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2)比较: 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发现:
(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
(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学生在色环上寻找尽可能多的对比色并尝试用水粉色表现出来。比一比那一组同学画出来的对比色最多。 第二课时 1、欣赏作品;
绘画(高更、凡高、卢梭等)、雕塑、家居、服饰等诸多方面对比色的应用。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2、了解招贴画
欣赏德国和俄国的对比色招贴画。 学生分组讨论: 什么是招贴画?
它们有什么特点?
了解元素:标题、主题图、标注语 3、实践:
(1)以剪贴为主,用对比色组织一幅招贴画。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的作品展评:结合招贴画的特点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
施教时间:9月11-15号 课后记
学生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了对比色,从作业反馈看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比色的知识,但还有个别同学在具体的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运用色彩对比,把几种对比色混合在一起反而没能很好地表现出对比的强烈。
色彩的和谐 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点:
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水粉颜料和绘画工具。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使他们感受到邻近色的和谐美;接着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邻近色之间的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并在多媒体的演示下理解邻近色的调配方法;最后最后通过动手实践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 教学过程: 1、引导欣赏:
(1) 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 (2) 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 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 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
黄——黄绿——绿 红紫——紫——蓝紫 黄橙——橙——红橙
(2) 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 家居图片 B、 生活图片 C、 建筑图片
(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 (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黄色里逐渐加大蓝色比例,最后变成绿色。 3、实践活动:
(1)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评。 施教时间:9月18-22号 课后记
使用水粉进行邻近色的练习,色彩的比例和加入水分的多少都影响学生的作品效果。水粉练习还应在今后加强。
美丽的纹样 教学目标:
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适合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应会运用以前学过的点、线、面等装饰方法和夸张、变形、省略等变化方法来对适合纹样进行装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用几何形、自然形等要素点、线、面来装饰适合图形的纹样。 教学难点:
运用点、线、面三要素及夸张、变形等变化方法来设计制作适合纹样。 教学具准备:
适合纹样图片资料、作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欣赏图案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图案中
(图案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美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欣赏图案
提出问题:刚刚欣赏的图案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教版小学四五六年级全册美术教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