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选ABD 原线圈的磁场都在铁芯中,所以原副线圈中的磁场相同,通过每匝线圈的磁通量也相同,选项A对。既然原副线圈是同一个磁场,那么原副线圈感应电流变化U1n1的频率就相等,选项B对。根据理想变压器=,副线圈的灯泡正常发光即U2=6 V,带
U2n2入得U1=240 V,而额定电压指的是有效电压,所以变压器输入电压有效值是U1=240 V,最大值不确定,选项C错。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即灯泡正常发光的额定功率40 W,选项D对。
要点二 理想变压器的动态分析
常见的理想变压器的动态分析问题一般有两种:匝数比不变的情况和负载电阻不变的情况。
1.匝数比不变的情况(如图10-2-4所示)
图10-2-4
U1n1(1)U1不变,根据=,输入电压U1决定输出电压U2,可以得出不论负载电阻R如
U2n2
何变化,U2不变。
(2)当负载电阻发生变化时,I2变化,根据输出电流I2决定输入电流I1,可以判断I1的变化。
(3)I2变化引起P2变化,根据P1=P2,可以判断P1的变化。 2.负载电阻不变的情况(如图10-2-5所示)
图10-2-5
n1(1)U1不变,发生变化,U2变化。
n2(2)R不变,U2变化,I2发生变化。
U22
(3)根据P2=和P1=P2,可以判断P2变化时,P1发生变化,U1不变时,I1发生变化。
R[典例1] (多选)(2014·广东高考)如图10-2-6所示的电路中,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电压U1不变,闭合电键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0-2-6
A.P向下滑动时,灯L变亮
B.P向下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不变 C.P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入电流变小 D.P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变大
[解析] 由于U1保持不变,根据变压器的变压比可知,副线圈的输出电压U2不变,B项正确;P向下滑动时,灯泡L两端的电压不变,灯泡的亮度不变,A项错误;P向上滑动U22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副线圈电路的总电阻R变小,根据P2=可知,变
R压器的输出功率变大,D项正确;由P1=U1I1=P2可知,变压器的输入电流增大,C项错误。
[答案] BD
[典例2] (多选)如图10-2-7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b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图中电表均为理想的交流电表,定值电阻R=10 Ω,其余电阻均不计。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c、d两端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图10-2-7
A.当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1.1 V B.当单刀双掷开关与b连接且在0.01 s时,电流表示数为4.4 A C.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时,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变为25 Hz D.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时,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变大
[解析] 当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2 V,选项A错误;当单刀双掷开关与b连接时,电流表示数为4.4 A,选项B正确;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时,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仍为50 Hz,选项C错误;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时,副线圈输出电压增大,副线圈输出功率增大,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变大,选项D正确。
[答案] BD
[针对训练]
1.(多选)如图10-2-8所示,有一矩形线圈的面积为S,匝数为N,绕OO′轴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滑动触头P上下移动时可改变输出电压,副线圈接有定值电阻R,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10-2-8
A.电流表测得的是电流最大值
B.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NBSω·sin ωt C.P向上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D.P向上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解析:选BD 电流表测得的是电流有效值,选项A错误;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NBSω·sin ωt,选项B正确;P向上移动时,输出电压降低,电流表示数变小,选项C错误D正确。
2.(多选)如图10-2-9所示,将原线圈接到电压有效值不变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副线圈连接电阻R0、R1和R2。电路中分别接了理想交流电压表V1、V2和理想交流电流表A1、A2,导线电阻不计,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 )
图10-2-9
