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1 前言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是一门具有活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
[1]
。通过实验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
技能。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教学质量愈发后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多和涉及面广成为其必然结果,受应试教育以及教师自身对实验教学观念认识肤浅的影响,在面对繁琐而开放的实验时,一些教师变得很茫然,致使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为使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相适应,使之能够有效开展实验教学,通过对磻溪小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理性、客观、公正的总结,对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加以阐述。
本文在于找出制约磻溪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开展的原因,优化实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造一个与实验教学和学生实践需要相一致的实验教学环境;借鉴和吸收教育法以及国外的先进理论和方法,从多方位的角度来解决当前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方法,促进农村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教学有效的开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美国,科学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和我国相比,美国更加重视学生情感、主动性以及主动性的培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实验课题,教学依据孩子的兴趣进行,认为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是个性和创造性的基础和源泉,教学资源颇具规模,学生可自主在各科技馆、博物馆等自主探究。在英国,在实验教学以使儿童能够应用科学的理论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提出适合各个年龄阶段学生的科学课程标准,教学中教师是教会学生“做科学”,而不是像我国一样“读科学”,整个教学过程螺旋上升。
在我国,关于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研究自科学教育体系形成以来就没有间断过。针对农村小学实验教学有效性难以提高,李明新[2]指出“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作为农村科学教师,要想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准确表达实验结论,达到期望的实验效果,就要注意实验教学的引导,并在课前精心的设计实验记录单以明确实验目的、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张敏[3]认为“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实验进行必要的指导,为能使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实验做好前提基础,形成以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开放、创造地
1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探究的实验学习体系。”从而使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进入了新的篇章。丁春丽提出顺利开展实验教学的四点:“一是实验教学的准备应来源与学生的生活;二是实验的探究应来源于学生的好奇心;三是对实验探究结果的表达应来源于学生之口;四是知识的延伸应来源于学生思维的发展;”[4]此四点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顺利开展的基本点,作为农村科学教师,应正确理解小学科学新课程理念,尽快走进新课程、驾驭新教材,实现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新突破。在这些文章中大部分文章和资料都保持着较高的一致性,给农村小学科学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技巧。 2 研究方法
本论文的研究主要采取了如下几种调查方法 2.1 文献法
利用图书馆的书刊、数字图书等一切可动用的图书资源,收集原始材料并加以科学的、逻辑的整理和分析,结合当前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加以创新。 2.2 调查法
通过听课以及在磻溪小学每班分别随机调查30名学生、全体科学教师,以口头形式对他们进行访谈、交流,以事实为依据,客观、不偏见的总结磻溪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现状。
2.3 经验总结法
根据资料并联系实际,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的先进教学经验,对我国当前农村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教学得出借鉴方法和启示。 3 磻溪小学现状
潘溪小学地处黔东南州剑河县磻溪乡,是磻溪乡乡中心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山村小学,全校共有一至六年级13个班,在校学生462名,在职教师29名,其中科学专业教师1名,科学实验室一间。磻溪小学属于我国偏远山村学校,其教学资源、条件以及学生状况都集中体现我国农村小学现状,是一所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小学。 4 当前农村小学科学课程实验教学现状
通过对磻溪小学师生的调查,发现影响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主要有几个方面。
4.1 实验教学得不到教师的重视
科学课程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技能为目标,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以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基
2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学技能。实验能够客观、实际、形象、生动地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技能等学习智能,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能够引导学生领悟方法、自主学习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生亲身贴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科学技能的重要保证,有利于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并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普遍存在,教学中只把语数外放于教学核心位置,把教学简单理解为以“语数外为主、科体美为辅”,科学实验教学一直处于“副科”位置,使科学实验教学与各科教学分裂化。 4.2 实验教学的计划性和目的性不明确
一节优质的教学课堂在于有精确的教学计划和明确的教学目的,这是科学实验教学能够高效开展的前提,也是吸引学生实验兴趣的“源泉”。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在课前没有对实验进行计划性安排,课上也缺乏对学生实验目的性的强调,学生没有充分明确实验的目的,对实验的兴趣只是因为好玩,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都只是漫无目的地玩,根本不知开展实验的目的,对怎样做和为什么而做却毫无求知欲。例如在做《食盐的溶解度》时,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实验目的性教育,实验过程中学生只是争着放盐、争着去搅拌,个个忙得不亦乐乎,到最后却不知道自己做实验的目的和自己收获了什么,对于实验步骤学生更是无从谈起。 4.3 实验开放性要求和科学性与教学相矛盾
