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A
解析 因为灯L1的亮度大于灯L2的亮度,所以此时电路中的感抗大于容抗,故交流的频率一定比原来的大,选项A正确。
8.如图所示,交流电源的电压有效值跟直流电源的电压相等,当将双刀双掷开关接到直流电源上时,灯泡的实际功率为P1,而将双刀双掷开关接到交流电源上,灯泡的实际功率为P2,则( )
A.P1=P2 C.P1<P2 答案 B
解析 当双刀双掷开关接到直流电源上时,线圈对直流没有阻碍作用,电流较大;而当双刀双掷开关接到交流电源上时,线圈对交流有阻碍作用,电流较小。因此,P1>P2,选项B正确。
9.在收音机线路中,天线接收下来的电信号既有高频成分又有低频成分,经放大后送给下一级,需要把低频成分和高频成分分开,只让低频成分输入给下一级,我们采用了如图装置电路,其中代号a、b应选择的元件是( )
B.P1>P2 D.无法比较
A.a是电容较大的电容器,b是低频扼流线圈 B.a是电容较大的电容器,b是高频扼流线圈 C.a是电容较小的电容器,b是高频扼流线圈 D.a是电容较小的电容器,b是低频扼流线圈 答案 C
解析 电容器具有“通高频、阻低频”作用,这样的电容器电容应较小,故a处放电容较小的电容器。电感线圈在该电路中要求“通低频、阻高频”,所以b处应接一个高频扼流线圈。
10.如图所示,两个同学利用图示装置做实验,第一位同学使导体棒ab在导轨上匀速运动,第二位同学使导体棒ab在导轨上做变速运动,但两位同学对ab杆做的功一样多。第一位同学的方法使小灯泡消耗的电能为W1,第二位同学的方法使小灯泡消耗的电能为W2,
16
除小灯泡外,回路中其余各部分电阻均忽略不计,则( )
A.W1=W2 C.W1<W2 答案 A
解析 电感线圈通过变化电流时,电能与磁场能往复转化,所以不会消耗电能;两同学做功一样多,所以最终消耗电能一样多。
11.下面的电路图是电子技术中的常用电路图(如图所示)。a、b是电路的输入端,其中输入的高频电流用“
”表示,低频电流用“~”表示,直流电流用“-”表示。对于负
B.W1>W2 D.不能比较
载电阻R中通过的电流有以下说明。
①图甲中R通过的是低频电流 ②图乙中R通过的是高频电流 ③图乙中R通过的是低频电流 ④图丙中R通过的是直流电流 ⑤图丁中R通过的是高频电流,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C.③④⑤ 答案 D
解析 甲图中电容器与R串联,电容器“通交流,隔直流”,因此甲图中的直流电流被过滤掉,R中通过的只是低频电流,①正确。乙图中C很小,电流有交流高频和低频两种成分,C与R并联,因电容器“通高频,阻低频”,所以R中通过的是低频部分,②错误,③正确。丙图中是交流低频与直流电流,C与R并联,R中通过的为直流,④正确。丁图中,电源为交流高频和低频,图为电感L和电阻R串联,电感L是“通低频,阻高频”,所以R中通过的为低频电流,⑤错误,故正确答案为①③④,选D。
二、非选择题
12.如图所示,从ab输入的信号中,有直流电流和交变电流,现要求信号到达输出端只有交流而没有直流成分,需在AB间接一个什么
17
B.②③④ D.①③④
元件?该元件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电容器 隔开直流,通过交流
解析 因为输出端不需要直流电,只需要交流电,根据电容器有“通交流,隔直流”的特点,应该在AB之间接入一个电容器,该电容器隔开直流,通过交流。
13.在电子技术中,从某一装置输出的电流既有高频成分又有低频成分,如果只需要把低频成分输送到下一级装置,只要在两级电路之间接入一个高频扼流圈和一个容抗很大的电容器就可以了。如图所示的接法对吗?为什么?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因为高频扼流圈自感系数较小,它有“通低频、阻高频”的功能,低频很容易通过,而高频很难通过,但容抗很大的电容可以让高频通过而阻碍低频,所以高频电流就几乎不从高频扼流圈通过了。题图所示的接法是正确的。
第五章 第4节
变压器
一、选择题
1.关于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通有正弦交变电流的原线圈产生的磁通量不变 B.穿过原、副线圈的磁通量在任何时候都不相等 C.穿过副线圈磁通量的变化使得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 D.原线圈中的电流通过铁芯流到了副线圈 答案 C
解析 通有正弦交变电流的原线圈产生的磁场是变化的,由于面积S不变,故磁通量Φ变化,A错误;因理想变压器无漏磁,故B错误;由互感现象知C正确;原线圈中的电能转化为磁场能又转化为电能,原副线圈通过磁场联系在一起,故D错误。
2.对理想变压器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高压线圈匝数多、电流大、导线粗 B.低压线圈匝数少、电流小、导线细 C.高压线圈匝数多、电流大、导线细
