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协兴镇寿龟山危岩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
表4-5 W5危岩体(块)特征与稳定性分析表
位置 编号 岩性 危岩带Ⅱ W5 坐标3364965.4562 500837.3215 高程345.36m 侏罗系沙溪庙组(J2s)黄灰色砂岩与紫红色泥岩互层,中厚层状构造,岩质较软,裂隙发育,单层厚度一般4~5m,最大厚度10余m。 长×高×厚(m) 估算体积(m3) 几何特征 坡面角度(°) 岩层产状 主崩方向 1.309m×5.209m×1.0m 6.82m3 78° 290°∠10° 71° 危岩体 特征 成因分析 危岩体位于斜坡的陡坡处,前面临空,在长期风化卸荷等综合因素作用下,产生后缘陡倾张裂隙以及侧缘的张拉裂隙。 主要有后缘330°∠85°卸荷裂隙和侧缘15°∠67°、245°∠80°两组张开的结构裂隙切割,危岩由砂岩构成,块状构造,立 控制结构面 面为不规则形状,危岩受后壁、侧壁裂隙切割及自身岩层产及形变情况 状控制,岩体挤压、断裂破碎现象发育,层状岩体浅表层风化剥蚀强烈,底部破碎岩体产生压缩碎裂变形,形成目前呈块状发育的危岩碎块体。 失稳诱因 可能失稳方式 运动过程分析 坡面植被情况 可能运动轨迹 自然消能方式 工程 危害 危害性分析 治理措施建议 地震、暴雨、风化、水流侵蚀、重力卸荷等 滑移式失稳 植被覆盖率中等。 失稳后,岩体沿陡坡翻滚,再沿坡面滑动,可能碰撞解体,继续滚落至公路上或被树林挡在坡体上。 岩质边坡缓冲、阻滑,以及植被拦挡的消能等等。 威胁到危岩体下侧景区过往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破坏景区公路、景区设施、毁坏坡表植被等。 锚固危岩 危岩体全貌 危岩体剖面图 基本稳定:该危岩位于斜坡中上部的陡坡处,强风化卸荷带作为底滑面,稳定性评价 共同控制危岩体的稳定性。根据现场调查可知,该危岩体重心倾向坡外,但该危岩经受住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的考验,因此宏观判断该危岩体在天然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不利工况(如连续暴雨或地震)下为基本稳定状态。 危岩体立面图 16
广安市协兴镇寿龟山危岩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
表4-6 W6危岩体(块)特征与稳定性分析表
位置 编号 岩性 危岩带Ⅱ W6 坐标3364867.4180 500496.5203 高程345.32m 侏罗系沙溪庙组(J2s)黄灰色砂岩与紫红色泥岩互层,中厚层状构造,岩质较软,裂隙发育,单层厚度一般4~5m,最大厚度10余m。 长×高×厚(m) 估算体积(m3) 几何特征 坡面角度(°) 岩层产状 主崩方向 2.162m×6.23m×1.0m 5.69m3 68° 290°∠10° 71° 危岩体 特征 成因分析 危岩体位于斜坡的陡坡处,前面临空,在长期风化卸荷等综合因素作用下,产生后缘陡倾张裂隙以及侧缘的张拉裂隙。 主要有后缘330°∠85°卸荷裂隙和侧缘15°∠67°、245°∠80°两组张开的结构裂隙切割,危岩由砂岩构成,块状构造,立控制结构面 面为不规则形状,危岩受后壁、侧壁裂隙切割及自身岩层产及形变情况 状控制,岩体挤压、断裂破碎现象发育,层状岩体浅表层风化剥蚀强烈,底部破碎岩体产生压缩碎裂变形,形成目前呈块状发育的危岩碎块体。 危岩体全貌 失稳诱因 可能失稳方式 运动过程分析 坡面植被情况 可能运动轨迹 自然消能方式 工程 危害 危害性分析 治理措施建议 地震、暴雨、风化、水流侵蚀、重力卸荷等 滑移式失稳 植被覆盖率中等。 失稳后,岩体沿陡坡翻滚,再沿坡面滑动,可能碰撞解体,继续滚落至公路上或被树林挡在坡体上。 岩质边坡缓冲、阻滑,以及植被拦挡的消能等等。 威胁到危岩体下侧景区过往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破坏景区公路、景区设施、毁坏坡表植被等。 支顶危岩 基本稳定:该危岩位于斜坡中上部的陡坡处,强风化卸荷带作为底滑面,稳定性评价 共同控制危岩体的稳定性。根据现场调查可知,该危岩体重心倾向坡外,但该危岩底部采用支撑墙进行了支撑,而且该危岩经受住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的考验,因此宏观判断该危岩体在天然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不利工况(如连续暴雨或地震)下为基本稳定状态。 危岩体立面图 17
