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主要的铁路线的发布
3、使学生掌握西部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重点:
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难点:
如何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学习了四大区域中的南方和北方,今天我们学习西北地区 二、新课教学
1、 从纬度位置看,西部地区位于我国北部和西部的边缘,属内陆地区,越往西距海越远,这对本区的降水有何影响?
读地图册降水量的发布:在内蒙古东部为400毫米,往西逐渐减少到200毫米至50毫米以下。所以,干旱成为本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
2、 在图5.22中找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山、吐鲁番盆地、及塔克拉玛干沙漠。说明本区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
( 以高原、山地为主 ) 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3、对照图5.22,在图5.24中新疆境内的主要山脉、说说新疆地形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新疆的地形结构特征可概括为:( 三山夹两盆) 三山指:阿尔泰山、
天山、昆仑山 两盆指: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4、完成p14活动第二题
5、在图5.22找出塔里木河。观察本区河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本区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其中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原因是:深居内陆,降水少,蒸发量强烈。河流沿途多沙漠、戈壁,水分大量蒸发、渗漏,因而水量越来越少,下游多消失在沙漠中或流入内流湖,不能流入海洋。
6、因为本区气候干旱,水是多么稀少,所以水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水源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7、那西部地区主要适宜发展什么农业呢? 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还可适当发展一些农业
8、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南水北调工程,就是引黄河水、长江水,因而成为“塞外江南”的是宁夏平原
9、介绍坎儿井原理(课本图5.30 5.31 ) 10、完成p16活动1. 2 题。
11、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主要城市、交通发布图,请完成书本p17活
动1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近几十年来,利用本区资源和特有的地理环境特点,大力发展相关工业,交通运输条件也等到了较大的改善。
12、 西部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所以,在资源开发中必须要注意什么问题?
( 生态环境的保护 )
13、了解历史古城——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并完成书本p17活动2 14、板书:生态环境脆弱 15、小结 三、课堂练习:
1、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河。
2、我国西部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和( )。 3、古代三大工程是指( )、( )、( )。 4、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
漠位于( ) 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四、作业
练习册:1、3、4、5、6、 板书设计:
一、干旱的土地
1位置、范围——位于我国北部和西部边缘,深居内陆 2、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三山夹两盆”)
3、地表景观( 由东向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4、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二、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三、矿产资源丰富:煤、铁、石油、天然气等 四、生态环境脆弱
第四节:西北地区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明确西部开发过程中,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2、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 教学重点:
1、西北地区资源与开发。 2、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 难点:
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明确这些工程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
1、 结合课本p62,知识之窗。说说西部大开发初见成效。
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西北地区投资和经济加快增长,就2000---2003年,西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了8.5%、8.7%、9.9%.科技、教育和社会事业等也加快发展,而且在西部很多地区还布局了多项的重点工程并逐渐完成,如: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
2、结合课本p63案例一和图6.79,一起来讨论p64的活动1、2,明确西气东输工程的路线及其带来的好处。
(1)西气东输工程起点是新疆的轮南,终点是上海。沿途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包括:
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
(2)西气东输的建成,有哪些好处?
为东部和沿线地区提供能源,缓解东部能源短缺的压力,天然气资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