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及协调研(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0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内容等问题提出了渠道几乎完全一样,会计和税法的服务在政府的目标。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会税统一”模式有利于国家宏观管理;有利于计算和上缴国家的财政收入,为监督企业上缴利润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和便利;也有利于统一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行。“会税统一”模式一度发挥出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作用。但是这种统一的模式束缚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不利于企业发挥积极性,会计制度中某些规定过细、过死,使企业的会计核算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从而约束和限制了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的完善与改进。

在计划经济的高度集中的系统,“联盟税将”有利于国家宏观管理;帮助计算,上缴国家税收,监督支付给提供了保障和促进体制企业利润;也有利于制定和执行统一的会计制度。 “我会统一税”,它是在国民经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企业的统一有限的经营自主权的这种模式,不利于发挥会计制度非常小,非常僵硬某些条款的积极性,使企业无法适应复杂的经济核算,并会计约束和限制提高了音响系统和税收规则。

计划经济体制下,“会税统一”模式满足了当时的需求,发挥了国家经营管理的职能,这种模式既给企业会计核算提供了便利,又有利于国家的税收管理,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在制度上给督促企业税收的缴纳给予了的担保和方便; 也有利于制订和实施统一的会计制度。但是这种模式桎梏了企业的自主权和活力,不利于企业积极性的施展,会计准则中某些条款非常僵硬,使企业的会计不能适应繁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从而束缚了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的革新。

(2)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会税分离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化也在全面展开,为了顺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税收与会计制度也在不断调整。199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企业会计准则》,积极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接轨。进入21世纪之后,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在不断发展,所以会计也越来越趋于国际化,我国06年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发展改革的同时,税收制度也在不断进行变革,尤其是是所得税这方面的革新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992年的《税收征收管理法》以及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承认了会计与税法的分离。2007年的会计准则与2008年

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会税分离的模式己经基本初步确定。它将相分离税(2)市场经济体制

1990年以后,中国的经济改革,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的逐步深入也已调整,以满足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我们国家的第一个在1992年,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已经实现的故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和会计国际化趋势,中国的2006年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改革,税制改革,所得税特别是改革也制定了“中国企业所得税中华人民共和国”1992年“税收征收管理法”,并于1993年,理事会方面取得了进展国家宣布承认的会计和税法师。 2007年会计准则和执法企业所得税2008年标志着这两个系统的分离已经预定了示范基地。

由于会计和税收各自理论的发展以及二者在市场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扮演 的角色不同,致使会计制度和税法的目标不同,其内容和核算原则也不相同。在 新的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中,均体现了会计和税收各自相对的独立性和适当分离 的原则,因此我国形成了现有的会税分离的模式。由于会计和税务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不同,另外它们两个按照自身发展规律形成了各自的理论,导致会计和税法的目标不同,其内容和会计原则是不一样的。新的会计制度和税收规则,反映了税收和会计的相对独立性和分离的原则,因此形成了我国现有的会税分离模式。

使我们现有的车型将形成一个特殊的税收。 的会计准则对公司的收入和资源第三部分和税法

第三部分 我国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差异及原因分析

3.1我国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 企业和3.1之间的新会计准则的所得税法的区别 3.1.1收入类差异

企业会计准则对于收人是这样解释的: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能够实现企业所有者的利益最大化的、和企业所有者的投人资本不相关的经

济利益的总流人。而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于收人是这样解释的: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必须以收人为基础来进行确定。3.1.1不同收入阶层 3.1.2收入类差异

企业会计准则中收人的概念是这样的: 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而税法对于收人是这样定义的: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

收入会计准则解释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般通过投资实现最大化企业主的利益产生资本和企业主不与经济利益的人的总流量有关。对企业所得税收入新的法律解释: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根据收入的基础上确定的。

3.1.2成本类差异

企业会计准则对于费用的规定是:费用就是企业要实现商品的出售、劳务的输出等等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而必须进行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这些费用项目能够构成成本,而不能够确认对象化的费用在发生当期直接计人当期损益。相应地,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于成本的规定是:纳税人在进行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必须支出的成本;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于费用的规定就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可扣除的三种期间费用,而对于已经计人成本的有关费用则是不包括在内的。2.4 成本费用类差异

关于成本费用的扣除,二者之间也存在差异。会计准则在成本 费用扣除时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以及谨慎性原则,允许企业对 可能发生的负债和成本进行预计和扣除;而所得税法更加强调成 本费用发生的事实,对于可能发生的负债不予确认,损失只有在实 际已经发生的情况下才能在税前扣除,会计准则中计提的资产减 值准则在税法中不允许作为成本费用科目扣除。

例如,对于企业按照规定计提的工会经费、教育经费支出、职 工福利费,会计上允许全额扣除,而税法上只允许部分扣除,其中 规定上述支出只能扣除不超过工资薪金的2%、2.5%和14%的部分, 并且工会经费只能在实际划拨之后才允许扣除。

另外,为了鼓励企业进行创新研究,税法中对于企业研发新产 品、新工艺以及新技术而产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可以 加计50%作为费用扣除,而形成无形资产的允许按照成本的150% 进行摊销。

3.1.2类的成本之间的差额

会计准则规定的费用是:总成本输出正在开展,以实现销售,商品劳务输出等业务的正常过程和需要的经济利益。这些费用可以弥补成本在国内能够确认的时期直接支出的范围占利润和亏损。因此,新的企业所得税是一种成本的要求:程序的成本要花费纳税人携带各种经济活动,新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成本可以三扣除发生的期间费用,并为人民还计算不包括相关费用成本。

3.1.1资产类差异

企业会计准则对于资产的定义就是企业在进行各种经营过程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利润的资源。相应地,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于资产的税务处理,涵盖了资产的分类、确认、计价、扣除方法和处置等等不同的维度。

企业会计准则对于资产的定义就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相应地,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于资产的税务处理,囊括了资产的分类、扣除方法和处置等等不同的方面。 3.1.3不同资产类别

会计准则是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产生不同的业务流程的企业资产的定义,有可能带来利润的资源。因此,新的企业所得税税务处理的资产,包括资产,认可,欣赏,不同的净尺寸和可用的方法,等等的分类。 1 固定资产计量方面的差异

(1)、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差异。

会计准则 税 法 借款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时计入存房地产企业借款开发房地产时才允许将货成本 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 差异分析: 关于固定资产取得时的初始计量,它俩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企业借款购买存货而形成的固定资产方面。会计准则规定借款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时计入存货成本;税法规定仅仅房地产企业借款开发房地产时才允许将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因此,在企业借款购置存货形成固定资产时,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条件下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就产生了差异。

(2)、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的差异。关于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它俩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方法与年限的不同。首先,会计准则中除了单独入账的土地和已经提足折旧并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外,其他所有类型的固定资产都必须计提折旧;而所得税法中规定,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以及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都不得计提折旧。其次,二者关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规定也有所不同。会计准则中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规定范围要大于所得税法,企业可以选择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折旧方法,而在所得税法的规定中,大多数都需要使用年限平均法,只有在少部分情况下才能使用加速折旧法。 折旧范围的差异 会计准则 税 法 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资产、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等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 按新会计准则规定计提的折旧,不得在税前扣除。 分析:会计上的折旧注重实际价值量的流转和下降,税法上强调与收入的配比。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及协调研(3)在线全文阅读。

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及协调研(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0474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