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效应
1+1大于2 ,或者1+1小于2
例如:两家公司合并,如果重组得当,能够使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从而产生大的效益
如果资产重组失败,则无法产生协同效应
通俗案例:结婚与离婚,结婚相当于资产重组,离婚则可能产生不良资产。
纳什均衡 案例:农户杀鸡
启示:当对手知道了你的决定之后,就能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 ——纳什均衡理论
保密是一种策略、信息安全很重要,信息不对称将带来价值或损失 拥有信息越多,越有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约束条件
鱼说:我时时刻刻睁开眼睛,就是为了能让你永远在我眼中 水说:我时时刻刻流淌不息,就是为了能永远把你拥抱 锅说:都快熟了,还这么贫 机会成本
社会中的几类人:有闲OR有钱;劳心OR劳力
得到一些东西,可能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在经济学中叫机会成本。 方向
投资已经过半之后,如果要改变投资方向或暂停投资,都是一个颇为困难的事儿。
戈森法则
人们为什么会对新鲜事物感兴趣
戈森法则:同一事物不断重复,其带来的满足感会不断递减 良币驱逐劣币 旧车市场,柠檬市场
权衡成本和收益,质量差的旧车会降低价格,导致质量高的被挤出市场 夕阳或朝阳
公司上市的最佳时机,错过时机,变为夕阳产业,就会很艰难。 亏损
所谓受伤就是投入太多,收获太少,也就是产生了亏损 一个人如果不顾及亏损,应该就不会受伤
帕累托最优
不会被打破的市场均衡 自身能力
飞机上的故事:乌鸦与猪
外界因素是一种约束条件,自身能力也是一种约束条件,往往更重要,所以,别人能成功的事,未必自己就能成功。 路径与成本
你当下的选择是被你的前一个选择决定的,如果你要改变路径,成本将会高到你不愿意改变
不对称信息按内容可以分两类:
一类是双方知识的不对称,指一方不知道另一方诸如能力、身体健康状况等信息,这是外生的、先定的,不是双方当事人行为造成的。对于这类信息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称之为隐藏知识、隐藏信息。
第二类不对称信息是指在签订合同时双方拥有的信息是对称的,但签订合同后,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无法管理、约束,这是内生的,取决于另一方的行为。对于这类信息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称之为隐藏行动。 信息运动的三要素:信源(即信息发送者)、信宿(即信息接收者)和载体
公共信息是指在市场交易活动中所有市场参与者都可以获取到得的那部分关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公有信息
私有信息是相对于公共信息而言的,是指在市场交易中,个别市场参与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的市场知识,属于个人知识,有时也被称为隐蔽信息。
完全信息是指市场参与者拥有的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不完全信息与完全信息是一组相对的概念。 信息不完全的原因
人类获取信息是需要付出成本的,被称为信息搜寻成本。 人类接收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 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
对称信息是指在某种相互对应的经济人关系中,对应双方都掌握对方所具备的信息度量,即双方都了解对方所具有的市场知识和所处的环境状态。
非对称信息是相对于对称信息而言的,非对称信息指交易双方各自拥有他人所不知道的与交易有关的私人信息。 摩尔定律
技术方面,反映信息技术功能价格比的新规律
内容:计算机的性能每隔18个月将提升一倍,而价格下降一半 梅特卡夫定律
网络方面,反映信息网络扩张效应的新规律
内容: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表明网络效益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而呈指数增长 达维多定律
创新方面,反映产品更新的新规律 达维多:因特尔公司副总裁
内容:进入市场的第一代产品能够自动获得50%的市场份额,企业必须在本行业中第一个淘汰掉自己的产品。
例如:因特尔的微处理器,微软的版本升级法则 再如:苹果系列的更新换代 马太效应
信息方面,放映信息活动中相对地位变化的新规律。
《新约.马太福音》“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把他夺去。”
在信息互动中,由于人们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惯性,以及信息和知识的累积效应,在一定条件下,优势或者劣势一旦出现,就会不断加剧并强化,出现“赢者统吃”的现象。
数字鸿沟就是一个突出表现 网络外部性
所谓外部性即当一个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者公共的利益,而行为人却没有因该行为作出赔偿或得到补偿,即某种行为给他人产生了附带的收益或者损害,但是收益人无须向行为人支付报酬,而受害人也不能得到赔偿,这样就产生了外部性。
梅特卡夫定律 :网络产品的价值与用户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在网络商品的流通过程中,价值会随着用户的增多而增大
博弈论