A.V1、V2示数变小,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减小 B.A1、A2示数变大,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大
C.A1示数不变、A2示数变大,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减小 D.V1示数不变、V2示数变小,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大
解析:选BD 据题意,当开关闭合后,副线圈总电阻R减小,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U2知,副线圈总电流为:I2=,其中r表示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即电流表A2示数
R0+rI1n2增加,据变压器原副线圈电流规律=,匝数比恒定,I2增大,则原线圈电流I1增大,即
I2n1电流表A1示数增加;原线圈中输入电压U1不变,则电压表V1示数不变;副线圈两端电压也不变,电压表V2测量的是电阻R1电压,当电流增大时,电阻R0两端的电压增大,所以R1和R2并联后两端的电压减小,即V2示数减小;副线圈输出功率为P2=U2I2,即输出功率增大,副线圈功率决定原线圈功率,所以原线圈功率也增大;故选项B、D正确。
要点三 远距离输电
1.理清三个回路
远距离输电电网间的基本结构,如图10-2-10所示。输电过程的电路被划分为三个独立
的回路,即电源回路、输送回路和用户回路。在每个回路中,变压器的原线圈是回路的用电器,而相应的副线圈是下一个回路的电源,每个回路均可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规律,而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功率关系则是联系不同回路的桥梁。
图10-2-10
2.抓住两个联系
(1)理想的升压变压器联系了电源回路和输送回路,由理想变压器原理可得:线圈1(匝U1n1数为n1)和线圈2(匝数为n2)中各个量间的关系是:=,I1n1=I2n2,P1=P2。
U2n2
(2)理想的降压变压器联系了输送回路和用户回路,由理想变压器原理可得:线圈3(匝U3n3
数为n3)和线圈4(匝数为n4)中各个量间的关系是:=,I3n3=I4n4,P3=P4。
U4n4
3.掌握一个能量守恒定律
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导线将能量输送给线圈1,线圈1上的能量就是远程输电的总能量,在输送过程中,先被输送回路上的导线电阻损耗一小部分,剩余的绝大部分通过降压变压器和用户回路被用户使用消耗,所以其能量关系为P1=P线损+P用户。
[典例] (2014·浙江高考)如图10-2-11所示为远距离交流输电的简化电路图。发电厂的输出电压是U,用等效总电阻是r的两条输电线输电,输电线路中的电流是I1,其末端间的电压为U1。在输电线与用户间连有一理想变压器,流入用户端的电流为I2。则( )
图10-2-11
I1U1A.用户端的电压为
I2B.输电线上的电压降为U
2
C.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I 1r
D.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功率为I1U
[解析] 理想变压器输入和输出功率相同,设用户端得到的电压为U2,则有I1U1=U2I2,I1U1U2=,选项A正确;输电线上的电压降为ΔU=I1r,或者ΔU=U-U1,选项B错误;
I2
2
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P=I1U1,选项C错误;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功率为ΔP=I 1r,选
项D错误。
[答案] A
[方法规律] 输电线路功率损失的计算方法
(1)P损=P-P′,P为输送的功率,P′为用户得到的功率。 (2)P损=I 线2R线,I线为输电线路上的电流,R线为线路电阻。 ΔU2
(3)P损=,ΔU为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压,R线为线路电阻。
R线
(4)P损=ΔUI线,ΔU为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压,I线为线路上的电流。
[易错提醒] 在远距离输电问题中,一般用P损=I 线2R线计算线路功率损耗,其原因是IΔU2
则不常用,其原因是在一般情线可以由公式P输出=I线U输出求出,而P损=ΔUI线和P损=R线况下,ΔU不易求出,且易将ΔU和U输出相混而造成错误。
[针对训练]
1.(2014·福建高考)图10-2-12为模拟远距离输电实验电路图,两理想变压器的匝数n1
=n4<n2=n3,四根模拟输电线的电阻R1、R2、R3、R4的阻值均为R,A1、A2为相同的理想交流电流表,L1、L2为相同的小灯泡,灯丝电阻RL>2R,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当A、B端接入低压交流电源时( )
图10-2-12
A.A1、A2两表的示数相同 B.L1、L2两灯泡的亮度相同 C.R1消耗的功率大于R3消耗的功率 D.R2两端的电压小于R4两端的电压
解析:选D 远距离输电过程中,应用高压输电能够减小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R1上消耗的功率小于R3上消耗的功率,C项错;而比较两个不同输电回路,输电线电阻相同,由P损=I2·2R可知,A1示数小于A2示数,A项错;根据欧姆定律可知,R2两端电压小于R4两端电压,D项正确;由于输电线上损失电压不同,故两灯泡两端电压不同,故亮度不同,B项错。
2.(2014·江苏高考)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如图10-2-13所示,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电压分别为U1、U2,电流分别为I1、I2,输电线上的电阻为R。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7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word版):第十章交变电流传感器(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