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协兴镇寿龟山危岩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
1 前言
1.1 任务由来
xxxxxxx危岩位于xxxxxxx协兴镇果山村1、2社—佛手山旅游景区内,其共发育四处危岩区。xxxxxxx危岩一旦发生失稳,将直接威胁斜坡下方公路、景区内过往游客和佛手山旅游景点基础设施。据当地旅游局统计,该景点年平均游客量达十万人次,最高日平均游客量达到1000人次,潜在威胁资产约2000万,其潜在经济损失难以估量。因此对xxxxxxx危岩进行全面系统的勘查治理,完善防灾减灾系统,减轻危岩的危害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xxxxxxx按照四川省项目比选有关办法进行现场随机抽取方式,选中xxxxx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为“xxxxxxx危岩治理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因此,我单位承担了该项目的勘查设计任务。本阶段为xxxxxxx危岩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
1.2 主要目的和任务
xxxxxxx危岩治理工程勘查报告对xxxxxxx危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勘查报告基础上拟定危岩治理工程方案设计。主要工作任务包括: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勘查报告基础上提出两套合理的治理方案;
(二)综合比较两套治理方案,从技术可靠性、经济合理性、施工可行性、环境协调性等方面进行比选,并推荐合理的治理方案;
(三)通过提出的治理方案,达到对地质灾害的综合治理及对被威胁对象的保护的的综合目的;
(四)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对治理方案进行投资估算;
(五)在可行性研究的推荐方案的基础上,编制施工图设计方案及费用预算。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结论及建议
1、xxxxxxx危岩位于xxxxxxx协兴镇果山村1、2社—佛手山旅游景区内,其共发育四处危岩区。xxxxxxx危岩一旦发生失稳,将直接威胁斜坡下方公路、景区内过往游客和佛手山旅游景点基础设施。据当地旅游局统计,该景点年平均游客量达十万人次,最高日平均游客量达到1000人次,潜在威胁资产约2000万,其潜在经济损失难以估量。因此对xxxxxxx危岩进行全面系统的勘查治理,完善防灾减灾系统,减轻危岩的危害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2、根据xxxxxxx各危岩区的特征,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两种治理工程方案,方案一采用危
岩锚固+清方+裂缝封填+凹腔嵌补+支撑墙拆除重建。”的治理方案,方案二采用“主动防护网+清方+裂缝封填+凹腔嵌补+支撑墙拆除重建。(W4)”,并推荐方案一为xxxxxxx危岩的防治工程方案。
1.4 设计依据
(1)《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
(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J86-85)
(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2-2002) (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12)《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
2 项目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1 地质灾害体灾情评价
根据现场勘查情况,该地质灾害点位于xxxxxxx协兴镇果山村1、2社—佛手山旅游景区内,直接威胁斜坡下方公路、过往游客和佛手山旅游景点基础设施。据当地旅游局统计,该景点年平均游客量达十万人次,最高日平均游客量达到1000人次,潜在威胁资产约2000万元。按《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判定(表2-1),其危害等级为一级。
表2-1 危害对象等级划分
危害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潜在经济直接经济损失>1 000万元,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500万元,损失 潜在经济损失>10 000万元 或潜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10000万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或元 潜在经济损失<5 000万元(√) 危害城镇 威胁人数>1000人(√) 威胁人数1000~500人 威胁人数<500人 1