信息:是参与者有关博弈的知识 (参与者特征或行动) 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
共同知识
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知道,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知道所有人都知道
均衡:均衡是所有参与者的最优战略的组合
“完全信息”指每个参与者对所有其他参与者的战略空间、收益函数有完全的了解, “静态”指的是所有参与者同时选择行动且只选择一次。 经典案例——囚徒困境
当且仅当没有任何一个参与者能够通过单方面背离均衡战略而增加收益时,该战略组合形成纳什均衡。
在动态博弈中,参与者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在自己行动之前能观测到先
行动者的行动信息。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1)参与者的行动有先后顺序;
(2)每一个参与者在选择下一步行动之前,都可以观察到所有参与者以前的行动; (3)每一个可能的行动组合下参与者的收益都是共同知识。
先发优势 承诺行动 重复博弈
前一阶段的博弈不改变后一阶段的博弈结构; 所有参与者都能够观测到博弈过去的历史;
参与者的总收益是所有阶段博弈收益之和或加权平均值。
重点
第一章 绪论 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最新反映以及经过传递后的再现;信息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形式反映出来,是事物存在的状态、运动形式、运动规律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表征。 信息的性质 :
1、普遍性 2、客观性 3、无限性 4、依附性(载体不可分性) 5、可度量性 6、可传输性 7、动态性 8、层次性 信息的分类:
(1)按社会性分类: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
(2)按空间状态分类:宏观信息、中观信息和微观信息。 (3)按时间性分类:历史信息、现实信息和预测信息。 (4)按载体分类:文字信息、声像信息和实物信息。
(5)按是否为公众知晓分类:公共信息和私有信息(隐蔽信息)。 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信息经济学是信息科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后半叶以来,社会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社会经济的信息化。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发达国家信息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已超过50%。1959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尔萨克发表了《评信息经济学》一文,标志着信息经济学学科的诞生。1961年斯蒂格勒、1962年马克卢普、1970年后阿罗等相继在信息经济学领域发表了重要观点。我国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P4)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信息的经济研究 2.信息经济的研究 3.信息(或信息学)与经济(或经济学)间关系的研究 第二章 不确定性、风险与信息 风险与不确定性的主要区别在于:
人们是否了解不确定性事件结果的概率分布函数。已知其结果的概率分布函数的不确定性,或者根据对事实的客观分类有能力计算出概率的随机状态,称为风险。
不知其结果的概率分布函数,或者不能(至少在目前条件下还不能)以某种实际概率值表述可能产出结果的随机状态,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不确定性。 风险的量化(或风险的大小)是指:
(1)某种选择行为的可能的坏结果会给消费者造成的利益受损程度。 (2)某种选择行为的坏结果产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期望值:
期望值是不确定条件下某一行为或事件的所有可能结 果的加权平均,权数是每一结果发生的概率。它反应了事件 结果的总体趋势或集中趋势,即平均结果或结果的平均值。 期望效用函数理论的定义:
期望效用函数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冯·纽曼和摩根斯坦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和数学工具,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对理性人选择进行分析的框架。不过, 该理论是将个体和群体合而为一的。后来,阿罗和德布鲁将其吸收进瓦尔拉斯均衡的框架中,成為处理不确定性决策问题的分析范式,进而构筑起现代微观经济学并由此展开的包括宏观、金融、计量等在内的宏伟而又优美的理论大厦。 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
完全信息:市场参与者拥有的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在完全市场上,市场参与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最全的信息经济学基础知识及重点和习题解答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