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立职业健康安全教育与防护体系,关注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
(九)具有良好的诚信记录和社会声誉。
第十四条 企业申报质量奖的,可直接向评定办申报,也可经过市有关职能部门或各镇推荐申报。 第十五条 企业申报材料应当包括: (一)质量奖申报表;
(二)符合本章第十二条规定的自评报告; (三)营业证照; (四)组织机构代码证书;
(五)企业还可以提供其他质量和管理奖励、信誉证明。 第十六条 企业申报材料符合第十五条要求的,评定办应当开具受理回执。
第十七条 评定办应当组织质量奖评审组,并按以下程序组织评审:
(一)资料审查。评定办应对申报企业报送资料的完整性、充分性进行审查,并在一个月内确定现场评审企业名单。对未获现场评审的,评定办应填写反馈报告通知企业。
(二)现场评审。评奖当年的6—8月由评定办从质量奖评审员库中随机抽调评审员,组成若干评审小组对企业进行质量奖现场评审。评审组应当提出现场评审意见,形成现场评审报告。 (三)综合评价。评定办对资料审查、现场评审结果进行
汇总、分析,提出综合评价报告,提出获奖企业推荐名单。 (四)审定批准。市长质量奖专家评定委员会听取推荐企业的综合评价报告,讨论确定评审结果,提出获奖企业候选名单,在市主要媒体上予以公示,根据公示情况报市政府审定。 第十八条 市政府对获得质量奖的企业授予市长质量奖牌、质量奖证书和一次性20万元的奖金,并在市政府召开的“三个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给予表彰,在有关新闻媒体上公布获奖名单。
质量奖评奖费用和奖金由市财政统一安排。
第五章 评审纪律
第十九条 评审人员必须公正廉明,实事求是,团结协作,讲求效率,工作认真并应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一)真实、准确、公正地参与评审工作。
(二)不得参加与评审员本人利益相关企业的评审工作。 (三)禁止向申报企业提供有偿和无偿的咨询服务。 (四)禁止收受任何礼物、佣金或有价证券。
(五)保守秘密,不得泄漏有关申报企业的信息;不得泄漏有关评审的信息、结果。
违反前款规定的,视情节轻重,由市长质量奖评定委员会给予批评、警告,直至撤销评审人员资格。触犯刑律、构成犯罪
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条 申报企业应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 违反前款规定的,视情节轻重,由市长质量奖评定委员会给予批评警告直至撤销申报和评奖资格。
第六章 奖项管理
第二十一条 获得质量奖的企业在有效期内,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提高质量水平的新目标,不断研究和采用质量管理的新理论、新方法,创造出具有本单位特色的质量管理经验。 第二十二条 获得质量奖的企业有义务宣传、交流其质量管理先进经验,树立标杆,典型引路。
第二十三条 质量奖无有效期,获奖企业终身享受质量奖荣誉。
第二十四条 获得质量奖的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在情况发生后30天内书面报告评定办: (一)发生重大质量和安全生产事故;
(二)国家、行业、地区监督抽查产品或服务不合格; (三)用户对质量问题反映强烈,有重大质量问题投诉,质量水平明显下降。
有前款情形之一的,评定办应当即时调查,将调查结果报市长质量奖评定委员会,市长质量奖评定委员会视其情节轻重分
别给予批评、警告、通报批评,直至撤销质量奖荣誉称号。企业有前款情形隐瞒不报的,市长质量奖评定委员应当撤销企业所获质量奖荣誉称号,并在3年内取消参加质量奖评审资格。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六条
第七章 附 则
本办法由评定办负责解释。 本办法自2009年 5月 1日起施行。
材料三
江都市市长质量奖评定标准
(建议稿) 2009年3月
根据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Z19579-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江都市市长质量奖评审标准。 一、评价准则 1领导
1.1 组织的领导
组织应说明高层领导如何确定发展方向、完善组织的治理以及如何评审组织绩效。
1.1.1 高层领导的作用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说明高层领导的作用:
a)高层领导如何确定和开展组织的价值观、长短期发展方向及绩效目标;如何在绩效目标中均衡地考虑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利益;如何向全体员工、主要的供方和合作伙伴沟通组织的价值观、发展方向和目标;如何确保双向沟通。
b)高层领导如何创造有利于授权、主动参与、创新和快速反应的环境,促进组织学习和员工学习的环境,遵守法律法规的环境;如何恪守诚信经营等道德规范,并影响组织的相关方。 1.1.2 组织的治理
组织的智力如何致力于以下关键因素: a) 组织行为的管理责任; b) 财务方面的责任;
c) 内、外部审计的独立性;
d) 股东及其他相关方利益的保护。 1.1.3组织绩效的评审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说明如何评审其绩效:
a) 高层领导如何评审组织的绩效和能力;如何通过评审来评价组织的成
就、竞争绩效以及长、短期目标的进展;如何通过评审来评价组织的应变能力。
b) 说明高层领导定期评审的关键绩效指标及近期绩效评审的结果。
c) 高层领导如何根据绩效评审结果确定并落实改进关键业务的优先次序,
并识别创新的机会;适当时,如何将这些优先次序和创新机会在供方和合作伙伴中实施,以确保与组织协调一致。 d) 组织如何评价高层领导的绩效;如何运用绩效评审的结果改进高层领导
及领导体系的有效性。
1.2 社会责任
组织应说明其在履行公共责任、公民义务及恪守道德规范方面的做法。 1.2.1 公共责任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说明如何履行其公共责任:
a)明确组织的产品、服务和运营对环境保护、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市长质量奖工作材料目录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