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体系发生变化时从始态到终态的经过叫途径; B. 体系发生变化时从始态到终态的经过叫过程;
C. 完成途径的具体步骤叫过程; D. 完成过程的具体步骤叫途径; E 过程与途径完全是一回事,无区别.
2.根据反应式设计的电池,如果计算出的电池电动势小于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这种反应不可能实现; B. 实现这一反应必须外加能量; C. 反应没有处于平衡状态; D. 此电池不是自发电池; E. 此条件肯定不是标准状态。
3.8号元素的电子排布若为1s12s12px22py22pz2, 则违背了 ( )
A. 能量守恒原理 B. 不相容原理 C. 洪特规则 D. 能量最低原理 E. 对称性原则
4.将100 kPa压力下的氢气150mL和45 kPa压力下的氧气75mL装入250mL的真空瓶, 则氢气和氧气的分压分别为 ( )
A. 13.5 B. 27 C. 60 D. 72.5 E. 145
5.对于一个给定的化学反应,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H越负,反应速度越快 B. △G越负,反应速度越快 C. △S越负,反应速快 D. 活化能越小,反应速度越快 E. 加入正催化剂,反应速度增快
6.下列电负性大小顺序错误的是 ( )
A. H > Li B. As < P C. Si > C D. B > Al E. I > Br
四、计算题 (6分)
1已知某反应288.2K时,速度常数为3.1×10-3, 而313.2K时速度常数为8.15×10-2, 求该反应的活化能
五、综合题 (每题5分,共10分)
1.金属晶体有哪三种紧密堆积?其晶格中金属原子配位数各为多少?
2.根据热力学计算自由能变为负值的反应,在该条件下,却观察不到明显的反应,为什么.(用有效碰撞理论说明).
参 考 答 案
一、填空题
1.广度性质,强度性质 2.L·mol-1·s-1 二 3.正负离子电荷乘积 正负离子的大小 4.扩散性 可压缩性 5.3.23 5.98 6.从高到低 元素电势图
7. 撞击
2KClO3=======2KCl+3O2↑ S+O2 === SO2 撞击
或: 2KClO3+3S=====2KCl+3SO2↑
8.Ⅷ 26 9.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质子数不同,而质量数相同。 10. (1) 现代价键理论(VB法)和
分子轨道理论(MO法) (2) 既有饱和性又有方向性 11.降低(或减小) > 12.0 – 0.059 13.33 As 14.q为正,反之为负 w为正,反之为负 15.反应速度最慢的基元反应 定速步骤
??????OOOO16??? [ ]+ 17.①. 10 kJ·mol-1? ②. 20 kJ·mol-1 18.V=KC(N2O5) 一
19. 分子间存在色散力 Xe 20. Ba(ClO2)和稀H2SO4 4HClO2=3ClO2+1/2Cl2+2H2O 21.36.5 1.46 22.Be2 Ne2 23.大 pKi 24.0.50V
二、单项选择题
1.C 2.D 3.C 4.B 5.C 6.C 7.A 8.D 9.C 10.D 11. C 12.C 13.A 14.C
三、多项选择题
1.B D 2.A E 3.C D 4.C A 5.D E 6.C E
四、计算题 1.解:
lgk2Ea11?(?)k120303RT1T2 E= 98(kJ·mol-1?)
a
五、综合题
1.解:(1) 面心立方紧密堆积 配位数为12 (2) 体心立方紧密堆积 配位数为8 (3) 六方紧密堆积 配位数为12
2.答: 热力学计算只是用始态与终态自由能之差进行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而实际反应却需要一个活化能,活化能越大,活化分子数越少,难于发生有效碰撞,而观察不到有明显的反应发生.
