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inguinal falx :
7.腹股沟(海氏)三角:
五、问答题
1.叙述:胸锁乳突肌的起止和功能。
2叙述:膈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及通过膈的主要结构。
3.综述:参与人体呼气运动、吸气运动的肌 。
4.试述:腹股沟管位置、形态及通过的结构。
5. 叙述:与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运动有关的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D 2E 3C 4C 5B 6A 7A 8D 9D 10A 11B 12C 13E 14B 15C 11
17E 19E 20E 21B 22C 23A 16B 18A
24C 25C 26B 27A 28D 29C 30A 31A 32C 33A 34B 35A (二)B型题
1C 2D 3A 4B 5A 6B 7E 8A 9D 10B 11C 12E 13B 14C 15D 16E (三)C型题
1C 2D 3A 4C 5D 6 A 7C 8D 9 A 10C 11D 12B 13D (四)K型题
1A 2B 3A 4D 5A 6E 7E 8A (五)X型题
1 AD 2 ABD 3 ACE 4 BDE 5 ADE 6 BCDE 7 ABCD 8 ABDE 9 BCDE 10 BE 11 ACDE 12 AC 13 CD 二、改错题
1. “面肌的起点”后加“于颅骨和深筋膜” ,改为“起点多位于颅骨,止于皮肤” 2.“盂下结节”改为“喙突” 3.“腹横肌”改为“腹横筋膜”,“腹内斜肌”改为“腹外斜肌腱膜” 4. 称为“屈”,改为称为“伸”
5.腹“内”斜肌腱膜下缘,改为腹“外”斜肌腱膜下缘 6.“三层扁肌”改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7.“外侧”改为“内侧”,“下部肌”改为 “3层扁阔肌”,“横行”改为“1条” 8.“均起于骨盆”改为“主要起于骨盆内面和外面” 9.骶骨“后面”,改为骶骨“前面” 三、填空题
1. 浅筋膜 深筋膜 皮下组织 固有筋膜 2. 长肌 短肌 阔肌 轮匝肌 肌腹 肌腱 3. 固定 起点 移动 止点 止点 起点 4. 斜方肌 前锯肌
15B 12
14C 6. 腹前壁正中两侧 耻骨联合上缘 第5~7肋软骨和剑突的前面 7. 旋前圆肌 旋前方肌 旋后肌 尺侧腕屈肌 尺侧腕伸肌 8. 股四头肌 股二头肌 半腱肌 半膜肌 缝匠肌 9. 胫骨前肌 胫骨后肌 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 10. 大腿深筋膜 隐静脉裂孔 四、名词解释
1. 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之间的间隙,内有神经﹝臂丛﹞.血管﹝锁骨下动脉﹞通过。
2. sheath of rectus abdominis:是指腹直肌鞘,为包裹腹直肌的纤维性鞘,它由腹壁3层扁肌的腱膜构成。
3. linea alba:是指腹白线,于腹前壁正中,由左右腹直肌鞘的纤维,于腹前壁正中交织而成,上宽下窄,中有脐环。 4. inguinal lig:既是腹沟韧带,由腹外斜肌腱膜下缘附着于耻骨结节和髂前上棘返折而成 。
5.半环线:在脐以下4~5cm处鞘的后层完全转至腹直肌的前面,参与构成鞘的前层,使此处鞘的后层缺如,可见此处一游离缘,呈凸向上方的弧形线,称半环线(弓状线)。
6. inguinal falxinguinal falx:既是腹股沟镰 ,腹内斜肌的下缘向前方,越过精索前面(或子宫圆韧带前面)与腹横肌腱膜会合形成腹股沟镰或联合肌腱,止于耻骨梳内侧端或耻骨结节附近.。
7. 腹股沟(海氏)三角: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区域,是腹壁薄弱区。 五、问答题
1.胸锁乳突肌起于胸骨柄的前面和锁骨的胸骨端,止于颞骨的乳突。两侧胸锁乳突肌收缩,头向后仰,一侧胸锁乳突肌收缩,头朝向收缩侧、面朝向对侧。
2.膈呈穹窿状,位于胸腔与腹腔之间,其周围为肌性部,中央为腱性部,又名中心腱。是重要的呼吸肌。