危岩体剖面图 广安市协兴镇寿龟山危岩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
表4-7 W7危岩体(块)特征与稳定性分析表
位置 编号 岩性 危岩带Ⅱ W7 坐标3364979.3280 500387.5804 高程345.62m 侏罗系沙溪庙组(J2s)黄灰色砂岩与紫红色泥岩互层,中厚层状构造,岩质较软,裂隙发育,单层厚度一般4~5m,最大厚度10余m。 长×高×厚(m) 估算体积(m3) 几何特征 坡面角度(°) 岩层产状 主崩方向 7.72m×11m×0.5m 42.46m3 80° 290°∠10° 71° 危岩体 特征 成因分析 危岩体位于山嘴处,因危岩体右侧(面对危岩体)前期开采石材,使该危岩体呈孤立的突出状,危岩明显外倾,在长期的风化作用下,砂岩呈浑圆状,下部泥岩风化形成凹腔,砂岩危岩体形成了即将向下倾倒或滑移的形态。 控制结构面 及形变情况 失稳诱因 可能失稳方式 后缘无明显拉张裂缝,危岩体底部由于风化严重形成了凹腔,危岩体表层砂岩风化破碎,危岩体在暴雨和常年风化作用下易发生倾倒破坏。 地震、暴雨、风化、水流侵蚀、重力卸荷等 倾倒式失稳 植被覆盖率中等。 失稳后,岩体沿陡坡翻滚,再沿坡面滑动,可能碰撞解体,继续滚落至公路上或被树林挡在坡体上。 岩质边坡缓冲、阻滑,以及植被拦挡的消能等等。 威胁到危岩体下侧景区过往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破坏景区公路、景区设施、毁坏坡表植被等。 支顶危岩 危岩体全貌 危岩体剖面图 运动过程分析 坡面植被情况 可能运动轨迹 自然消能方式 工程 危害 危害性分析 治理措施建议 基本稳定:该危岩位于斜坡中上部的陡坡处,强风化卸荷带作为底滑面,稳定性评价 共同控制危岩体的稳定性。根据现场调查可知,该危岩体重心倾向坡外,但该危岩底部采用支撑墙进行了支撑,而且该危岩经受住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的考验,因此宏观判断该危岩体在天然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不利工况(如连续暴雨或地震)下为基本稳定状态。 危岩体立面图
18
广安市协兴镇寿龟山危岩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
表4-8 W8危岩体(块)特征与稳定性分析表
位置 编号 岩性 危岩带Ⅲ W8 坐标3364979.3280 500387.5804 高程346.23m 侏罗系沙溪庙组(J2s)黄灰色砂岩与紫红色泥岩互层,中厚层状构造,岩质较软,裂隙发育,单层厚度一般4~5m,最大厚度10余m。 长×高×厚(m) 估算体积(m3) 几何特征 坡面角度(°) 岩层产状 主崩方向 成因分析 1.92m×4.86m×1.0m 9.33m3 75° 290°∠10° 100° 危岩体 特征 危岩体位于斜坡的陡坡处,前面临空,在长期风化卸荷等综合因素作用下,产生后缘陡倾张裂隙以及侧缘的张拉裂隙。 控制结构面 主要有后缘348°∠81°卸荷裂隙和侧缘20°∠69°、250°∠73°及形变情况 两组张开的结构裂隙切割。 危岩体全貌 失稳诱因 可能失稳方式 运动过程分析 坡面植被情况 可能运动轨迹 自然消能方式 工程 危害 危害性分析 治理措施建议 地震、暴雨、风化、水流侵蚀、重力卸荷等 倾倒式失稳 植被覆盖率中等。 失稳后,岩体沿陡坡翻滚,再沿坡面滑动,可能碰撞解体,继续滚落至公路上或被树林挡在坡体上。 岩质边坡缓冲、阻滑,以及植被拦挡的消能等等。 威胁到危岩体下侧景区过往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破坏景区公路、景区设施、毁坏坡表植被等。 锚固危岩 危岩体剖面图 基本稳定:侧面和后面裂隙发育,张开较大,但由于形成时间较久,内部稳定性评价 填充了许多碎块石及杂土,前侧由于差异风化的作用形成凹腔。根据现场调查可知,该危岩体重心倾向坡内,且经受住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的考验,因此宏观判断该危岩体在天然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不利工况(如连续暴雨或地震)下为基本稳定~欠稳定。 危岩体立面图
19
广安市协兴镇寿龟山危岩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
表4-9 W9危岩体(块)特征与稳定性分析表