试卷(七)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32分)
1.在含有AgCl(s)的饱和溶液中,加入0.1mol·L-1的NaCl,AgCl的溶解度将_____________,此时Qⅰ______________Ksp?.(填\或\
2.已知:
﹣﹣
E? Cl2/Cl=1.358V , E? Br2/Br=1.065V, E? Hg2+/Hg = 0.851V , E? Fe3+/Fe2+ =0.77V 据以上E?
﹣
值: Cl2与Br能反应,因为 ______________. Fe3+与Hg不能反应,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化学家徐光宪总结归纳出了能级的相对高低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且能级的高低与 值有关的近似规律.
4.当体系发生变化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途径.
5.KClO3和S混合,受到撞击产生爆炸,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在复杂反应中,反应速度主要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步骤叫做_______
7.气体的基本特征是它的 性和 性。
8.同周期元素的离子电子层构型相同时,随离子电荷数增加,阳离子半径逐渐 , 阴离子半径逐渐 . 9.
P区元素各族自上而下低氧化态的化合物越来越稳定,例如 ,这种现象通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将298 K 、100 kPa的氮气0.4升和298 K 、200 kPa的氦气0.6升在相同温度下, 装入1.0升真空容器中, 则氦气的分压为________, 总压为______。
11.由实验测定的平衡常数称———————————,由?G?计算得到的平衡常数称————————。
12.如果一个化学反应的△H为____值,△S为____值,则此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
13.按价层电子对互斥原理,中心原子具有下列数目的价电子对时,价电子对的理想几何构型分别为: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
14.已知: KNH3·H2O=1.8×10-5,如用NH3·H2O和NH4Cl配成缓冲溶液,其缓冲作用的pH值范围是_________,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
15.已知:
Cu2+ 0.158 Cu+ —— Cu
▕ 0.34 ▏
则反应Cu+Cu2+ = 2Cu+的ε?为_______ , 反应向右 _________ 进行。
二、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30分)
1.导出lnK=ln(A)-Ea/2.303RT式的理论是( )
A. 有效碰撞理论 B. 过渡状态理论 C. 以上两种理论均可 D. 以上两种理论均不可
2.描述一确定的原子轨道(即一个空间运动状态),需用以下参数 ( )
A. n B. n.,? C. n ,l ,m ? D. n ,l ,m ,.m.s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体系只能由反应物构成; B. 体系是唯一的,与研究的对象无关; C 体系是人为确定的,随研究的内容不同而异;
D 与环境不发生任何交换的,不能称之为一个体系.
4.已知氨水在298K时的电离常数Kb=1.8×10-5,氨水溶液中[OH-]=2.40×10-3 mol·L-1?,这种氨水的浓度(mol·L-1?)是( )
A. 0.32 B. 0.18 C. 3.20 D. 1.80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分子能独立存在,而原子不能。
B. 原子是一种基本粒子, 所以它不能再分。
C. 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是构成物质的不同层次。 D.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所以分子比任意一种原子都重。
6.扩散速度二倍于CH4的气体是 ( )
A. He B. H2 C. CO? D. H2O
7.主要用于火柴,烟火的是( )
A. NaClO B. NaClO3 C. KClO3 D. KClO
8.以下反应在酸性介质中进行, 配平后反应方程式中H2O的化学计量系数是 ( ) Cr2O72–?+ SO32– ?→?Cr3+ + SO42–?? A. 1 B. 2 C. 4 D. 8
9.氨比甲烷易溶于水,其最大可能的原因是( )
A. 氢键 B. 熔点的差别 C. 密度的差别 D. 分子量的差别
10.在下面的电子结构中, 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原子可能是 ( )
A. ns2np6 B. ns2np2 C. ns2np1? D. ns2np3?
11.在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G?是已知的,除下列哪一项外其它各项均可确定. ( ) A. 标准状态下,自发变化的方向; B. 给定条件下的平衡状态; C. 在标准状态下产物相对于反应物的稳定性; D 欲控制此反应,催化剂无效.
