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0-2-13
I1n1A.= I2n2C.I1U1=I2 2 R
U2B.I2= RD.I1U1=I2U2
I1n2解析:选D 根据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可知=,所以选项A错误;因U2、I2、R不满
I2n1
足欧姆定律公式中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选项B错误;U1I1=U2I2,但U2I2≠I22R,选项C错误,D正确。
要点四 三种特殊的变压器模型
模型一 自耦变压器
高中物理中研究的变压器本身就是一种忽略了能量损失的理想模型,自耦变压器(又称调压器),它只有一个线圈,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另一个线圈,当交流电源接不同的端点时,它可以升压也可以降压,变压器的基本关系对自耦变压器均适用,如图10-2-14所示。
图10-2-14
[典例1](2012·全国卷)自耦变压器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原、副线圈都只取该线圈的某部分。一升压式自耦调压变压器的电路如图10-2-15所示,其副线圈匝数可调。已知变压器线圈总匝数为1 900匝;原线圈为1 100匝,接在有效值为220 V的交流电源上。当变压器输出电压调至最大时,负载R上的功率为2.0 kW。设此时原线圈中电流有效值为I1,负载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2,且变压器是理想的,则U2和I1分别约为( )
图10-2-15
A.380 V和5.3 A C.240 V和5.3 A
B.380 V和9.1 A D.240 V和9.1 A
P2 000
[解析] 对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功率相同,故通过原线圈的电流I1==A≈9.1
U1220
U1U2220U2A,负载两端电压即为副线圈电压,由=,即=,可得U2=380 V,故B对。
n1n21 1001 900
[答案] B 模型二 互感器
分为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比较如下:
电压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 原理图 原线圈的连接 副线圈的连接 互感器的作用 利用的公式
[典例2] (2013·天津高考)普通的交流电流表不能直接接在高压输电线路上测量电流,通常要通过电流互感器来连接,图10-2-16中电流互感器ab一侧线圈的匝数较少,工作时电流为Iab,cd一侧线圈的匝数较多,工作时电流为Icd,为了使电流表能正常工作,则( )
并联在高压电路中 连接电压表 将高电压变为低电压 U1n1= U2n2 串联在交流电路中 连接电流表 将大电流变成小电流 I1n1=I2n2
图10-2-16
A.ab接MN、cd接PQ,Iab<Icd B.ab接MN、cd接PQ,Iab>Icd C.ab接PQ、cd接MN,Iab<Icd D.ab接PQ、cd接MN,Iab>Icd
[解析] 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原理,线圈电流与匝数成反比,ab接MN,通过的电流较大,电流表接在cd两端,通过的电流较小,B正确。
[答案] B
模型三 双副线圈变压器
计算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副线圈的变压器问题时,应注意三个关系: U1U2U3(1)电压关系:===??
n1n2n3(2)电流关系:n1I1=n2I2+n3I3+??
(3)功率关系:P1=P2+P3+??
[典例3] 如图10-2-17所示,两种情况下变压器灯泡L2、L3的功率均为P,且L1、L2、L3为相同的灯泡,匝数比为n1∶n2=3∶1,则图甲中L1的功率和图乙中L1的功率分别为( )
图10-2-17
A.P、P 4P
C.、9P 9
4P
B.9P、 94PD.、P 9
[解析] 由题意可知,两种情况下变压器输出功率均为2P,设灯泡L2、L3的电压为U,2
电流为I,电阻为R,两种情况下变压器输入电压为3U,变压器输入电流为I;图甲中L1
3?3U?224P
的功率为P1==9P;图乙中L1的功率为P2=(I)2R=,选项B正确。
R39
[答案] B
对点训练:理想变压器
1.(多选)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四个灯泡完全相同。其额定电压为U,若已知灯泡L3和L4恰能正常工作,那么( )
图1
A.L1和L2都能正常工作 B.L1和L2都不能正常工作 C.交流电源电压为2U D.交流电源电压为4U
解析:选AD 根据灯泡L3和L4恰能正常工作,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为灯泡L3和L4额定电压U的2倍,输入电流为灯泡L3和L4的额定电流。所以L1和L2都能正常工作,交流电源电压为4U,选项A、D正确,B、C错误。
2.(2015·孝感联考)如图2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5,原线圈两端的交变电压为
图2
u=202sin 100πt V,氖泡在两端电压达到100 V时开始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开关接通后,氖泡的发光频率为50 Hz B.开关接通后,电压表的示数为100 V C.开关断开后,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开关断开后,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不变
解析:选B 由u=202sin 100πt V可知,交流电压频率为50 Hz,在一个周期内,交变电流两次超过100 V电压,所以氖泡的发光频率为100 Hz,选项A错误;变压器输入电n2压有效值为U1=20 V,输出电压有效值U2=U1=5×20 V=100 V,开关接通与断开后,电
n1压表的示数均为100 V,选项B正确,C错误;开关断开后,氖泡不发光,消耗电能变小,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变小,选项D错误。
3.(多选)(2015·河南十所名校高三联考)如图3所示,一只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与频率为50 Hz的正弦交变电源相连,两个阻值均为20 Ω的电阻串联后接在副线圈的两端。图中的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原、副线圈分别为200匝和100匝,电压表的示数为5 V。则( )
图3
A.电流表的读数为0.5 A
B.流过电阻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 Hz C.交变电源的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20 2 V D.交变电源的输出功率为2.5 W
U
解析:选CD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副线圈中的电流I2==0.25 A,根据理想变压器原、
RI1n2副线圈中的电流比=,可解得I1=0.125 A,A错误;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交变电
I2n1流的频率相同,都为50 Hz,B错误;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是10 V,根据正弦交变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的关系可得其最大值应为U2m=10 2 V,原、副线圈电压比为
U1n1=,U2n2
可得交变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U1m=20 2 V,C正确;对于理想变压器,交变电源的
52
输出功率等于变压器副线圈消耗的功率,P=2× W=2.5 W,故D正确。
20
对点训练:理想变压器的动态分析
4.(多选)(2015·焦作联考)如图4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n1=1 100匝,副线圈的匝数n2=110匝,R0、R1、R2均为定值电阻,且R0=R1=R2,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原线圈接u=220 2sin(314t) V的交流电源。起初开关S处于断开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4
A.电压表示数为22 V
B.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示数变小 C.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示数变大 D.当开关S闭合后,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大
解析:选BCD 变压器输入电压220 V,由变压器变压公式,副线圈输出电压为22 V,根据串联分压原理,电压表示数为11 V,选项A错误;当开关S闭合后,输出功率增大,电压表示数变小,原线圈输入功率增大,电流表示数变大,选项B、C、D正确。
5.(多选)一理想自耦变压器的原线圈接有正弦交变电压,如图5甲所示,副线圈接有可调电阻R,触头P与线圈始终接触良好,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5
A.交变电源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u=U0cos 100πt V B.若仅将触头P向A端滑动,则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增大 C.若仅使电阻R增大,则原线圈的输入电功率增大
D.若使电阻R增大的同时,将触头P向B端滑动,则通过A处的电流一定增大 解析:选AB 从题图甲可看出,交流电的周期T=2×102s,最大值为U0,所以交变
-
2π
电源的电压 u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u=U0cost V=U0cos 100πt V,选项A正确;因原、
T副线圈两端电压与其匝数成正比,当仅将触头P向A端滑动时,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增大,即电阻R两端的电压增大,则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增大,选项B正确;若仅使电阻R增大,U22
则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不变,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P=减小,原线圈的输入电功率也减小,R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7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word版):第十章交变电流传感器(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