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到旗杆的这个高度,所以旗杆应该是13米高。10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 方法三:类比法。和身边的13厘米高的物品2.巩固新知。 进行比较,旗杆是不是和这个物品一样高, 比如,我们手上的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 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小结:原来要确定答案有这么多种方法,我 们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多想,最 终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3.做一做。 小明来到百鸟馆,看见了这样一只小鸟 这只小鸟的脚印的长度是1厘米还是1米 呢? 指名汇报,说说理由。 让学生自己说说思考的方法,我们的身高大 约是1米,小鸟的脚印不可能和我们的身高 一样大,所以,小鸟的脚印应该是1厘米。 (l)出示教材第7页“做一做”题目。 (2)选择合适的单位。 我们的教室长6( ) 黑板长2( ) 小明身高124( ) 课桌高90( )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一单元结束了,你学会了什么? 小结: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初步认识了线段,学会确定长度单位。 1.辨析题。(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8题) 2.估一估。(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9题) 圈出合适的答案。先圈估计的,再圈实际测量的。 3.谁说得对?(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0题) 4.量一量。(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1题。 确定长度单位 旗杆的高度是13米。 教 学 过 程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多感受单位长度的大小,形成一定的只管感受和单位大小的意识 作 业 设 计 板书 设计 课 后 反 思
第 二 单元 第 1 课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学习 目标 1、加法 第( 1 )课时 不进位加法例1~2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教学 重难点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3、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观察P11主题图 1、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吗?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活动内容 一、结合前置作业,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探究新知 活 动 方 式 1、合作交流,探讨前置作业 小组内交流,在小组内相互提问,互相解答。请部分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问题,学生集体订正。 2、收集典型问题并板书 从学生展示的问题中抽出典型的数学问题。并板书教学:“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 (1)、学生自主尝试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2)、小组内合作交流,交流各自的方法,比比谁的更好; (3)、汇报展示,请同学汇报展示。复习小棒算法,口算的计算方法。 3、新方法竖式讲解 (1)、数位的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相同数位相加, (3)、检查计算过程,书写答案。 设计意图 让学生先自学,先自主去发现问题,去提出问题,并尝试简答,培养孩子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竖式计算的方法必须要做到步步到位,严格要求 前置作业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4、练习巩固 学生自主完成P12做一做规范孩子数学过程,严格要求格式。 5、出示例2 学生自主模仿例1,学习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类比区别,严格要求每一步。 小组交流讨论竖式计算方法,比较相互之间的区别,互相纠正错误。 展示学习成果,全班订正。规范格式。 6,、提升巩固 完成P13做一做 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学习需要举一反三,让学生在已有学习的基础上学会类比、模仿学习,尝试自己比较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方法,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通过巩固和练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升华自己的知识 作 业 设 计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完成练习二,第1、2题 不进位加法 十 个 十 个 3 5 3 5 + 2 + 3 2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 7 6 7
第( 2 )课时 进位加法 例3
学习 目标 教学 重难点 教具准备 1.初步理解掌握笔算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过程中的顺序和进位问题。 实物投影 1. 预习课本P14 2. 试一试用竖式计算出下面两道题,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 24+61= 35+37= 活动内容 一、结合前置作业,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探究新知 活 动 方 式 1.合作交流,探讨前置作业 小组内相互交流。请部分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成果,学生集体订正。 2.发现问题并板书 板书“二(1)班学生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小组重点讨论并交流,班级汇报并小结: (1)学生自主尝试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2)小组内合作交流,试着用小棒摆一摆计算过程和用竖式计算,交流各自的方法,比比谁的更好; (3)汇报展示,请同学汇报展示。在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3.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时需注意什么? 在小组内讨论并尝试归纳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设计意图 让学生先自学,通过自主学习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找出不同,培养孩子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竖式计算的方法必须要做到步步到位,严格要求,尤其是对“进位”的掌握 前置作业 教 学 过 程
活动内容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活 动 方 式 4.练习巩固 学生自主完成P14做一做规范孩子数学过程,严格要求格式。 小组交流讨论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比较相互之间的区别,互相纠正错误。 展示学习成果,全班订正,规范格式。 设计意图 学习需要举一反三,让学生在已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尝试自己比较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方法,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通过巩固和练习,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和升华 教 学 过 程 作 业 设 计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完成P15练习二:第4、5题 进位加法 十 个 3 5 + 31 7 7 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1、2单元 - 图文(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