18
D.低压线圈匝数少、电流大、导线粗 答案 D
解析 电压高的匝数多,电流小,用细线。电压低的,匝数少,电流大,用粗线。 3.(多选)理想变压器正常工作时,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为I1、I2,电压为U1、U2,功率为P1、P2,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I1由I2决定 C.P1由P2决定 答案 AC
n2解析 对理想变压器的电流关系可写成I1=I2,原线圈中的电流与副线圈中的电流成
n1
正比,所以原线圈中的电流由副线圈中的电流决定;功率关系为:负载用多少,原线圈端就输入多少,因此选项A、C正确。
4.一台理想变压器从10 kV的线路中降压并提供200 A的负载电流。已知两个线圈的匝数比为40∶1,则变压器原线圈的电流、输出电压及输出功率是( )
A.5 A,250 V,50 kW B.5 A,10 kV,50 kW C.200 A,250 V,50 kW D.200 A,10 kV,2×103 kW 答案 A
解析 设原线圈输入电压、电流、功率分别为U1、I1、P1,副线圈输出电压、电流、功率分别为U2、I2、P2,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1、n2。
I1n2n21
由=知I1=I2=×200 A=5 A。 I2n1n140由
U1n1n21
=知U2=U1=×10×103 V=250 V, U2n2n140
B.U2与负载有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输出功率P出=U2I2=250×200 W=50 kW。
5.(多选)如图(a)所示,左侧的调压装置可视为理想变压器,负载电路中R=55 Ω,?、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若原线圈接入如图(b)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110 V,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为2 A B.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
19
C.电压表的示数为电压的有效值 D.原线圈中交变电压的频率为100 Hz 答案 AC
U1n1解析 由题图(b)可知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值U1=220 V,由=,可得原、副线圈U2n2
n1U1220
匝数之比===2∶1,故B错误。电流表示数与电压表示数都为有效值,故C正确。
n2U2110U110
电流表示数I== A=2 A,故A正确。由题图(b)可知T=0.02 s,所以交变电压的频率
R5511为f== Hz=50 Hz,D错误。
T0.02
6.如图甲、乙所示电路中,当A、B接10 V交变电压时,C、D间电压为4 V,M、N接10 V直流电压时,P、Q间电压也为4 V。现把C、D接4 V交流,P、Q接4 V直流,下面哪个选项可表示A、B间和M、N间的电压( )
A.10 V 10 V C.4 V 10 V 答案 B
解析 题图甲是一个自耦变压器,当A、B作为输入端,C、D作为输出端时,是一个降压变压器,两边电压之比等于两边线圈的匝数之比,当C、D作为输入端,A、B作为输出端时,是一个升压变压器,电压比也等于匝数比,所以C、D接4 V交流时,A、B间将得到10 V交流。题图乙是一个分压电路,当M、N作为输入端时,上、下两个电阻上的电压跟它们的电阻的大小成正比。但是当把电压加在P、Q两端时,电流只经过下面那个电阻,上面的电阻中没有电流,两端也就没有电势差,即M、P两点的电势相等。所以当P、Q接4 V直流时,M、N两端的电压也是4 V。
7.一输入电压为220 V、输出电压为36 V的变压器副线圈烧坏,为获知此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某同学拆下烧坏的副线圈,用绝缘导线在铁芯上新绕了5匝线圈,如图所示,然后将原线圈接到220 V交流电源上,测得新绕线圈的端电压为1 V。按理想变压器分析,该变压器烧坏前的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 )
A.1100,360 C.2200,180 答案 B
20
B.10 V 4 V D.10 V 0
B.1100,180 D.2200,36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配套练习,同步检测题:第五章 交变电流((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