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案 1.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 2.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3.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 4.镁带与2mol/L的盐酸反应 5.铝条与2mol/L的盐酸反应 6.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3)实验内容: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A.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四处游动,逐渐缩小,溶液变红色。 B.产生大量气体,气体可燃,溶液变浅红色 C.反应不十分强烈,产生的气体可燃 D.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燃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F.生成淡黄色沉淀 有关化学方程式 *填写题给信息表中的序号或大写英文字母 (4)实验结论: 。 (5)问题与讨论:
①请从结构理论上简单说明具有上述结论的原因: 。 ②请你补充一组实验方案(简单易行),证明此周期中另两种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99.已知A、B两种元素,A能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为A2O,其中A的质量分数为74.19%;B元素能形成气态氢化物HB,B的最高价氧化物中B的质量分数为38.80%。
通过计算和推理回答A、B各是什么元素,并画出它们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00.处于短周期的某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的金属M 0.45g,与酸反应能置换出420mL(STP)的氢气,试推测该金属的原子量及其名称。
101.某金属最高价氧化物中含氧47.1%,0.5mol该金属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16.8L H2。
(1)写出该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2)该金属的氧化物能否溶于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反应的分别写出离子方程式。
B组
102.原子半径可以纳米(nm)为单位。1nm=109m,相当于头发丝的1/10000。下列是氮、镁、氟、氯元素的原子半径数据,其中氟原子半径是
A 0.071nm B 0.075nm C 0.099nm D 0.16nm 103.根据相关化学原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X是原子晶体,Y是分子晶体,则熔点:X<Y
-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11 页 共 26 页 http://zhxk.net
B 若A2+2D→2A+D2,则氧化性:D2>A2
-+
C 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D 若弱酸HA的酸性强于弱酸HB,则同浓度钠盐溶液的碱性:NaA<NaB 104.在等物质的量的短周期金属单质A和B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酸,在A中加盐酸,在B中加稀硫酸。反应完全后,生成的氢气体积分别为VA和VB,而且VA≠VB。若要确定反应生成物中A和B的化合价,你还可以要求下列选项中任何一个数据,它们是
A VA︰VB的值 B VA或者VB的值
C 所耗两种酸的物质的量之比 D 两种酸的摩尔浓度之比
105.A、B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A放出的能量大于B放出的能量;C、D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失去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D吸收的能量大于C吸收的能量。A、B、C、D能形成最稳定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 D2A B C2B C C2A D D2B
106.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内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Y、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显两性 B 最高价氧化物对水化物的碱性:Z>W>X>Y C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W>Z D 原子半径:W>Z>Y>X
107.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a、b、d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与c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a>c>d>b B 原子的氧化性a>b>d>c C 原子序数:a>d>b>c D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c>d>a A 原子半径:a>c>d>b B 原子的氧化性a>b>d>c C 原子序数:a>d>b>c D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c>d>a
108.气态中性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I1),气态正离子继续失去电子所需最低能量依次称为第二电离能(I2)、第三电离能(I3)??下表是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的电离能[单位:eV(电子伏特)]数据。
元素 甲 乙 丙 丁 I1/eV 5.7 7.7 13.0 15.7 I2/eV 47.4 15.1 23.9 27.6 I3/eV 71.8 80.3 40.0 40.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金属性比乙强 B 乙的化合价为+1价 C 丙可能为非金属元素 D 丁一定是金属元素
--
109.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a Xm+,bYn+,cZn和dRm(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m>n,对下列叙述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a-b=n-m ②元素的原子序数a>b>c>d
③元素非金属性Z>R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X>Y
A ②③正确 B 只有③正确 C ①②③④正确 D ①②③正确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12 页 共 26 页
http://zhxk.net
1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l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与其同主族的Tl(铊)也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B 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分子间都能形成氢键