广安市协兴镇寿龟山危岩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
对象 交通道路 一、二级铁路;高速公路 三级铁路;一、二级公路 铁路支线;三级以下公路 大江大型以上水库,重大水利水电大河 工程 中型水库,省级重要水利水电工程 小型水库,县级水利水电工程 矿山 能源矿山,如煤矿 非金属矿山,如建筑材料 金属矿山,稀有、稀土矿 据《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相关规定(表2-2),按受灾的危害对象、危害人数,直接或潜在经济损失、施工难度及工程投资等因素,表2-2判定,该危岩的防治工程级别为Ⅱ级。
表2-2 防治工程等级划分
级 别 Ⅰ级 Ⅱ级(√) Ⅲ级 危害对象 县级及县级主要集镇,或大型工矿企业、一般集镇、县级或中型工矿以上城市 重要桥梁、国道专项设施 企业,省道及一般专项设施 受危害人数/人 >1000 1000~500 <500 灾直接经济损失/万程元 >1000 1000~500 <500 度 潜在经济损失/万元 >10000 10000~5000 <5000 施工难度 复杂 一般 简单 工程投资/万元 >1000 1000~500 <500 2.2 项目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根据勘查报告,xxxxxxx危岩治理工程各危岩区边界相对较清晰,变形特征各不相同,但都具备沿高陡临空面发生崩塌的条件。各危岩区的主崩方向大致与临空方向一致,“5.12”地震引起的崩塌产生的落石形状多为片状,粒径较小,一般20~40cm,偶见大块石,粒径达2.6×3.9m。危岩区多位于坡度较陡处,陡坡坡度一般大于50o,崩塌时形成的落石多散落在斜坡上,形成危石,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在斜坡上残存的松动块石对坡脚居民的房屋和人生安全造成一定威胁。因此对其进行治理是十分必要而紧迫的。
3 地理地质环境
3.1 位置与交通
广安市位于四川省东部,全区被蜿蜒迂回的渠江分成东西两个部分,介于东经106°32′~107°03′,北纬30°18′~30°50′之间。南北长54公里,东西宽49公里,幅员面积1536Km2。东与邻水县、大竹县接壤;西南与岳池县毗邻;东南与华蓥市相连;北与渠县、蓬安县交界。全区辖43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842个行政村,6990个村民小组,4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区内交通方便,高速公路、铁路贯穿全区,公路四通八达(见工作区交通位置图)。
工作区
图3-1 工作区交通位置图
3.2 气象水文
3.2.1气象
广安市内处于四川盆地腹心,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侯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丰沛,雨热同季。与同一气候区的其他各地相比,又表现为春早雨少光照宜,夏热偏长多伏旱,秋短阴晦多霪雨,冬季温和少霜雪。
(1)气温
广安市多年平均气温17.2℃,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8℃左右,极端最高气温41.5℃;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6.5℃,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1℃。由于区内东部华蓥山地势高,西部地势低,东部比全区平均气温低0.4℃左右,西部比全区平均气温高0.5℃左右。
(2)降水
降水量:全区1971—2003年平均降雨量1082.2mm,降雨年际变差系数界于0.20—0.25之间,年最大降雨量1441.7mm,最小降雨量854.9 mm(见表1-1广安市1971—2013年降雨量统计表)。但近33年来区内年平均降雨量比1981年前10年有所改善,年最小降雨量也有所增加,小于多年平均降雨量的年份减少了12%(见表1-2广安市近33年降雨量对比统计表)。
降雨季节分布不均:降雨集中于5—10月,占全年降雨的70%,月降雨平均最多的7月
2
广安市协兴镇寿龟山危岩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
188.07mm,最少的1月份16.64mm。月最大349.5mm(1998年7月)。
表3-1 广安市近43年降雨量对比统计表
统计期间 年 多年平均降最大降雨量最小降雨量小于多年平均降雨量年雨量(mm) (mm) (mm) 份占统计年的百分数 1971-2013年 43 1082.2 1441.7 854.9 17 51% 1971-1980年(1:20万区调时) 10 1065.1 1441.7 854.9 6 60% 1981-2013年 33 1089.6 1317 865.3 19 48% 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北西部偏少,东南部华蓥山区偏多,海拔每升高100m,年降水约增加24mm(见图3-2广安市多年降雨量等值线图)。
