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MnO4?OH???MnO4
?电对:MnO4/MnO4?2?
②复杂反应,由基元反应组成,分步进行
基元反应:粒子一次碰撞而反应(零级或一级反应,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 ③反应条件苛刻
④反应速度慢,必须克服反应势能(活化能)才能反应
[2]提高氧化还原速度的措施
①增加反应物浓度(增加碰撞的机率)
②提高反应温度(增加活化分子的数量,越能克服反应势能)
??反应迅速彻底 例:KMnO4?Na2C2O4??③加入催化剂(参加反应,改变反应历程减小活化能,但成分不变),加速(化学反应)或减
速(如工业在核反应堆中)
800C??快 例1:KMnO4?Na2C2O4??例2:测COD时,加Ag2SO4
Mn2?[3]氧化还原反应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1.氧化技术(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
①臭氧氧化:O3强氧化能力使水中的有机物被氧化 (将长链→短链分子 大分子→小分子)
如:臭氧活性炭技术利用O3的氯化能力和活性炭吸附能力,进行废水深度净化。 ②KMnO4、K2FeO4(高铁酸钾)氧化有机物、去除藻类 ③ClO2/Cl2(氧化、消毒) CN?OCl?N2? ④芬顿(Fenton)体系:Fe2.还原技术
例:去除重金属,Hg2?2???/H2O2??OH(羟基自由基)
?H2?Hg?(不溶于水)
[4]氧化还原平衡
1.能斯特(Nerst)方程 ????0RT[Ox]ln nF[Red]2.?:标准电极电位;25℃,当[Ox]?[Red]?1mol/L或有气体参加反应,其分压P=101.325kPa时的电极电位值。
0?0用途:① 判断氧化或还原剂的强弱:对一个电对来讲??为正且越大,氧化态的氧化能
力越强,还原态的还原能力越弱;?为负,还原态的还原能力越强。②判断反应方向:电队的电极电位大的氧化态物质可以氧化电极电位小的还原态物质。 3.条件电极电位?(反应条件改变或不可逆) 例:曝气法除铁
'?4Fe(HCO3)2?O2?2H2O?4Fe(OH)3??8CO2?
0?O2/OH?0?0.40V??Fe?0.77V(理论上不能反应) 3?/Fe2?由于生成Fe(OH)3沉淀,[Fe3+]≠1mol/L,不能用?Fe3?/Fe2?处理此问题 实际?∴??0200'Fe(OH)3/Fe2?'??1.50V
/Fe2?/OH?0??Fe(OH),曝气法去除铁工程可行
3[5]氧化还原反应完全程度
1. 反应方向的判断:对于n1?n2时(氧化剂电子转移数=还原剂电子转移数) 有:①?1??2≥0.4V ②lnk≥6 反应完全99.9% 2.计量点时电位
???sp0'n1?10'?n2?2?
n1?n2'当n1=n2时,?sp?0?10??2''2 (在突跃范围中心)
n1≠n2 ?sp靠近n大的一边
[6]氧化还原指示剂
1. 身指示剂:反应物本身氧化态和还原态有明显的差别 例:KMnO4,MnO4/Mn?2?(红色/无色)
终点:KMnO4滴定当水样中出现淡粉色,0.5min中内不消失。 2. 用指示剂:指示剂与滴定体系某一态结合产生特殊色
例:淀粉 0.5% (w/v 0.5g淀粉溶于100ml沸水中)专门用于碘量法
加入指示剂,I2?淀粉?蓝色络合物;加还原剂滴定,I2被还原;终点:蓝色消失 注意:指示剂加入时刻——Na2S2O3滴定水样至淡黄色,再加淀粉呈蓝色,继续加Na2S2O3,至蓝色消失。否则,若I2浓度高,加入淀粉与大量的I2形成络合物使置换还原困难。
3. 氧化还原指示剂:利用氧化态和还原态颜色不同,来指示终点。
选择依据:指示剂变色电位的靠近计量点 例:试亚铁灵 Fe(phen)3(红色)?Fe(phen)3(蓝色)
2?3?[7]高锰酸盐指数
1.高锰酸盐指数(Pi):用KMnO4作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量,用mgO2/L表示 2.测定方法及相应反应
酸性条件下,水样加入过量已标定的KMnO4水溶液(C1,V1),沸水浴反应30min;取下趁热加入过量Na2C2O4(C2,V2),与剩余的KMnO4反应,紫红色消失;用KMnO4滴定至淡粉色在0.5min不消失(C1,V1’)。
MnO?C(有机物)?H????CO2??Mn2??H2O
实验现象:有机物多,紫色变淡;有机物少,紫色变化不大
2??C2O4?MnO4?H??CO2??Mn2??H2O ?2?MnO4?C2O4?H??CO2??Mn2??H2O
?4?1000C[C1(V1?V1')?C2V2]?8?10003.计算公式:高锰酸盐指数(mgO2/L)=
V水4. 注意:
①消除[Cl]的干扰,加Ag2SO4沉淀掩蔽
②加快反应速度措施: a)增加反应物浓度——KMnO4过量 b)T↑——100℃反应,
2+
80℃滴定 c)滴定时加催化剂Mn
?[8] 化学需氧量(COD)
1.化学需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水中能被得重铬酸钾氧化的水中有机物的量,用mgO2/L表示
2.测定方法及相应反应
水样加重铬酸钾、浓硫酸和硫酸银加热回流2小时,加试亚铁灵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回滴出现红色终点。分别作实际水样和空白水样试验,记下硫酸亚铁铵消耗分别为V1和V0
2?Cr2O7?C?H??Cr3??CO2??H2O 2?Fe2??Cr2O7?Fe3??Cr3?