膈肌上有3个裂孔︰主动脉裂孔﹝平笫12胸椎﹞内有降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食管裂孔﹝平笫10胸椎﹞内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腔静脉裂孔﹝平笫8胸椎﹞内有下腔静脉通过;另外膈肌脚部位有右.左腰升静脉通过,延续为奇静脉和半奇静脉,有内脏大.小神经,从胸腔通过膈肌脚进入腹腔。 3.参与吸气的肌有︰膈肌、肋间外肌、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前锯肌。 参与呼气的肌有︰膈肌、肋间内肌、肋间最内肌、胸横肌、腹前外侧群肌。
4. 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一条肌与筋膜之间的潜在裂隙,称腹股沟管。其有内、外两口和前、后、上、下4壁。内口称:腹股沟管深(腹)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1.5cm处;外口:即腹股沟管浅(皮下)环;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后壁:为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形成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
13
内容物: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5. 与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运动有关的肌︰ 关节 肩关节 运动 屈、伸、 展、收、 环转和 旋转 屈、伸 有关的肌 胸大肌﹝屈、内收、旋内﹞;三角肌﹝展、收、屈、旋内、伸、旋外﹞冈上肌﹝展﹞;冈下肌、 小圆肌﹝内收、旋外﹞;肩胛下肌﹝内收、旋内﹞;大圆肌、背阔肌﹝内收、旋内、伸﹞肱二头肌、喙肱肌﹝屈、内收﹞;肱三头肌﹝内收、后伸﹞等。 肱二头肌﹝屈和帮助前臂旋后﹞肱肌、肱桡肌、起于内上髁的前臂肌﹝屈﹞;肱三头肌﹝伸﹞等 。 前臂前肌群,除肱桡肌、旋前圆肌、旋前方肌外,都有屈腕作用;前臂后肌群,除旋后肌、拇长展肌外,都有伸腕功能; 内收:尺侧腕屈肌、尺侧腕伸肌;外展:桡侧腕屈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拇长展肌。 阔筋膜张肌﹝屈﹞;髂腰肌﹝屈.旋外﹞;臀大肌﹝伸. 旋外﹞;臀中肌、臀小肌﹝展、 旋内.旋外﹞;梨状肌﹝展、 旋外﹞;闭孔内肌、闭孔外肌、股方肌﹝旋外﹞;股直肌、缝匠肌﹝屈﹞;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伸﹞等。 肘关节 腕关节 屈、伸、 展、收和 环转 屈、伸、 展、收、 环转和 旋转 髋关节 膝关节 屈、伸,﹝当半 股四头肌﹝伸﹞;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缝匠肌﹝屈﹞;屈位时可作轻膝关节半屈位时:股二头肌﹝轻度旋外﹞半腱肌、半膜肌、度旋内和旋 缝匠肌﹝轻度旋内﹞等。 外运动﹞ 14
踝关节 屈、伸 屈(跖屈):小腿后群肌和小腿外则群肌;伸(背屈):小腿前群肌。
内 脏 学
第四章 总论 第五章 消化系统
【学习目标】
一、掌握
1. 内脏学包括的内容、特点及实质性和空腔性器官的概念;
2.口腔的构成,牙的形态和结构,舌的的形态和黏膜特征,颏舌肌的起止、位置和作用;3对大唾液腺的位置、形态和腺管开口部位; 4.咽的位置、分部以及各部的形态结构和交通,各扁桃体的位置和功能; 5.食管的形态及狭窄部位,各狭窄部至中切牙的距离;胃的形态、位置;
6.十二指肠的形态、位置、分部以及各部的形态特征,空肠、回肠的形态及主要区别;
7.大肠的分部,盲肠和阑尾的形态、位置结构及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结肠的形态特征、分部以及各部的位置,直肠的形态、位置、构造; 8.肝的形态和位置;输胆管道的组成,胆总管与胰管的汇合及其开口部位。 二、熟悉
1. 胸腹部标志浅和腹部分区; 2.胸.腹部标志线和分区;
3.食管的部位;小肠的分部;男女性直肠的位置.毗邻关系; 4.肝的体表投影和肝段概念;胰管的开口部位;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系解题库(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