位置 编号 岩性 危岩带Ⅲ W9 坐标3364979.3280 500387.5804 高程367.25m 侏罗系沙溪庙组(J2s)黄灰色砂岩与紫红色泥岩互层,中厚层状构造,岩质较软,裂隙发育,单层厚度一般4~5m,最大厚度10余m。 长×高×厚(m) 估算体积(m3) 几何特征 坡面角度(°) 岩层产状 主崩方向 2.896m×1.893m×1.0m 5.482m3 60° 290°∠10° 100° 危岩体位于斜坡的陡坡处,前面临空,在长期风化卸荷等危岩体 特征 控制结构面 及形变情况 成因分析 综合因素作用下,产生后缘陡倾张裂隙以及侧缘的张拉裂隙。 主要有后缘326°∠83°卸荷裂隙和侧缘15°∠73°、230°∠71°两组张开的结构裂隙切割,危岩体基座因风化等形成深0.5m,高0.8m的凹腔。危岩由石英砂岩构成,块状构造,立面为不规则形状,危岩受后壁、侧壁裂隙切割及自身岩层产状控制,岩体挤压、断裂破碎现象发育,层状岩体浅表层风化剥蚀强烈,底部破碎岩体产生压缩碎裂变形,形成目前呈块状发育的危岩碎块体。 失稳诱因 可能失稳方式 运动过程分析 坡面植被情况 可能运动轨迹 自然消能方式 危害性分工程 危害 析 治理措施建议 地震、暴雨、风化、水流侵蚀、重力卸荷等 滑移式失稳 植被覆盖率中等。 失稳后,岩体沿陡坡翻滚,再沿坡面滑动,可能碰撞解体,继续滚落至公路上或被树林挡在坡体上。 岩质边坡缓冲、阻滑,以及植被拦挡的消能等等。 威胁到危岩体下侧景区过往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破坏景区公路、景区设施、毁坏坡表植被等。 锚固危岩 危岩体全貌 危岩体剖面图 基本稳定:该危岩位于斜坡中上部的陡坡处,强风化卸荷带作为底滑面,稳定性评价 共同控制危岩体的稳定性。根据现场调查可知,该危岩体重心倾向坡外,而且该危岩经受住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的考验,因此宏观判断该危岩体在天然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不利工况(如连续暴雨或地震)下为基本稳定状态。 危岩体立面图 20
广安市协兴镇寿龟山危岩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 表4-10 W10危岩体(块)特征与稳定性分析表
位置 编号 岩性 危岩带Ⅲ W10 坐标3364979.3280 500387.5804 高程346.29m 侏罗系沙溪庙组(J2s)黄灰色砂岩与紫红色泥岩互层,中厚层状构造,岩质较软,裂隙发育,单层厚度一般4~5m,最大厚度10余m。 长×高×厚(m) 估算体积(m3) 几何特征 坡面角度(°) 岩层产状 主崩方向 7.3m×7.7m×0.8m 45.97m3 90° 290°∠10° 100° 危岩体 特征 成因分析 危岩体位于山嘴处,因危岩体右侧(面对危岩体)前期开采石材,使该危岩体呈孤立的突出状,危岩明显外倾,在长期的风化作用下,砂岩呈浑圆状,下部泥岩风化形成凹腔,砂岩危岩体形成了即将向下倾倒或滑移的形态。 控制结构面 及形变情况 失稳诱因 可能失稳方式 后缘无明显拉张裂缝,危岩体底部由于风化严重形成了凹腔,危岩体表层砂岩风化破碎,危岩体在暴雨和常年风化作用下易发生倾倒破坏。 地震、暴雨、风化、水流侵蚀、重力卸荷等 倾倒式失稳 植被覆盖率中等。 失稳后,岩体沿陡坡翻滚,再沿坡面滑动,可能碰撞解体,继续滚落至公路上或被树林挡在坡体上。 岩质边坡缓冲、阻滑,以及植被拦挡的消能等等。 威胁到危岩体下侧景区过往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破坏景区公路、景区设施、毁坏坡表植被等。 支顶危岩 危岩体全貌 危岩体剖面图 运动过程分析 坡面植被情况 可能运动轨迹 自然消能方式 工程 危害 危害性分析 治理措施建议 基本稳定:该危岩位于斜坡中上部的陡坡处,强风化卸荷带作为底滑面,稳定性评价 共同控制危岩体的稳定性。根据现场调查可知,该危岩体重心倾向坡外,但该危岩底部采用支撑墙进行了支撑,而且该危岩经受住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的考验,因此宏观判断该危岩体在天然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不利工况(如连续暴雨或地震)下为基本稳定状态。 危岩体立面图
2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最新编制危岩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