用 ? 疗效显著 ? 易掌握和推广

四、命名和分类原则

为了便于推拿的学术交流和对手法的学习研究,我们以手法的动作形态作为手法的命名和分类原则,在这前提下要注意历史遗留下来的并已被广泛使用的名称,如一指禅推法,缠法等。

根据手法的动作形态,推拿手法可归纳成为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挤压类、叩击类和运动关节类六类手法,每类各有数种手法组成。

由于历史原因,手法以家传口授留传下来,推拿在临床辨证施治的手法和治法方面,形成了许多不同技术风格和学术特色的学术流派。目前国内有影响的就有三十多个流派,三百多种手法,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一指禅推拿;扌衮法推拿;内功推拿;正骨推拿;指压推拿;小儿推拿;腹诊推拿;自我推拿等。另外还有捏筋拍打疗法,经穴点穴推拿,四应六法推拿,运气推拿等。 六、注意事项

1、手法操作过程中,要耐心细致,认真负责,精神集中,手到神到。 2、医者要保持双手清洁和适当温度,勤剪指甲。 3、诊断明确,辨证施治,合理选用手法。

4、操作时,一般由轻而重,以病人对手法反应敏感度为准。压力一般因人、因病、因部位而异。

5、操作时间:临床应用时,操作时间掌握得恰当与否,对疗效有一定影响。但其长短很难做明确的限定,一般从两方面考虑:

(1)病在经脉关节或是在脏腑气血。前者一般10—20分钟,后者15—30分钟或更长。 (2)选用何种手法。一般使用摆动类及轻柔缓和的手法,时间可稍长些,而压力大、刺激强的手法,如按、压、点等手法,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引起不良反应甚至不良后果。 另外,初次治疗,时间不宜太长,临床应用时还要根据治疗部位的大小和多少而灵活地掌握操作时间。

v七、手法的禁忌证

推拿手法具有比较广的临床适用范围,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禁忌证,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恶性肿瘤部位 一般不应使用手法,以防止肿瘤细胞的扩散与转移,使病情加重。 2.骨折部位 不能贸然使用手法,以免引起骨折部位的错位,造成神经、血管以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或成为开放性骨折。骨折经手法复位或骨折经包扎固定后在骨折部位的远端应用轻柔手法,能促进骨折愈合,减少骨折后遗症的发生。

3.正在出血或内出血的部位 不宜用手法治疗。即使四肢关节扭伤,局部肿胀疼痛,也应先作冷敷止血,待内出血停止后,方可用手法治疗,以免加重局部出血,带来不良后果。脑出血的患者,亦应在出血停止后2周再行手法治疗。

4.皮肤疾病(湿疹、癣、疙疹、脓肿等)患处 一般也不可作手法治疗。

5.皮肤破损、水火烫伤患处 不能行手法治疗,以免引起局部感染。局部扭伤,同时伴有皮肤破损者,应在创面愈合后,再作手法治疗。

6.骨与关节结核患者 不宜手法治疗,以免造成进一步损伤。 7.化脓性关节疾患 不宜用手法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8.妇女妊娠期、月经期腰骶部和腹部不宜作手法治疗,也不宜在四肢感应较强的穴位处采取强刺激手法,其他部位需要手法治疗,也应以轻柔手法为宜,以免出现流产和出血过多。

9.剧烈运动后极度劳累、饥饿状态等,或极度虚弱者 不宜立即作手法治疗,以免发生晕厥现象。

10.醉酒后神志不清者 一般也不立即作手法治疗。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以指、掌、腕关节作协调的连续的摆动,称摆动类手法。 本类手法包括一指禅推法、滚法和揉法。 一、一指禅推法

一指禅推法是一指禅推拿流派的主要手法,因在国内有较大影响,治疗范围广泛,故有“手法宗一指禅”之说。 (一)动作要领

用大拇指指端或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手握成空拳状,四指不着掌面,拇指伸直,食指中节桡侧抵住拇指面或指间关节,使拇指关节活动时起稳定作用。 除

