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试验检测实施细则(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2-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PTJL3监理部工地试验室 试验检测实施细则

④按γa= m0/(m0+ m1- m2)计算表观相对密度,至小数点后3位。

⑤按ρa=γa×ρT计算表观密度,至小数点后3位。(ρT-试验温度T下水的密度g/cm3)

⑥应进行两次平行试验,以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0.01g/cm3,应重新进行试验。

4.3 碎(卵)石

4.3.1技术指标包括:筛分、压碎值、针片状、含泥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必要时做:坚固性、硫化物、有机质、石料抗压。 4.3.2技术要求

混凝土用碎(卵)石技术要求应符合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相关规定。

(1)颗粒级配采用连续级配,级配范围应符合表5的要求。

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规格 表5

公称 级配情况 粒级 (mm) 5-10 2.36 95~100 95~100 95~100 95~100 95~100 - 4.75 80~100 85~100 90~100 90~100 90~100 95~ 100 95~ 100 9.5 0~15 30~60 40~80 - 70~90 85~ 100 - 累计筛余(按质量百分率计) 方孔筛尺寸 16 — 19 — 26.5 — 31.5 — 37.5 — 53.0 — 5-16 0~10 0 — — — — 连续级配 5-20 — 30~70 - 0~10 0 — — — 5-25 — 15~45 0~15 0~5 0 — — 5-31.5 — 0~5 0 0 10-20 单粒级配 16-31.5 - 85~ 100 - - - - - - - 0~10 0 -

(2)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最小尺寸的1/4和钢筋最小间距的3/4;在两层或多层

6

PTJL3监理部工地试验室 试验检测实施细则

密布钢筋结构中,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1/2;混凝土实心板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37.5mm;用于泵送混凝土时最大粒径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对碎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1/3,对卵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1/2.5。 (3)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6规定。

粗集料技术指标 表6

技术要求 项目 Ⅰ类 碎石压碎值(%) 卵石压碎值(%) 坚固性(硫酸钠溶液法5次循环后的质量损失,%) 吸水率(%) 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 含泥量(按质量计,%) 有害物质 含量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有机物含量(比色法) 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O3质量计,%) Ⅱ类 〈20 〈25 〈8 〈2.0 〈15 〈1.0 〈0.5 合格 〈1.0 Ⅲ类 〈30 〈25 〈12 〈2.5 〈25 〈1.5 〈0.7 合格 〈1.0 〈18 〈20 〈5 〈1.0 〈5 〈0.5 0 合格 〈0.5 在饱水状态下,火成岩不小于80,变质岩不小岩石抗压强度(MPa) 于60,水成岩不小于30 表观密度(kg/cm) 松散堆积密度(kg/cm) 空隙率(%) 碱集料反应 33>2500g/cm3,堆积密度kg/m3,空隙率<47% >1350 〈47 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现象,在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应小于0.10% 注:1、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I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有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II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

2、粗集料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等杂物;

3、岩石的抗压强度除应满足表中的要求外,其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之比应不小于1.5。岩石强度首先应由生产单位提供,

7

PTJL3监理部工地试验室 试验检测实施细则

工程中可用压碎值指标进行质量控制;

4、粗集料中含有颗粒状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应进行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后,方可采用。 5、采用卵石破碎成砾石,应具有两个及以上的破碎面,且其破碎面应不小于70%。

4.3.3取样规则和试验方法

每次进场为一检验批,每检验批代表数量不得超过400m3。取样前先铲除堆脚等处无代表性的部分,然后由上、中、下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试样,组成一组样品。 (1)筛分试验

①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不少于表9要求的试样数量,风干后备用。

筛分用的试样质量 表9

公称最大粒径(mm) 试样质量不少于(kg) 37.5 5 31.5 4 26.5 2.5 19 2 16 1 9.5 1 4.75 0.5 ②取试样一份置1050C±50C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0),准确至0.1%。

③将试样放入准备好的一组套筛的顶层筛中,在摇筛机上固定好套筛,启动摇筛机,筛分10min后取出套筛再逐个由人工补筛。应确认每号筛1min内通过筛孔的质量确实小于筛上残余量的0.1%。

④称取每个筛上的筛余量,准确至总质量的0.1%。各筛分计筛余量(mi)及筛底存量(m底)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m0相比,差值为筛分损耗 (m5),其值不得超过m0的0.5%。

