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药炒法(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2-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处方用名】 栀子、山栀、黄栀子、炒栀子、焦栀子、栀子炭。 【来源】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炮制方法】

1.栀子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碾碎。

2.炒栀子 取栀子碎块,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 3.焦栀子 取栀子碎块,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焦黄色,取出晾凉。 4.栀子炭 取栀子碎块,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黑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熄灭火星,取出晾干。 【炮制作用】

栀子性味苦,寒。归心、肺、三焦经。具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能。 栀子生品长于泻火利湿,凉血解毒。常用于温病高热烦躁(栀子仁汤),湿热黄疸(茵陈蒿汤),淋症,疮疡肿毒;外治扭伤,用栀子研末与面粉、黄酒调敷。 栀子苦寒之性甚强,易伤中气,且对胃有刺激性,脾胃较弱者服后易呕吐,炒后可除此弊。

炒栀子与焦栀子功用相似,二者均有清热除烦的功用。炒栀子比焦栀子苦寒之性略强,一般热较甚者可用炒栀子,脾胃较虚弱者可用焦栀子。

栀子炭善于凉血止血,多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等各种出血证。如十灰散。 【贮存】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

三、炒炭 1、定义

炒炭是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焦黑色或焦褐色,内部呈棕褐色或棕黄色。

2、炒炭的目的

经炒炭炮制后可使药物增强或产生止血、止泻作用。 3、有关“炒炭存性” 炒炭药物只能部分炭化,不能灰化,未炭化部分保存药物固有气味;花、叶、草等炒炭后仍可辨别原形。

“炒炭存性”是为了满足中医临床对炭药的特殊要求和保证药物产生或增强止血作用。因为中医临床用炭药治疗出血症时,对于不同病因引起的出血症,使用不同性味功能、不同归经的炭药。如内热有瘀,便中带血用大黄炭以凉血化瘀止血;湿热腹泻,肠风便血用黄芩炭以清热止血;血热出血诸证多用茅根炭、槐

花炭等以凉血止血;只有做到炒炭存性,保证原药大部分或部分固有性味归经功能,才能满足中医临床辨证施治,选择用药的需要。若将炭药全部灰化,有效成分就会损失殆尽,丧失中医治病的物质基础,止血效果不但不会增强,反而会降低甚至没有止血作用。

4、注意事项

(1)操作时要适当掌握好火力,即达到“炒炭存性”的要求。

(2)药物炒炭至一定程度时,易出现火星,须喷淋适量清水熄灭,以免引起燃烧。

(3)炒炭后饮片必须摊开晾凉,经检查确无余热后再收贮,避免复燃。

蒲 黄

【处方用名】 蒲黄、生蒲黄、炒蒲黄、蒲黄炭。

【来源】 本品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 【炮制方法】

1.蒲黄 取原药材,揉碎结块,除去花丝及杂质。

2.蒲黄炭 取净蒲黄,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棕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

【炮制作用】

蒲黄味甘,性平。归肝、心包经。具有止血,化瘀,通淋的功能。

蒲黄生品性滑,以行血化瘀,利尿通淋力胜。多用于瘀血阻滞的心腹疼痛,痛经,产后瘀痛,血淋涩痛。如治疗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的失笑散。

炒炭性涩,能增强止血作用。常用于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如蒲黄丸。

【贮存】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

荆 芥

【处方用名】 荆芥、荆芥炭。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 【炮制方法】

1.荆芥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段,干燥,筛去碎屑。 2.蒲黄炭 取净蒲黄,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棕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

【炮制作用】

荆芥辛,性微温。归肺、肝经。具有解表散风,透疹的功能。

荆芥生品辛散力较强,具有祛风解表的功效。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咽喉不利,疮疡初起。如用于风寒感冒或疮疡初起的荆防败毒散,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发热的银翘散。

炒炭后辛散作用极弱,具有止血功效。用于衄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证和产后血晕,如加味荆芥散。

【炮制研究】

荆芥主要含挥发油、黄酮等类成分。

荆芥炒炭后,挥发油含量显著降低,而且挥发油中所含成分也产生了质的变化。荆芥炭中有8种成分未检出,但另检出了9种新成分。

以止血、凝血实验为指标,正交试验优选出荆芥炭的最佳炮制条件为:180℃,加热5分钟。

【贮存】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

第三章 加辅料炒

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固体辅料同炒的方法,称为加辅料炒法。

加辅料炒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增强疗效和矫臭矫味等。同时,某些辅料具有中间传热的作用,能使药物受热均匀,炒后的饮片色泽一致,外观质量好。

常用的加辅料炒法有麸炒、米炒、土炒、砂炒、蛤粉炒、滑石粉炒等。 一、麦麸炒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用麦麸熏炒的方法,称为麸炒。

麦麸炒所用的麦麸未制者称净麸炒或清麸炒;麦麸经用蜂蜜或红糖制过者则称蜜麸炒或糖麸炒。

麦麸为小麦的种皮,主含淀粉、蛋白质及维生素等。其性味甘平,具有和中益脾的作用。适用于补脾胃或作用强烈及有腥味的药物的炮制。 (一)麸炒的目的

1.增强补脾作用 如山药、白术等。

2.缓和药性 如枳实具强烈的破气作用,经麸炒后药性缓和,不致耗气伤阴。 3.矫臭矫味 如僵蚕。 (二)麸炒的操作方法

用中火或武火将锅烧热,将麦麸均匀撒入热锅中,至起烟时投入药物,快速均匀翻动并适当控制火力,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麦麸的用量一般为:每100kg药物,用麦麸10~15kg。 (三)注意事项