大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及手掌都要放松,切不可挺劲。肩关节放松,肩部不要耸起用力,肩部下垂。上臂肌肉放松,肘部自然下垂,略低于腕部。手腕自然垂屈,不可将腕关节用力屈曲。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作屈伸运动。

总起来说,本法动作要领贯穿着一个“松”字。只有将肩肘腕掌各部都放松,才能使功力集中于拇指,做到蓄力于掌,发力于指,动作灵活,力量沉着,刚柔相济,柔和有力,才能称得上为“一指禅” 功夫。

(二)操作要求

1、腕部摆动时,尺侧要低于桡侧,使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治疗部位上。 2、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 3、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4、在拇指端或其罗纹面能吸定的基础上,再练习在腕部摆动时,拇指端作缓慢直线往返移动,即所谓紧推慢移。 (三)临床运用

本法由于接触面积小,压强大,因而渗透度大,可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 本手法具有舒筋活络、调和营卫、祛瘀消积、健脾和胃的功能。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内外妇儿伤等各科疾病,尤以治疗内妇科疾病,头痛,胃痛,腹痛,面瘫,失眠,高血压,消化道疾病及关节疾病等见长。 二、滚法

滚法是滚法推拿学术流派主要手法,由丁季峰老师在继承祖传一指禅推拿的基础上创立的。 以手背部在体表进行连续的滚动,称为滚法。以其滚动之力作用于体表,刺激平和,安全舒适,易于被人接受,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 (一) 动作要领

肩关节放松,肩部不要耸起用力,肩部下垂。上臂肌肉放松,肘部自然屈曲120~1400 。 手腕自然屈曲。腕关节部放松。

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前臂旋转和腕关节伸屈的复合运动 。 (二)操作要求 1、手法吸定部位要紧贴体表,不能拖动、辗动或跳动。 2、压力、频率、摆幅度要均匀,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 3、手法频率120—160次/分。 (三)与滚法的区别 滚法:是一指禅推拿流派中的辅助手法之一。 动作要领:腕部悬屈,掌握空拳,食中无名小四指的第一指间关节为着力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作往返均匀的摆动(如圆球状),随着腕部的摆动,四指的第一指间关节在施术部位上作缓慢移动。 操作要求:压力均匀,动作灵活,频率160次/分左右。 (四)临床应用 本法由于腕关节伸屈幅度较大,所以接触面较广,压力较大,掌背尺侧面着力柔和而舒适,故适用于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较丰厚的地方。 本法具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缓解肌肉、韧带痉挛,增强肌肉韧带活动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及消除肌肉疲劳等作用。 可用于有些神经系统疾患,软组织损伤和运动系统疾患。 三、揉法

吸附于一定部位或穴位,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作轻柔缓和回旋揉动,称为揉法。 揉法分为掌揉,指揉两种。为多种流派的辅助手法。 (一)动作要领 1、掌揉法

(1) 用手掌大鱼际或掌跟或手掌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 (2) 腕部放松。

(3)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做轻柔的揉动。 2、指揉法:

(1)用手指罗纹面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常用的有拇指揉;中指揉;食、中、无名三指揉等。

(2)腕部放松。

(3)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和掌指轻柔和缓的揉动。 (二)操作要求

(1) 压力要轻柔,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 (2) 频率120~160次/分。 (三)临床运用 本法轻柔缓和,刺激量小,适用于全身各部,老幼皆宜。 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滞,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脘腹胀痛,胸闷胁痛,便秘泄泻等胃肠道疾患,以及因外伤引起的红肿疼痛等。 第二节 摩擦类手法 以掌、指或肘贴附在体表作直线或环旋移动称摩擦类手法。 本类手法包括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抹法等。 一、摩法 用掌面或食中无名指指面附着在体表的一定部位上,作环形而有节奏的抚摩称为摩法。 摩法是最早应用于推拿治疗的手法之一,《五十二病方》、《内经》等著作都有记载。摩是抚摩之意,主要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 (一)动作要领: 1、掌摩法:

