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田老师学数学
?????????则PF1?PF2?|(2cosF2(3,0),
?3?,sin)(2cos??3,sin?)|???|4cos2??3?sin2?|
?|3cos2??2|?2,选D。这里利用椭圆的参数方程把问题等价转化为三角函数求最值的问题。
特别提醒:下列“简捷”解法是掉进了命题人的“陷阱”的——
??????????????????|PF|?|PF|12PF1?PF2??a2?4)
2【练习3】、若loga2?logb2?0,则( )。
A、0?a?b?1 B、0?b?a?1 C、a?b?1 D、b?a?1
(提示:利用换底公式等价转化。
loga2?logb2?0?lg2lg2??0?lgb?lga?0∴0?b?a?1,选B) lgalgb【练习4】、a,b,c,d?R,且d?c,a?b?c?d,a?d?b?c,则( ) A、d?b?a?c B、b?c?d?a C、b?d?c?a D、b?d?a?c (提示:此题条件较多,又以符号语言出现, 令人眼花缭乱。对策之一是“符号语言图形化”, 如图 ,用线段代表a,b,c,d,立马知道选C。当然
这也属于数形结合方法。对策之二是“抽象语言具体化”, 分别用数字1,4,2,3代表a,b,c,d,容易知道选C。也许你认为对策一的转化并不等价,是的,但是作为选择题,可以事先把条件“a,b,c,d?R”收严一些变为“a,b,c,d?R”。
【练习5】、已知??0,若函数f(x)?sin取值范围是( )
A、?0,? B、?0,? C、?0,2? D、?2,???
32??x2sin???x2在??????,?上单调递增,则?的
?43???2????3??(提示: 化简得f(x)?1????sin?x,∵sinx在??,?上递增, 2?22?∴??2??x??2?????????x?,而f(x)在??,?上单调递增 2?2?43??
跟田老师学数学
3????????,又??0,∴选B) ???,????,?0????2?43??2?2??【练习6】、把10个相同的小球放入编号为1,2,3的三个不同盒子中,使盒子里球的个数
不小于它的编号数,则不同的放法种数是( )
332A、C6 B、C6 C、C9 D、
12C9 2(提示:首先在编号为1,2,3的三个盒子中分别放入0,1,2个小球,则余下的7个球只
2要用隔板法分成3 堆即可,有C6种,选B;如果你认为难以想到在三个盒子中分别放入只0,1,
2个小球,而更容易想到在三个盒子中分别放入只1,2,3个小球,那也好办:你将余下的4个球加上虚拟的(或曰借来的)3个小球,在排成一列的7球6空中插入2块隔板,也与本问题等价。)
【练习7】、方程x1?x2?x3?x4?12的正整数解的组数是( )
A、24 B、 72 C、144 D、165
(提示:问题等价于把12个相同的小球分成4堆,故在排成一列的12球11空中插入3块
3隔板即可,答案为C11?165,选D)
【练习8】、从1,2,3,?,10中每次取出3个互不相邻的数,共有的取法数是( )
A、35 B、56 C、84 D、120 (提示:逆向思维,问题可以等价地看作是将取出的三个数再插入余下的7个数的8个空中,
3那么问题转化为求从8个空位中任意选3个的方法数,为C8?56,选B)
ax2?bx?1?3,则b= ( ) 【练习9】、(理科)已知limx?1x?1A、4 B、-5 C、-4 D、5
(提示:逆向思维,分母(x?1)一定是存在于分子的一个因式,那么一定有
ax2?bx?1?(x?1)(ax?1)?ax2?(1?a)x?1,∴必然有
b??(?1a,且
ax2?bx?1lim?lim(ax?1),∴a?1?1?3?a?4,∴b??5,选B) x?1x?1x?1【练习10】、异面直线m,n所成的角为60, 过空间一点O的直线l与m,n所成的角等于60,
则这样的直线有( )条
A、1 B、2 C、3 D、4
(提示:把异面直线m,n平移到过点O的位置,记他们所确定的平面为?,则问题等价于过点O有多少条直线与m,n所成的角等于60,如图,恰有3条,选C)
???l2l1?