1.辅料用量要适当。麦麸量少则烟气不足,达不到熏炒要求;麦麸量多则造成浪费。

2.麸炒一般用中火,并要求火力均匀;锅要预热,以“麸下烟起”为度。烟起即可投药。

3.麸炒的药物要求干燥,以免药物粘附焦化麦麸。

4.麸炒药物达到标准时要求迅速出锅,以免造成炮制品发黑、火斑过重等现象。

苍 术

【处方用名】 苍术、茅苍术、炒苍术、焦苍术。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

【炮制方法】

1.苍术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水浸泡,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

2.麸炒苍术 先将锅烧热,撒入麦麸,用中火加热,待冒烟时投入苍术片,不断翻炒,炒至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每100kg苍术片,用麦麸10kg。

3.焦苍术 取苍术片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褐色时,喷淋少许清水,再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筛去碎屑。 【炮制作用】

苍术性味辛、苦,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能。

苍术生品温燥辛烈,其燥湿,祛风,散寒力强。如用于风湿痹痛(薏苡仁汤),风寒感冒,肢体疼痛(九味羌活汤)。

麸炒后辛燥之性缓和,气变芳香,增强了健脾和胃的作用,用于脾胃不和(平胃散),痰饮停滞,脘腹痞满。

焦苍术辛燥之性大减,以固肠止泻为主。用于脾虚腹泻(椒术丸),久痢及妇女的淋带白浊。 【炮制研究】

苍术主含挥发油。苍术挥发油对青蛙有镇静作用,并略使脊髓反射亢进。大剂量使中枢神经抑制,致呼吸麻痹而死亡。苍术经麸炒、米泔水制炮制后挥发油含量明显减少,起到了缓和“燥性”的作用,因此古人使用以上炮制方法是有科学道理的。

烘制最佳条件为:700C,烘制30分钟。

【贮存】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二、米炒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米同炒的方法,称为米炒。

米炒药物所用的米,一般认为以糯米为佳,有些地区用“陈仓米”,现通常多用大米。主含淀粉、蛋白质、脂肪及矿物质等。其性味甘平,能健脾和中,除烦止渴。适用于补脾益胃药和有毒昆虫类药物的炮制。 (一)米炒的目的

1.增强药物的健脾止泻作用,如党参。 2.降低药物的毒性,如红娘子、斑蝥。 3.矫正不良气味。 (二) 米炒的操作方法

1.将锅烧热,加入定量的米用中火炒至冒烟时,投入药物,拌炒至一定程度,

取出,筛去米,放凉。

2.将锅烧热,撒上浸湿的米,使其平贴锅上,用中火加热炒至米冒烟时投入药物,轻轻翻动米上的药物,至所需程度取出,筛去米,放凉。 米的用量一般为:每100kg药物,用米20kg。 (三)注意事项

炮制昆虫类药物时,一般以米的色泽观察火候,炒至米变焦黄或焦褐色为度。炮制植物类药物时,观察药物色泽变化,炒至黄色为度。

斑 蝥

【处方用名】 斑蝥、炒斑蝥、米炒斑蝥。

【来源】 本品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体。 【炮制方法】

1.斑蝥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或取原药材,除去头、足、翘及杂质。

2.米炒斑蝥 将米置热锅中,用中火加热至冒烟,投入斑蝥拌炒,至米呈黄棕色,取出,筛去米,除去头、足、翘,摊凉。或者投入去头、足、翘的斑蝥拌炒,至米呈黄棕色,取出,筛去米,摊凉。 每100kg斑蝥,用米20kg。 注意事项:

1、操作间应通风。操作者应站在上风头。

2、操作人员宜带眼罩或防毒面具进行操作,以保护眼、鼻粘膜免受其损伤, 3、每次炒药量不宜过大。炮制所用过的米要妥善处置,不可食用。 【炮制作用】

斑蝥性味辛,热;有大毒。归肝、胃、肾经。具有破血消癥,攻毒蚀疮的功能。 生斑蝥的毒性:斑蝥中的有毒物质为斑蝥素,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能引起充血、发泡;口服毒性很大,表现为口咽部灼烧感、恶心呕吐、腹部绞痛、血尿及中毒性肾炎等症;斑蝥素通过肾脏代谢,引起肾功能衰竭或循环衰竭而致死亡。故斑蝥生品不内服,只能作外用,口服必须经过炮制。

生斑蝥多外用,毒性较大,以攻毒蚀疮为主。用于瘰疬瘘疮(生肌干脓散),痈疽肿毒,顽癣瘙痒(顽癣必效方)。

米炒后,降低其毒性,矫正其气味,可内服。以通经,破癥散结为主。用于经闭癥瘕,瘰疬,肝癌,胃癌。如治瘀血阻滞,经闭的斑蝥通经丸。 民间常用配方“斑蝥煮鸡蛋”弃斑蝥食鸡蛋,用以治疗肝癌、胃癌。 【炮制研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药炒法(2)在线全文阅读。

中药炒法(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7121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