新课改一改传统的旧教育观,加大了实验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自主选题、自主探究、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这和传统的统一选题、统一操作相比,大大提高了教学难度,对教师也有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中,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没有及时的随新课改而更新,在面对多样性和开放性实验过程中,仍然以唯一的课题、固定的模式进行实验教学,使教学与学生选择课题的开放性相矛盾。同时,对于学生一些不同的选择课题有时也不能进行不同的指导与讲解,这与新课改“以培养学生开放创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理念相矛盾,使实验教学的开放性和科学性没有得到基本的保障,大大挫伤了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4.4教学不能有效结合学生实际生活
科学是一门让学生感知周边生活以及自然现象的一门综合课程,实验能够激起学生对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探究,加大学生对自然界的了解和认识,有效联系学生生活是科学实验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能够拉动学生探究新知的求知欲。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科学教师只是为教学而教学,完全脱离课程标准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
3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展的教学理念,以教学任务为教学目标,脱离与学生实际相联系,浪费了教材以外生活中丰富的教学资源。例如在教学《岩石的变化》一课时,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实验室去感受、观察、探究生活中的岩石。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本身具有庞大教学资源的农村学校,学生只能压制内心对外界岩石世界的向往,蹲守在教师设置的“实验室”里听教师讲解岩石的相关知识,在教师的讲解下勾画出一副“美轮美奂”的岩石世界,殊不知生活中真正的岩石是如何变化的。这与科学让学生探究真理的教学理念相违背,不利于学生对科学真理的探究,久而久之,学生就置于虚幻的科学世界里。 4.5 准备随意 不能自制实验器材
小学科学是一门具有较高探究性的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不管对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要有较高的自主操作能力。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课程安排和学生实际需要,认真、精心准备教学资料,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目标设置教学方案和教学形式,切实提高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教会学生对自然界的感知和探索。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农村实验教师教学准备比较随意,主要体现在教学教材准备随意;教学方案不严;教学形式混乱;课余不精心收集教学所需资料和材料,课时却滥竽充数,随便拈来,完全不顾是否是学生所需要。除此之外,农村学校本身受条件限制,实验器材不完善,对于缺乏的实验器材需要教师根据需要自制,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能力有限以及对实验教学的不重视,他们根本无心准备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或者不知如何自制实验所需器材,进而简单的用言语替代而讲实验,使得本该是学生动手做实验却无味的变成听实验。致使学生与生俱来的对科学世界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欲在教师讲述的实验中很难得到满足和增强。
5 解决科学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师生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调查、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再总结,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着手来改进教学:
5.1 早做准备,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
实验是科学课程教学的主要阵地,受自身条件限制,很多实验对于山区农村孩子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农村小学实验教学远远困难于城市。作为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师来说更要对实验提前做准备和安排,创造有利于学生的教学条件。例如在教学《纸是怎样做出来的》一课时,对于城市学生来说,只要在课前将纸侵泡并搅拌成纸浆,上课的时候
4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用电吹风吹干即可。而对于农村小学四年级的科学教师来说,要想让学生明白纸的制造,就必须得提前至少一个星期安排学生把废纸侵泡并搅拌成纸浆,再把搅拌出来的纸浆倒在木板上,并放在太阳下或屋内晾干,这样才能制造出和城市学生相同的纸,虽然这样做出来的纸像一片壳子,但即使这样学生也会因自己能够造出纸而兴奋不已。为此,为了让学生能够体验到实验的乐趣,自主操作实验,作为农村教师来说便要付出更多的心思和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实验准备之中。 5.2 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较适宜的方法。”课堂教学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而千变万化。教学过程中,过重重视一种固定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流于一种形式。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特点,选择切实有效教学方法。 5.2.1 正确进行实验教授法
教学有改,教法无改。虽然教学在不断的改革,但讲授仍然是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一种方法。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似乎把讲授推到了教学的边缘。尽管如此,讲授法仍然是教学之中的一种优质方法,传统应试教育如此,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也如此,“讲授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本无优劣之分,关键是有效设置与教学内容、目标和学生相适应的教学情景。”[5]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对学生来说难于理解的实验,应根据学生特点选择合理的讲授法。例如《食品包装上的信息》一课,这是一个并不适合四年级学生研究的课题,他们缺乏研究所需要的知识。因此,在执教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置教学目标,创造“对话式”、“互动式”的教学环境,使教学能够时刻保持 “对话”与“互动”。 5.2.2 有效的实验提问法
良好的教学是一个互动式、对话式的过程,实验教学也是如此,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如果没有对问题的探究,学生就会漫无目的的玩实验,教学也不能只限于只有一个声音,有效的提问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得力助手”。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这样学生才会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做实验。例如在执教《太阳与彩虹》一课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提问,如: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容易看见彩虹而阴云密布的天空却看不见呢?又或如:用小电筒代替太阳光向光亮处泼水能否也看见彩虹呢?这样有助于教学的互动,也有助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农村小学科学课程实验课教学探讨(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