跟田老师学数学
【练习11】、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为
?x?1?x?2?,那么不等式
a(x2?1)?b(x?1)?c?2ax的解集为( )
A、x0?x?3 B、xx?0,orx?3 C、x?2?x?1 D、xx??2,orx?1 (提示:把不等式a(x2?1)?b(x?1)?c?2ax化为a(x?1)2?b(x?1)?c?0,其结构与原不等式ax2?bx?c?0相同,则只须令?1?x?1?2,得0?x?3,选A)
五、巧用定义
定义是知识的生长点,因此回归定义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策略。 【例题】、某销售公司完善管理机制以后,其销售额每季度平均比上季度增长7%,那么经过x季度增长到原来的y倍,则函数y?f(x)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解析】、由题设知,y?(1?0.07)x,∵1?0.07?1,∴这是一个递增的指数函数,其中
????????x?0,所以选D。
【练习1】、已知对于任意x,y?R,都有f(x)?f(y)?2f(则f(x)是( )
A、奇函数 B、偶函数 C、奇函数且偶函数 D、非奇且非偶函数
(提示:令y?0,则由f(0)?0得f(0)?1;又令y??x,代入条件式可得f(?x)?f(x),因此f(x)是偶函数,选B)
【练习2】、点M为圆P内不同于圆心的定点,过点M作圆Q与圆P相切,则圆心Q的轨迹是( )
A、圆 B、椭圆 C、圆或线段 D、线段 (提示:设⊙P的半径为R,P、M为两定点,那 么|QP|+|QM|=|QA|+|QP|=R=常数,∴由椭圆定义知圆 心Q的轨迹是椭圆,选B)
x?yx?y)f(),且f(0)?0,22x2y2??1内有一点P【练习3】、若椭圆(1,-1),F为右焦点,椭圆上有一点M,使|MP|+2|MF|43
跟田老师学数学
最小,则点M为( )
23326,?1) B、(1,?) C、(1,?) D、(?6,?1) 3223c1(提示:在椭圆中,a?2,b?3,则c?1,e??,设点M到右准线的距离为|MN|,则
a2A、(由椭圆的第二定义知,
|MF|1??|MN|?2|MF|,从而|MP|?2|MF|?|MP|?|MN|,这
|MN|226,?1),故选A) 3样,过点P作右准线的垂直射线与椭圆的交点即为所求M点,知易M(x2y2【练习4】、设F1,F2是双曲线2?2?1(a?0,b?0)的左、右焦点,P为双曲线右支上任
ab?????2PF2意一点,若?????的最小值为8a,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是( )
PF1A、[2,3] B、(1,3] C、?3,??? D、?1,2?
?????2PF2(2a?PF1)24a24a2????PF1?4a?8a,当且仅当(提示:?????PF1,即
PF1PF1PF1PF16a?2c,∴1?e?3,选B),PF2?4a时取等于号,又PF PF1?2a1?PF2?F1F2,得
【练习5】、已知P为抛物线y2?4x上任一动点,记点P到y轴的距离为d,对于给定点A(4,5),|PA|+d的最小值是( )
A、4 B、34 C、17?1 D、34?1 (提示:d比P到准线的距离(即|PF|)少
1,∴|PA|+d=|PA|+|PF|-1,而A点在抛物线外, ∴|PA|+d的最小值为|AF|-1=34?1,选D) 【练习6】、函数y?f(x)的反函数f?1(x)?1?2x,则y?f(x)的图象( )。 x?3 A、关于点(2, 3)对称 B、关于点(-2, -3)对称 C、关于直线y=3对称 D、关于直线x = -2对称
(提示:注意到f?1(x)?1?2x的图象是双曲线,其对称中心的横坐标是-3,由反函数的定x?3义,知y?f(x)图象的对称中心的纵坐标是-3,∴只能选B)
跟田老师学数学
【练习7】、已知函数y?f(x)是
R
上的增函数,那么a?b?0是
f(a)?f(b)?f(?a)?f(?b)的( )条件。
A、充分不必要 B、必要不充分 C、充要 D、不充分不必要
(提示:由条件以及函数单调性的定义,有
?a??b?f(a)?f(?b)a?b?0???f(a)?f(b)?f(?a)?f(?b),而这个过程并
b??a?f(a)?f(?b)?不可逆,因此选A)
【练习8】、点P是以F1,F2为焦点的椭圆上的一点,过焦点F2作?F1PF2的外角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M,则点M的轨迹是( )
A、圆 B、椭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
(提示:如图,易知PQ?PF2,M是F2Q的中点, ∴OM是FQ的中位线,∴MO?1111FQ?(FP?PQ)?(F1P?F2P),由椭圆的定义知,11222,∴选A) F1P?F2P=定值,∴MO?定值(椭圆的长半轴长a)
【练习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方程m(x+y+2y+1)=(x-2y+3)表示的是双曲线,则
m的取值范围是( )
A、(0,1) B、( 1,??) C、(0,5) D、(5,??)
2
2
2
(x?2y?3)2(提示:方程m(x+y+2y+1)=(x-2y+3)可变形为m?2,即得2x?y?2y?12
2
2
1?mx2?(y?1)25,∴?x?2y?3mx2?(y?1)2,这表示双曲线上一点(x,y)到定点(0,-1)
x?2y?35与定直线x?2y?3?0的距离之比为常数e?5,又由e?1,得到0?m?5,∴选C。若用m特值代验,右边展开式含有xy项,你无法判断)
六、直觉判断
数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两种形式,逻辑思维严格遵守概念和逻辑规则,而直觉思维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直接领悟事物本质,大大节约思考时间。逻辑思维在数学思维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而直觉思维又是思维中最活跃、最积极、最具有创造性的成分。两者具有辨证互补的关系。因此,作为选拔人才的高考命题人,很自然要考虑对直觉思维的考查。
【例题】、已知sinx?cosx?1,??x?2?,则tanx的值为( ) 544334A、? B、?或? C、? D、
3344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考数学选择题简捷解法专题[1](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