Fe(phen)3??Fe(phen)2?
3.计算公式:COD(mgO2/L)?4.注意: ①Ag2SO4催化剂
(V0?V1)?C?8?1000
V水②消除Cl的干扰,加HgSO4络合掩蔽(Hg??2?。系统中虽有Ag2SO4,?Cl??HgCl?…)
由于络合反应平衡系数较大,Cl不生成AgCl?,而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2??③虽然?CrO2???MnO?,实际中Cr2O7氧化性>MnO4氧化性
2742???MnO4在发生还原反应经历地中间价态比Cr2O7多,减弱了MnO4的氧化性
④空白实验
[9]甲醇的测定:重铬酸钾法
1. 测定方法及相应反应
含甲醇废水,加入重铬酸钾(C1,V1)、浓硫酸,反映完成后,加试亚铁灵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回滴出现红色终点,硫酸亚铁铵消耗C2,V2。 2. 计算公式:甲醇含量(mg/l)?(C1V1?C2V2)?1000?M甲醇V水 (M甲醇?32) 6[10]碘量法
用于测定氧化性物质,如Cl2、ClO2、O3、H2O2等,水质指标余氯、溶解氧和BOD等 1. 基本原理:
利用I2?2e?2I,?I???2/I??0.08V电位居中,可做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特点。
在酸性条件下,水样中氧化性物质与KI作用,定量释放出I2,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2S2O3滴定至蓝色消失,由Na2S2O3消耗量求出水中氧化性物质的量。
(氧化性物质)]?I反应:[O2.注意: ①歧化 I2?OH??2??I2 I2?2S2O32??2I??S4O6
?IO3??I??H2O (pH>9)
②Na2S2O3 (非基准,配制后标定)
S2O3?SO4 c.强酸性:S2O3?S??SO2? a.光照:S↓,有单质S析出 b.碱性:
碘量法最佳pH值范围:中性或弱酸性,4~8.5
3. 应用
①余氯的测定:
取水样,用HAc-NaAc缓冲液调节pH=4,加Na2S2O3至淡黄色,再加1~2滴0.5%淀粉指示剂继续加Na2S2O3至蓝色消失(C,V) 余氯(Cl2,mg/L)?2?2?2?CNa2S2O3?VNa2S2O3?35.5?1000V水
②DO的测定:
将水中溶解氧用锰固氧技术固定,酸溶解析出I2后,用Na2S2O3滴定。
反应:MnSO4?NaOH?Mn(OH)2?白色
1Mn(OH)2?O2?MnO(OH)2?(褐色)
2MnO(OH)2?H??I??I2?Mn2??H2O
2?I2?S2O32??S4O6?I?
计算:DO(mg/L)?C1?V1?8?1000
V水③O3的测定:
测臭氧消毒水样残余臭氧量(mg/L)或
臭氧发生器每小时产生O3量:KI配成吸收溶液,O3+KI→I2,气体通入2min,用Na2S2O3滴定 臭氧发生器的O3发生量(g/h)=C1×V1×16×60/2 ④BOD的测定:
BOD(生物化学需氧量):在一定时间温度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发生生物化学反应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单位mgO2/L
2020
通常测定BOD5,即20℃培养5天。当BOD5/COD>0.45,污水可生化性高。 方法:a.直接测定法:BOD5=DO5-DO0 ;b.稀释倍数法
[11]溴酸钾法
碘量法的变异,多用于测定苯酚 1.基本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水样中加入过量的KBr+KBrO3=Br2,与水中还原性物质作用,加过量KI还原剩余的Br2,等量释放出I2,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2S2O3滴定至蓝色消失(C,V1)。作空白试验, Na2S2O3消耗V0。由Na2S2O3消耗量之差求出水中氧化性物质的量。
C6H5OH?3Br2?C6H2Br3OH?3Br??3H?
Br2?2I??2Br??I2
2?I2?S2O32??2I??S4O6
2. 计算:苯酚(mg/l)?C(V0?V1)?1000?M苯酚V水
以Na2S2O3作基本单元,苯酚基本单元为1/6C6H6OH,M=15.6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水分析化学复习重点(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