年降雨日数:华蓥山区多年平均降雨日126.9天,其中暴雨及大暴雨日占7.72%,大雨、中雨及小雨日占74.15%;华蓥山以西地区多年平均降雨日148.08天,其中暴雨及大暴雨日占1.64%,大雨、中雨日占18%,小雨日占80.36%。
近年来,在广安市内出现持续暴雨天气,有间隔时间缩短的趋势,如1989年、2004年、2005年。如2005年7月7日~9日,暴雨持续3天,暴雨量165.5~286mm,大部分降雨量都超过200mm,诱发大小地质灾害达660余处。
日降雨量:1983年7月13日,11小时降水量210.0mm(石笋)。最长连续降水日数19天,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26天。
表3-2 广安市2000—2013年降雨量统计表
月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计 2000 9.9 2.1 28.2 91.6 125.8 165.7 240.1 171.4 132.5 75.5 37.8 32 1112.8 2001 19.9 9.8 9.8 105.8 102.2 203.5 14.6 199.4 73 100.7 22.2 23 883.9 2002 11.8 8.2 68.3 108.8 223.3 - 70.2 208.1 46.3 104.9 53.1 20.8 923.8 2003 11.2 6.8 20.7 68.2 237.2 274.8 191.9 101 140.4 124.3 73.7 19.4 1269.6 2004 18.9 9.3 9.4 100.5 97.1 193.3 13.9 189.4 69.4 95.7 21.1 21.9 839.7 2005 12.3 8.5 66.9 113.2 232.2 223.2 73.0 216.4 48.2 109.1 55.2 21.6 960.8 2006 10.1 6.1 19.3 61.4 213.5 247.3 172.7 90.9 126.4 111.9 66.3 17.5 1142.6 2007 20.7 10.2 12.3 110.0 106.3 211.6 15.2 207.4 75.9 104.7 23.1 23.9 919.3 2008 13.0 9.0 61.9 119.7 245.6 222.5 77.2 228.9 50.9 115.4 58.4 22.9 1016.2 2009 11.3 6.9 19.7 68.9 239.6 277.5 193.8 102.0 141.8 125.5 74.4 19.6 1282.3 2010 18.7 9.2 18.6 99.5 96.1 191.3 13.7 187.4 68.6 94.7 20.9 21.6 830.9 2011 12.2 8.4 51.8 112.1 230.0 218.5 72.3 214.3 47.7 108.0 54.7 21.4 951.5 2012 11.6 7.1 23.7 70.9 246.7 285.8 199.6 105.0 146.0 129.3 76.6 20.2 1320.4 2013 12.4 7.5 26.3 75.7 263.3 305.0 213.0 112.1 155.8 138.0 81.8 21.5 1409.3 极高值 40.8 42 93.5 205.2 253.5 249 349.5 350.1 381.3 178.8 100.3 44 1441.7 极低值 3.1 1.2 12.1 33.1 70.5 90.9 42.5 13.7 42.4 41.1 2.5 2 854.9 平均值 16.4 15.95 34.52 93.15 148.79 159.8 188.07 135.62 129.48 95.7 43.32 21.15 1082.2 工作区
图3-2 工作区多年降雨量等值线图
蒸发量:多年平均蒸发量1026.5mm。陆面蒸发量650—725mm,水面蒸发量801mm,7—8月蒸发量最大,分别为90mm和120mm以上。多年平均湿度82.25%,最大87%,最小76%。主要气象资料统计见表3-3。
表3-3 广安市气象资料多年平均值一览表
指 标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气温(℃) 6.4 8.3 12.3 17.5 21.6 24.4 27.2 27.4 22.7 17.7 12.9 8.1 17.2 蒸发量(mm) 25 34.3 72.6 102.7 107 111.3 161.7 187.7 105.7 56.7 36.9 24.9 1026.5 相对湿度(%) 86 83 78 78 80 83 79 76 83 87 87 87 82.25 3.2.2水文
渠江干流从东北向西南流经全境,长113Km,河道曲折率1.79,坡降约0.14‰,河面宽100~
3
广安市协兴镇寿龟山危岩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
500m,水深1.3~27m,境段内多年平均流量657m3/s,年均径流量207亿立方米。其它河流均属渠江水系支流,全区有中小河流47条,连同渠江区境段总长约830Km。溪河中流域面积超过50Km2的共有9条,20-50 Km2共有14条。渠江一级支流有肖溪河、西溪河、蒙溪河、土和河、龙滩河、泸溪河;二级支流有花桥河、蒋山镇河、龙洞河、响水河(见图1-2广安区水系图)。