⑤按pi= mi/( m0- m5)×100计算各筛号分计筛余百分率,再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和通过率,精确至0.1%。

⑥同一种集料至少取两个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2)含泥量试验

①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不少于表10要求的试样数量,置于1050C±50C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分成两份备用。

8

PTJL3监理部工地试验室 试验检测实施细则

含泥量试验用的试样质量 表10

公称最大粒径(mm) 试样质量不少于(kg) 37.5 10 31.5 10 26.5 6 19 6 16 2 9.5 2 4.75 1.5 ②称取试样(m0)装入容器中,加水,浸泡24h,用手在水中掏洗颗粒,使尘屑、粘土等悬浮于水中;缓慢地将浑浊液倒入1.18mm及0.075mm的套筛上,滤去0.075mm以下的颗粒。

③加水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④用水充分洗除小于0.075mm以下的颗粒,将筛上余物置于1050C±50C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试样的质量(m1)。

⑤按Qn=(m0- m1)/ m0×100计算含泥量,精确至0.1%。以两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不得超过0.2%。 (3)表观密度试验(网篮法)

①用4.75mm标准筛对样品进行过筛,筛除其中细粒径的材料。用四分法缩分至要求的质量,分两份备用,每份质量不小于表11规定。

测定密度所需要的试样最小质量 表11

公称最大粒径(mm) 试样质量不少于(kg) 37.5 2 31.5 1.5 26.5 1.5 19 1 16 1 9.5 1 4.75 0.8 ②将每一份试样浸泡在水中,并适当搅动,仔细洗去尘土和石粉,经多次漂洗干净至水完全清澈为止,在室温下保持浸水24h。

③将吊蓝挂在天平的吊钩上,浸入溢流水槽中,向溢流水槽中注水,水面高度至水槽的溢流孔,将天平调零。吊蓝的筛网应保证样品不会通过筛孔流失。 ④将试样移入吊蓝中。溢流水槽中的水面高度由溢流孔控制,维持不变。称取试样的水中质量(mw)。

⑤提起吊蓝,稍稍滴水后,将试样放入浅盘中,置于1050C±50C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试样的质量(ma)。

⑥按γa= ma/(ma–mw)计算表观相对密度,至小数点后3位。

⑤按ρa=γa×ρT计算表观密度,至小数点后3位。(ρT-试验温度T下水的密度g/cm3)

9

PTJL3监理部工地试验室 试验检测实施细则

⑥应进行两次平行试验,以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0.02g/cm3,应重新进行试验。 (4)针片状颗粒含量(规准仪法)

①将来样风干后用四分法缩分至不少于表12要求的试样数量,称量(m0),然后筛分成规定要求的粒级备用。

针片状颗粒试验用的试样 表12

公称最大粒径(mm) 试样质量不少于(kg) 37.5 10 31.5 5 26.5 3 19 2 16 1 9.5 0.3 ②目测先挑出有可能属于针状颗粒或片状颗粒,再逐个对可疑试样在规准仪上试验,通不过针状仪的为针状颗粒,通过片状仪孔的为片状颗粒。 ③称量由各粒级挑出的针片状颗粒的质量,其总质量为(m1)。 ④按Qe= m1/ m0×100计算针片状含量,精确至0.1%。 (5)压碎值试验

①采用风干试样,用13.2mm和9.5mm标准筛过筛,取13.2mm~9.5mm的试样3组各约3000g。

②用金属筒标定装入压碎值仪内的试样,将试样分三次均匀装入筒内,每次均将表面整平用金属棒半球面捣实25次。称取金属筒内的试样质量(m0)。以相同质量的试样进行压碎值的平行试验。

③将质量为m0的试样分三次装入压碎值仪试筒内,整平和捣实方法同上。 ④将装有试样的压碎值仪放到压力机上,同时加压头放入试筒内,注意压头摆平,勿挤压侧壁。

④开动压力机,均匀施加荷载,在10min左右时间内达到总荷载400KN,稳压5s,然后卸载。

⑤取出试样,用2.36mm标准筛筛分经压碎的全部试样,筛到1min内无明显筛出物为止。

⑥称取通过2.36mm筛孔的全部细料质量(m1),准确至1g。

⑦按Qa=m1/ m0×100计算压碎值,精确至0.1%。以3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试验检测实施细则(3)在线全文阅读。

试验检测实施细则(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7149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