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 - 图文(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2-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活动与探究

课题:测量与计算肺的容积。 材料:圆气球、软尺。 制定计划: 得出结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并且又学习了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中的第一个问题,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也就是肺通气。肺通气包括吸气和呼气,(复习:示小黑板)那么气体到达肺部以后发生什么变化?又是如何到达全身各处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内容。(板书: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讲授新课] 气体扩散的原理:

教师:妈妈在厨房里炒菜,我们在外面就能闻到炒菜的香味,为什么?说明了什么?

学生:在外面能闻到炒菜的香味,是菜的香味从厨房里飘到外面的缘故,说明了香味能由近及远地飘,即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

教师:很好。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实现的。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16 教师:P50“资料分析”,1、演示实验同,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3、讨论以下问题)

1.甲、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不同说明了什么? 2.在实验装置中,为什么要设置甲瓶?

3.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学生:(学生认真阅读“资料分析”,分析讨论实验数据,分组思考、讨论、互相补充后作答)

1.甲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小,说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少;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大,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2.在实验中,甲瓶是这个实验的对照组,起到对比的作用。

3.从数据表中看出: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少,氧气的含量较多;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氧气含量较少。由此可以推测,在人体内也发生了类似植物呼吸作用一样的过程。根据对呼吸道和肺的结构的分析,可以推断这一变化发生在肺部。

教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为什么会在肺部发生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

学生:可能是肺具有一定的结构特点适合气体的扩散作用吧。

教师:那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下肺的结构特点吧。(播放多媒体展示肺泡的结构,让学生仔细观察肺泡有哪些结构特点适合进行气体交换)

教师:肺泡的数量很多,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肺泡这样的特点很适合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教师:(播放多媒体,展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动画图)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肺部的气体变化是否是因为气体的扩散作用。

学生:(认真观看“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动画图,经过讨论补充,得出结论)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少,因此静脉血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肺泡内的氧便透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壁扩散到血液里;同时静脉血里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肺泡壁扩散到肺泡中,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教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那么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的氧,怎样到达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

学生: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 教师:氧最后是在细胞中的什么部位被利用的?(播放多媒体,演示血液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氧和各组织器官进行新陈代谢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相互扩散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分析后作答)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得出结论)氧最后是在组织器官中的毛细血管被利用的。 [课堂小结]

教师:(播放多媒体画面展示这两节课所学的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回忆“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所有内容。

学生:互评和检查这两节课的学习情况,是否已经达到了学习目标。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以评价和鼓励。

指导学生讨论课后练习,给予点拨、帮助、引导。 ●板书设计

17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 二、

肺通气 肺内的气体交换

气体交换的原理: 扩散作用(高浓度——低浓度) 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四、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巩固练习]

1.测定胸围差时,被测者要自然站立,双手自然下垂,均匀呼吸,还要做到(答案:A )

A.不挺胸、不屏气 C.挺胸、屏气

B.挺胸、不屏气 D.不挺胸、屏气

2.氧气进入人体最终要到达(答案:C ) A.肺

B.血液

C.细胞

D.心脏

3.做人工呼吸进行口对口吹气时,每分钟吹气的次数应是(答案:B ) A.12~14次 C.60~70次

B.16~18次 D.100次以上

4.在学校体检中,强强同学的肺活量三次测试结果分别为:3100毫升、3800毫升、3600毫升。请问强强的肺活量应是(答案:D ) A.3100毫升

B.3500毫升

C.3600毫升

D.3800毫升

5.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至少通过的细胞层数为(答案:B ) A.1层

B.2层

C.3层

D.4层

6.人在剧烈运动后,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中含量增加最多的是(答案:B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3.学会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了解空气受污染的程度。 4.学会抽样记数的方法。

5.尝试用所学的方法探究有关空气中尘埃粒子的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有关资料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健康与周围的空气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爱护环境就等于爱护自己。 教学重点

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2.做好探究实验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7.人在溺水时,受阻碍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煤气中毒时,受阻碍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 答案:A C)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8.某夫妇被怀疑害死了一女婴,法医在鉴定时将死婴的肺部剪下一块,投入水中,结果肺块下沉,法医判断婴儿为产前死亡,这对夫妇无罪。法医判定的理由是(答案:D )

A.肺泡内充满了痰液 B.肺会吸水呈海面状

C.肺泡充满了血液 D.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 9.适应于肺泡与外界空气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答案:B ) A.鼻腔内有鼻毛 B.气管、支气管都有软骨支架

C.肺泡壁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教学难点 10.体育课进行100米赛跑后,同学们出现的现象是(答案:B) A.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变 B.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增加

1.学会正确采集尘埃粒子和比较精确的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2.学会抽样记数的方法。

C.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 D.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 课前准备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

知识目标

空气质量统计资料及数据、呼吸道疾病的有关资料、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一个人每天要呼吸两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可见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那么空气质量的好

18 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2.尝试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坏与人的健康关系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话题。(板书课题:空气质量与健康)

[讲授新课]

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教师:(组织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分析”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阅读,加入到小组内参与分析讨论。)

(1)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 (2)请你根据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分析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死亡率为什么会逐年上升?