(1) 用掌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

(2) 肘关节自然屈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

(3)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前臂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2、指摩法:

(1)用食中无名指指面附着于一定的部位上。 (2)肘关节自然屈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

(3)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掌指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二)操作要求:

(1) 动作要缓和而协调 (2) 频率120次/分左右。 (三)临床应用: 本法刺激轻柔缓和,最适宜用于胸腹及胁肋部。临床上常配合揉、推法,按法等使用。有和中理气,消积导滞,调节胃肠蠕动等作用。对脘腹疼痛,食积胀满,气滞及胸胁迸伤等症常用本法治疗。《内功图说》“两手摩腹,移行百步,除积滞”。 有活血散瘀的作用,用于外伤肿痛。《医宗金鉴》:“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

二、擦法(平推法) 擦法是内功推拿流派的主要手法之一。分为掌擦法、大鱼际擦法、小鱼际擦法(侧擦法)。

(一)动作要领 1、掌擦法:

(1)掌面紧贴皮肤,手掌自然伸直,手指自然伸开,腕关节伸直或稍背伸,使前臂与手接近相平。

(2)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带动手掌作前后或上下往返直线移动。 2、小鱼际擦法:

(1)小鱼际部位紧贴皮肤,手指自然伸直,腕关节自然伸直。

(2)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带动小鱼际和手指作前后或上下往返直线移动。 3、大鱼际擦法:

(1)大鱼际紧贴皮肤,掌指并拢微屈成虚掌,或手指自然伸开。(2)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带动手掌和大鱼际作前后或上下往返直线移动。也可运用肘关节屈伸往返直线移动。

(二)操作要求: 1、直线移动,不可歪斜,否则难以擦热。 2、向掌下压力适中,不宜太大,以皮肤不折迭为宜,用力要稳。 3、动作要均匀连续,往返距离要拉得长。如果动作间歇停顿,就不能使热量深透而影响疗效,如果往返距离太短,则易擦破皮肤。 4、频率100—120次/分。 以上三法,以所产生的热量论,掌擦法较低,大鱼际擦法中等,小鱼际擦法最高。临床中,三者可以选择或配合应用,不必拘泥。 (三)注意事项: 1、擦法应在在施术部位涂少许润滑剂,如冬青膏,红花油,按摩乳之类,这样既可保护皮肤防止擦破,使擦的热量深透,还可是手法和药物的作用相得益彰。 2、擦法使用后,皮肤局部发红,已经类似轻度烫伤,因此不能再在该部使用其它手法,否则容易造成破皮。所以在治疗时,擦法一般者是在使用其它手法之后应用。但擦后可配合湿热敷,对提高疗效有一定帮助。 3、擦法操作时,医者要保持呼吸自然,不可迸气,另外要把指甲剪平,防止戳破皮肤。 4、保持室内温暖,防止着凉。 (四)临床应用: 本法是一种柔和温热的刺激,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健脾和胃等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内脏虚损及气血功能失常的病症。 掌擦法接触面较大,适用于肩背、胸腹等面积较大而又较为平坦的部位,临床上常用以治疗呼吸道疾患,消化道疾患以及体虚乏力等症。 大鱼际擦法接触面较掌擦法为小,适用于四肢部,尤以上肢部为多用。常用于治疗四肢伤筋。 小鱼际擦法接触面积较小,如操作技术熟练,摩擦后可使局部产生灼热感,如擦腰骶部,可使温热透达少腹或至下肢。常用于治疗腰背风湿痹痛,筋脉拘急及脾肾阳虚等症。

三、推法

推法有指推法,掌推法,肘推法三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经穴推拿治百病在线全文阅读。

经穴推拿治百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2092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