C 同温度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溶液的pH小于硅酸钠溶液 D AlCl3晶体的熔点低于MgCl2晶体的熔点 11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B C D Cl2、Br2分别与H2反应 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NH3 测定Na2CO3、Na2SO4两溶液的pH 比较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 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 比较碳、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同一电路测定等浓度的盐酸、醋酸溶液的导电性 比较盐酸、醋酸的酸性强弱 112.已知元素X的电负性数值为2.5,元素Y的电负性数值是3.5,元素Z的电负性数值为1.2,元素W的电负性数值为2.4,你认为上述四种元素哪两种最易形成离子化合物
A X与Y B X与W C Y与Z D Y与W
113.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甲、乙两元素相比较,可以验证金属性甲元素比乙元素较弱结论的实验是。
A 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 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 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 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114.“类推”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但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 Ⅳ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顺序是:GeH4>SiH4>CH4;则Ⅴ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顺序也是:AsH3>PH3>NH3
B 第二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是:HF>H2O>NH3;则第三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也是:HCl>H2S>PH3
C 晶体中有阴离子,必有阳离子;则晶体中有阳离子,必有阴离子 D 干冰(CO2)是分子晶体,则SiO2也是分子晶体 115.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 原子半径 最高或最低化合价 ① -2 ② +2 ③ +1 ④ +5 -3 ⑤ +7 -1 ⑥ +1 ⑦ +5 -3 ⑧ +3 0.74 1.60 1.52 1.10 0.99 1.86 0.75 0.8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④元素大⑦元素 B ②、③处于同一周期
C 上述八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⑤号酸性最强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13 页 共 26 页
http://zhxk.net
D ⑧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16.右图中曲线表示原子序数在前20号中的某些元素的原
沸点子序数(按递增顺序连续排列)和单质沸点的关系,其中A点表示的元素是
A原子序数A Si B Al C F D S
117.右图中曲线粗略表示在前18号中的某些元素的原子序数(按递增顺序连续排列)和相应单质沸点的关系,其中A点表示的元素是
A C B Na C Ne D N 118.锦上添花:(根据已有内容的规律进行增补) (1)填化学方程式:
①2Na+2H2O=2NaOH+H2↑ ②2C+SiO2=Si+CO↑ ③2H2S+O2=2S+2H2O
④ 。
(2)填分子式:A:①CH4 ②NH3 ③ ④HF B:① ②MgO ③SO3 ④CuSO4
119.致冷剂是一种易被压缩、液化的气体,液化后在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致冷目的。人们曾采用过乙醚、NH3、CH3Cl等作致冷剂,但它们不是有毒,就是易燃、于是科学家根据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来开发新的致冷剂。
据现有知识,某些元素化合物的易燃性、毒性变化趋势如下: (1)氢化物的易燃性:第二周期 > >H2O、HF;
第三周期 SiH4>PH3> > 。
(2)化合物的毒性:PH3>NH3 H2S H2O;
CS2 CO2 CCl4 CF4 (选填>或<)。
于是科学家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含F、Cl的化合物上。
(3)已知CCl4的沸点为76.8℃,CF4的沸点为-128℃,新致冷剂的沸点范围应介于其间。经过较长时间反复试验,一种新的致冷剂氟里昂CF2Cl2终于诞生了,其它类似的还可以是 。
(4)然而,这种致冷剂造成了当今的某一环境问题是 。
但求助于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 变化趋势来开发致冷剂的科学思维方法是值得借鉴的。(填写字母,多选扣分)
①毒性 ②沸点 ③易燃性 ④水溶性 ⑤颜色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 120.下图表示元素X的头五级电离能的数值。已知X的原子序数<20;则X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X的电子排布式是 ;元素X与电负性最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
121.A、B、C、D、E、F、G、H八种短周期元素,其单质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14 页 共 26 页
http://zhxk.net
的沸点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写化学式) ;上述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写化学式) 。
(2)上述元素中,某些元素的常见单质所形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这些单质的分子式是 。
(3)已知D、F、G三种元素的离子具有跟Ne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这三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次序为(用相关元素的离子符号表示): > > 。
122.右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熔点的变化图,根据此图,填写下列空格:
(1)⑦号元素位于周期表第 周期 族; (2)⑥号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现两性的离子方程式为 。
(3)③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
(4)⑦号元素与氧形成的化合物其晶体属 晶体,若使其熔化,需破坏的作用力为 。
123.某同一短周期元素的常见单质的沸点数据如右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D的分子式为 。与元素C同主族
-
的元素N和氢能构成18e的分子,其化学式为 。
(2)短周期元素M与元素A同主族,M的最简单氢化物(R)1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5.65 kJ的热量,则R的燃烧热为 kJ/mol,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124.下表列出了前20号元素中的某些元素性质的有关数据: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 原子半径(10-10① ② 2.27 +1 - ③ 0.74 - -2 ④ 1.43 +3 - ⑤ 0.77 +4 -4 ⑥ 1.10 +5 -3 ⑦ 0.99 +7 -1 ⑧ 1.86 +1 - ⑨ 0.75 +5 -3 ⑩ 0.71 - -1 m) 1.52 +1 - 最高价态 最低价态 试回答下列问题: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15 页 共 26 页 http://zhxk.net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中化学竞赛题--元素周期律(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