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理论可以指导实践
D、理论在实践的发展中得到发展 12、“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 ( ) A、理论脱离实际 B、经验论 C、教条主义 D、唯理论
13、“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 ( ) A、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 B、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C、唯我主义观点 D、反理性主义观点
14、下列属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唯心主义知行观的有 ( ) A、生而知之(孔子) B、不虑而知(孟子) C、不行而知(老子)
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l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苟子)
15、“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 ( ) 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C、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 D、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 16、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 ) A、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B、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C、实践一认识一实践的无限循环往复 D、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17、“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 ) A、真理的认识不需要抽象概括 B、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21
D、真理是具体生动的事实
1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于 ( ) 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B、实践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C、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19、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指出:“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社会主义。”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社会主义建设不需要任何纲领
B、应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 C、必须由实践来检验社会主义理论 D、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应该由经验代替理论
20、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说明 ( )
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线
B、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C、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D、沿着真理的方向继续前行会使真理变成谬误
21、孙中山先生指出,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困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表明 ( ) A、知行相互促进 B、行先知后 C、知行不可分割 D、知行合一
22、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 ( )
A、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B、事物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22
D、认识是一个过程
23、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 ) A、真理原则 B、价值原则 C、效率原则 D、公平原则
24、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是 ( )
A、真理原则侧重于主观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B、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C、真理原则说明认定活动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D、真理原则体现了人的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25、下列观点体现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的有 ( )
A、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 B、遵循真理尺度就要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就要满足人的需要 C、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D、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价值追求引导人们去探索真理 26、价值的特性是 ( ) 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多维性
27、价值的客观性在于 ( ) A、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价值的客观性 B、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C、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具有客观性 D、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客观性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真理是具体的就是说真理是唯一的 B、价值是抽象的就是说价值是多维的
C、主体结构和规定的复杂性导致主体的价值关系的全面性、多维性
23
D、真理的具体性是说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29、真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在 ( ) A、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共同标准
B、实践与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C、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化 D、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30、马克思主义“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 A、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行动的指南 B、马克思主义必须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C、必须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是对现存的历史活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 31、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 (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 教义
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
32、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必须 ( ) A、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 D、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 ( ) 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
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34、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是 ( ) A、必然 B、必然王国 C、自由 D、自由王国
24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 2、ABC 3、BD 4、ABCD 5、ABCD 6、CD 7、ABD 8、ABC 9、CD 10、BCD 11、ACD 12、ACD 13、ACD 14、ABC 15、ABD 16、CD 17、BC 18、ABCD 19、BC 20、BC 21、ABCD 22、ABCD 23、AB 24、BCD 25、ABCD 26、ABCD 27、BCD 28、CD 29、ABCD 30、ABCD 31、ABC 32、BCD 33、BCD 34、BD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 )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公共基础-马哲选择(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