工作区
图3-3 工作区水系图
工作区主要位于支流西溪河:古名浓水或浓溪河,全长79.15km,区内长32 km,全流域面积496km2。发源于蓬安县三合乡杨家沟(海拔480m),于县城南郊平桥外滩口(海拔213m)注入渠江,天然落差267m,平均比降3.37‰,河面平均宽约17m,河水平均深约2.0m,多年平均流量4.6m3/s,多年平均径流量14400×104m3,多年平均径流深度2.9m。水能储量50454千瓦,可开发4000千瓦,已开发2880千瓦。
3.3 地形地貌
工作区
图3-4 工作区地貌图
广安地区山脉走向呈北东向展布,渠江从东北向西南流经全境,把全区截割成东西两半,渠江河谷为区内地势较低处,沿渠江河谷向西北和东南两则逐渐升高,大致呈“凹”字形。东
部边缘处于华蓥山背斜的中段,呈北东向展布低山、低中山,地势较高,向西进入川中褶皱区,呈浅丘、中丘和深丘地貌,深丘又位于西部边缘一带,东、西部之间为浅丘平坝地貌。最高点位于华蓥山内的高登山,海拔1704.1m,最低点位于化龙乡沙溪口,海拔208米。地貌类型为山地、丘陵和平坝三种,以丘陵为主。调查区地貌按其成因和形态可分为三大类(见图2-1 地貌图),分述如下:
(1)侵蚀堆积河谷平坝及斜坡地貌
1)冲洪积平坝地貌:零星分布于渠江河谷Ⅰ、Ⅱ阶地(台地)、支流及浅丘之间,由砂卵石、砂土、砂质粘土构成。面积15.5km2,占全区面积的1.01%。主要的坝子有花桥坝,长8100m,宽400~1000m,为区内最大平坝;大的千余亩、小的数百亩,在渠江台地上有肖溪乡的泥滩坝、
4
广安市协兴镇寿龟山危岩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
大龙乡的果子坝、石莲乡的涌坝等,浅丘间有观塘至代市公路两侧的大坝,有“望八里”之称,小井乡的官家坝、代市伏龙寨的烂坝、白市乡的万家坝等。
2)冲洪积、滑坡崩塌堆积及残坡积洪坡积斜坡地貌:主要分布于低山、深丘的坡麓、切割较深的河谷岸坡及低山缓斜坡,一般面积较小,分布零星(图上未表示)。
(2)构造剥蚀丘陵地貌
按相对高差分为深丘、中丘、浅丘。构造剥蚀丘陵地貌主要分布于渠江以西及沿江以东,整个丘陵地势由北西往南东逐渐降低,形成深丘、中丘、浅丘三级阶梯状丘陵地貌。
1)浅丘地貌;分布于区内中部渠江两侧,与中丘相间,主要分布于肖河、龙台、白市、代市、观塘、护安及广福等乡镇。海拔208~300m,相对高差10~20m,面积790.9km2,占全区面积的51.49%。由侏罗系砂泥岩构成,呈馒头丘、反锅底弧状丘,沟谷宽缓,一般宽70~80m,长3500~4000m,比降2‰~3‰。
2)中丘地貌;分布于区内中部渠江以西,主要分布于龙台、肖溪、苏溪、虎城、方坪、穿石等乡镇。海拔250~450m,相对高差50~70m,面积357.9km2,占全区面积的23.3%。由侏罗系砂泥岩构成,由渠江向两岸一台一台逐渐升高,呈网纹状丘、台状丘,桌状方山等形态,丘间沟谷纵横,支沟发达,丘坡0°~15°不等,一般沟宽40~80m,长3500~4000m,比降2‰~3‰。
3)深丘地貌;分布于区内西部边缘一线,主要分布于蒲莲~郑山~兴平、彭家~安龙~广门等乡镇。海拔400~700m,最高点位于蒲莲乡钟离寺海拔743m,相对高差100~200m,面积159.0km2,占全区面积的10.35%。由侏罗系砂泥岩构成,以串珠状馒头丘形态为主,丘间沟谷深而窄,谷底宽一般20~40m。
(3)构造侵蚀低、中山地貌
分布于华蓥山山脉境内,主要分布于桂兴、前峰、小井、龙滩、光辉等乡镇。海拔500~1704.1m,一般相对高差在600m左右,面积212.7km2,占全区面积的13.85%。 由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岩、砂、泥、页岩、碳质页岩夹煤层组成,岩层倾斜陡峻。地势高峻,是四川盆地底部的高峰区,山峦重叠,深切沟谷发育,多呈“V”字型,碳酸盐岩被溶蚀后形成槽谷,呈现“一山一槽二岭”或“一山二槽三岭”地貌及漏斗、洼地、溶洞、鱼脊石等岩溶地貌。
3.4 地层岩性
工作区
图3-5 工作区地质图
区内地层出露以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和下沙溪庙组(J2xs)为主,占全区总面积的80%,其它地层有侏罗系遂宁组(J3s)、新田沟组(J2x)、自流井组(J1-2Z)、珍珠冲组(J1Z),三叠系嘉陵江组(T1j)、飞仙关组(T1f),二叠系长兴组(P2c)、龙潭组(P2l)。另外第四系全新统(更新统)松散堆积层也在河流沿岸少量分布(见图2-2广安区地质图)。
(1)第四系
1)第四系冲洪积堆积层(Q4al-pl):分布于平坝、渠江及其支流的两岸,组成漫滩、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一般在渠江两岸堆积的是灰色和棕色冲洪积物,其支流的两岸以紫色冲洪积物为主。
2)丘陵低山区松散堆积洪坡积物(Q4pl-dl)和残坡积物(Q4el-dl):主要分布于红层丘陵区丘间洼地中,主要为褐色、棕红色粘土、砂质粘土沉积,下部常夹块碎石,有时可见淤泥质粘土层。其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最新编制危岩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