(3)请结合资料3、4和身边的实例,分析居室的空气质量与人的健康关系。 (4)除了以上资料所提到的,影响居室空气质量的因素还有哪些?

学生:(认真阅读资料,分析讨论,相互补充,在老师的点拨指导下得出如下结论)

(1)在空气质量差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呼吸系统发病率高,即呼吸道容易患鼻炎、咽炎等,肺部容易患肺炎、肺结核、肺癌等。

(2)空气质量的恶化,是导致呼吸系统引起死亡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 (3)烟雾污染和装修污染影响居室空气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吸烟危害吸烟者自身的健康,也影响周围不吸烟者(被动吸烟者)的健康。装修后的墙壁往往含有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这些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聚集到一定的浓度,可以使人感到不适,严重时可以使人患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

(4)新购买的家具、清新剂等,往往也含有上述对人体有害的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也会影响居室的质量,等等。 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

教师:同学们讲得很好,说明你们课前认真地收集并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大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这些有害物质既可以引起包括肺癌在内的呼吸系统疾病,还可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引起其他系统的疾病。我们当地的空气质量如何?大气主要有哪些污染物呢?(组织学生对课前准备的空气质量统计资料及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本地区空气质量被污染的现状) 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后发言)

(1)我们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每天基本是“轻微污染”; (2)我们城市的空气中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

(3)常见的大气污染源一般有:工厂排放的烟尘废气和居民炉灶排放的烟尘废气,汽车、摩托车等各种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农作物秸秆焚烧排放的浓烟、地面扬沙和沙尘暴等。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说明同学们课前进行了认真的调查访问,也查阅了空气污染的有关资料,那么我们如何自己测量周围的空气质量呢?

学生:我们可以利用课前测量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并计算尘埃粒子数,就能判断周围的空气质量状况。

教师:对。同学们可以利用课前各小组采集到的尘埃粒子数,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现在请各小组制定出科学的测算计划与方案。

学生:各小组按5点取样法算出,小组之间根据数据讨论,交流尘埃粒子数与环境的关系。

19 教师:(根据小组测算结果,让各组探究讨论以下问题) (1)楼层越高尘埃越少吗?

(2)下雨前和下雨后尘埃粒子数量相同吗?

(3)一天中不同时间,同一地点尘埃粒子的数量相同吗?

学生:(各组在老师的点拨下,小组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共同讨论后得出以下结论)

(1)楼层越高尘埃越少。

(2)下雨前和下雨后尘埃粒子的数量不一样(下雨前的尘埃粒子数量多,下雨后的尘埃粒子数量少)。

(3)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早、中、晚),同一地点尘埃粒子数不同。 教师:同学们做实验比较认真,计算方法也正确。希望同学们以后继续发扬科学探究精神,研究生命现象。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空气质量既然与人体健康关系这么密切,我们应该如何防止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呢?你们有什么建议?现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学生根据已有知识互相讨论、补充后总结、作答)

1.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止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如:工厂必须注意消烟除尘,废气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到空气中去;城市要适当控制汽车的数量,改进汽车发动机,减少废气的排放;冬季要实行集中供暖,代替千家万户的炉灶。 2.植树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我们要大力植树造林。因为树叶能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有些树叶有监测空气污染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3.为了防止空气污染,我们要注意搞好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20 [课堂小结]

教师:让学生做课后练习,给予指导、点拨、纠正。 学生:学生思考、讨论后作答。(略) [巩固练习]

1.下列疾病中,可能由空气污染引起的是( ) A.感冒 答案:B

2.由于森林减少及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现在全球环境出现了( ) A.赤潮 答案:C

3.小倩的爸爸吸烟,小倩和妈妈虽然不吸烟,却是__________吸烟者,所以小倩经常咳嗽、患气管炎等疾病。这是因为烟雾中的尼古丁等有毒物质,抑制了气管、支气管内表面_________的摆动,使__________不能及时排除,呼吸道易受到病菌侵袭的缘故。

答案:被动 纤毛 痰

4.某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为78,表明该城市的空气质量为( ) A.优 答案:B

5.冬天上课教室门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呵欠”的现象,是因为( ) A.打“呵欠”会传染 B.同学们想睡觉

C.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B.良

C.轻度污染

D.重度污染

B.沙尘暴

C.温室效应

D.酸雨

B.哮喘

C.肝炎

D.沙眼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 - 图文(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7411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