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可考虑血管内介入治疗。应当在设备较好和该项手术熟练和有经验的医院进行。
第四节 脑梗死 【概述】
脑梗死是指脑部供血中断,又无充分侧支循环代偿供血时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和脑软化,而产生的神经系统症状群。不包括全脑性缺血和缺氧性坏死,如窒息和心跳、呼吸暂停引起的全脑病损。
【临床表现】
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和受累的血管部位、范围、次数、原发病因和侧支循环,以及患者的年龄和伴发疾病等诸多因素有关。下面介绍典型的神经系统表现。
(一)临床分类(T()ASrr分类)
1.大动脉动脉粥样硬化(1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 2.心源性脑栓塞(cardi()erabolism);
3.小血管闭塞(small一vessel occlLlsion)(包括无症状脑梗死);
4.其他病因确定的脑梗死(stroke 0f other determined etiology);
5.病因不能确定的脑梗死(stroke 0f undetermined etiology)。 (二)临床表现
21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60%~80%,起病相对较慢,常在数分钟、数小时甚至1~2天达到高峰,不少患者在睡眠中发病,约15%的患者以往经历过TIA。脑梗死的主要临床表现可区分为前循环和后循环,或称颈动脉系统和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症状。
1.颈动脉系统脑梗死 主要表现为病变对侧肢体瘫痪或感觉障碍;主半球病变常伴不同程度的失语,非主半球病变可出现失用或认知障碍等高级皮质功能障碍。其他少见的临床表现包括意识障碍、共济失调、不随意运动及偏盲等。
2.椎一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累及枕叶可出现皮质盲、偏盲;累及颞叶内侧海马结构,可出现近记忆力下降;累及脑干或小脑可出现眩晕、复视、吞咽。困难、霍纳综合征、双侧运动不能、交叉性感觉及运动障碍、共济失调等。累及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易出现意识障碍。
3.腔隙性梗死(1acunar infarcts) 是指脑或脑干深部血管直径100~400mm的穿通动脉阻塞所引起的缺血性小梗死,大小介于直径为0.2~1.5mm之间,主要累及前脉络膜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或基底动脉的深穿支。
腔隙性梗死主要见于高血压患者。受累部位以多寡为序有壳核、脑桥基底、丘脑、内囊后肢和尾状核;另外也可累及内囊前肢、皮质下白质、小脑白质和胼胝体。腔隙性梗死的预后良好。但多次发生腔
22
隙性梗死而产生的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或称腔隙状态,可导致假性延髓麻痹和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腔隙性梗死的表现至少有20种临床综合征,但以下列4型最为常见:
(1)纯运动偏瘫(pure motor hemiparesis):多由于内囊、放射冠或脑桥基底部腔隙性梗死所致。临床表现为一侧轻偏瘫或偏瘫,主要累及面部和上肢,下肢受累很轻,可伴有轻度构音障碍,但不伴失语、失用或失认,没有感觉、视野或高级皮质神经功能障碍。 (2)纯感觉卒中(pure sensory stroke):亦称作纯偏身感觉卒中,多是由于丘脑腹后外侧核腔隙性梗死所致。临床表现为偏身麻木、感觉异常,累及面部、上肢、躯干和下肢。主观感觉障碍比客观发现的感觉障碍要重。放射冠或顶叶皮质的缺血梗死,脑桥内侧丘系腔隙性梗死也可表现为纯感觉卒中。中脑背外侧小出血若只局限于背侧脊髓丘脑束也可表现为纯感觉卒中。
(3)轻偏瘫共济失调(ataxic hemiparesis):又称同侧共济失调和足轻瘫(homolateral ataxia and crural paresis)。由于内囊后支或脑桥基底部腔隙性梗死所致。临床表现为病变对侧下肢为主的轻瘫,并伴有瘫痪同侧上、下肢共济失调,足跖反射伸性,但无构音障碍,面肌受累罕见。该综合征也可见于丘脑内囊、红核病损,也见于大脑前动脉表浅支阻塞造成的旁中央区病损。
轻偏瘫和共济失调同时发生在一侧肢体的解剖学基础尚不完全肯定。同侧上肢共济失调认为是由于累及皮质一脑桥一小脑束使小脑功能低下所致,而以足受累为主的轻偏瘫是由于放射冠上部病损所
23
致,因为曾发现由于左侧大脑前动脉供应区旁中央区皮质下梗死造成的右轻偏瘫,和共济失调患者的左外侧额叶皮质和右侧小脑半球的血流皆降低,被认为是交叉大脑一小颅神经功能联系不能(diasctlisis)所致。
(4)构音障碍一手笨拙综合征(dysarthria—cllamsy hand syndrome):多由脑桥上1/3和下2/3之间基底深部的腔隙性梗死所致。临床特征是核上性面肌无力、伸舌偏斜、构音障碍、吞咽困难、手精细运动控制障碍和足跖反射伸性。内囊部位腔隙性梗死也可造成这种综合征。另外,壳核和内囊膝部腔隙性梗死和小的出血,除可造成构音障碍一手笨拙综合征外尚伴有小字征(micro—graphia)。 以上所述4型临床综合征实际上只是解剖学意义的综合征,缺血性腔隙性梗死和皮质下或脑干局限小出血也可造成这些综合征。 【诊断要点】 (一)临床诊断
1.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 (1)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
(2)大多数发病时无明显头痛和呕吐。
(3)发病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多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见于动脉炎、血液病等。 (4)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
5)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
24
(6)头部CT或MRI检查:可发现与症状和体征相一致的责任病灶。影像学表现须符合缺血性改变。 (7)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正常。 2.脑栓塞
(1)急性发病,在数秒、数分钟内到达高峰。 (2)多数无前驱症状。
(3)意识清楚或有短暂性意识障碍。大块栓塞时可伴有病侧头痛、恶心和呕吐。偶有局部癫痫样表现。
(4)有颈动脉系统或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
(5)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正常或血性,若有红细胞可考虑出血l生脑梗死。
(6)栓子的来源可分为心源性或非心源性。 (7)头部CT或MRI检查可发现梗死灶。 3.腔隙性梗死
(1)发病多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所引起,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2)多无意识障碍。
(3)可进行MRI检查以明确诊断。 (4)临床神经症状较轻。 (5)腰椎穿刺脑脊液(CSF)正常。 (二)病因诊断 1.病因检查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神经病学教材(第七版内科学省略的神经系统部分)(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