12.已知在室温时,醋酸的电离度约为2.0%,其Ka=1.75×10-5,该醋酸的浓度(mol·L-1)是( ) A. 4.0 B. 0.044 C. 0.44 D. 0.005
13.298K温度下, 2000 mL容器中装有50g SO2气体, 则容器壁承受的压力为 ( ) kPa
A 1935.6 ? B 968.7? C. 967801 D . 1.94×106?
14.下列各对分子型物质沸点高低次序中,不正确的是 ( )
A. HF>NH3? B. NH3>PH3 C. S 8>O2 D.SiH4>PH3?
﹣﹣
15.计算 E?BClO3/ ClO为 ( )
1﹣ 0.36﹣ 0.35﹣ 0.566﹣ 0.40 ?
2Cl2 已知: EB :?ClO4?ClO3?ClO2?ClO
A. 0.35V B. 0.40V C. 0.46V D. 0.54V
三、多项选择题 (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体系发生变化时从始态到终态的经过叫途径; B. 体系发生变化时从始态到终态的经过叫过程;
C. 完成途径的具体步骤叫过程; D. 完成过程的具体步骤叫途径; E 过程与途径完全是一回事,无区别.
2.下列用核电荷数表示出的各组元素,有相似性质的是 ( )
A. 1和2 B. 6和14 C. 16和17 D. 12和24 E. 19和55
3.3.1克磷与氯气反应, 生成PCl3和PCl5混合物。已知PCl3和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PCl3和PCl5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 )
A. 3 B. 2 C. 0.006 D. 0.004 E. 0.05
4.下列各对元素中,第一电离势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
A. Cs > Au B. Zn > Cu C. S > P D. Rb > Sr E. Al > Mg
5.三种短周期元素X、Y、Z , X最外层只有一个不成对电子,Y的次外层为2个电子,最外层有2对成对电子, Z的全部核外电子有2对成对电子和3个不成对电子,则三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中哪是不可能的?( ) A. XZY3 ; B. X3Z ; C. XZY2 ; D. X2ZY; E. X3ZY4 ;
四、计算题 (11分)
1.已知25℃时反应2NO(g)+O2(g)=2NO2(g)的△G? = -69.7kJ·mol-1,
求P(NO)=0.20atm?,P(O2)=0.10atm?,P(NO2)=0.70atm?时的反应方向.(atm=101.3kPa) (5分)
﹣﹣﹣
2.已知氟化钠的晶格能为– 894 kJ·mol1,钠原子的电离势为494 kJ·mol1,金属钠的升华热为101kJ·mol1,氟分子
﹣﹣
的离解能为160 kJ·mol1,并测得氟化钠的生成热为–571 kJ·mol1,请计算元素氟的电子亲合势。(6分)
五、综合题 (每题6分,共12分)
﹣﹣﹣﹣
1.已知:E?Br2/Br=1.065V , E?BrO3/HBrO=1.50V, E?BrO3/BrO=0.565V ,
﹣
E?HBrO/Br2=1.60V, E?BrO/Br2=0.335V. 请绘出在碱性介质中溴的元素电势图。
2.某溶液中含有FeCl2和CuCl2,两者浓度均为0.10mol·L-1,不断通入H2S气体,是否会产生FeS沉淀. 已知: KSP (FeS)=3.7×10-19,KSP(CuS)=8.5×10-45??H2S的Ka1×Ka2= 1.1×10-20
参 考 答 案
一、填空题
﹣﹣
1.降低(或减小) > 2.ε?=E? Cl2/Cl–E? Br2/Br=1.358V– 1.065V = 0.823V > 0 ?ε?=E? Fe3+/Fe2+– E?Hg2+/Hg = 0.77V– 0.851V = – 0.081V < 0 3.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 (n+0.7 l ) 4.体系变化的经过,经过的具体步骤 5. 撞击
2KClO3=======2KCl+3O2↑ S+O2 === SO2 撞击
或: 2KClO3+3S=====2KCl+3SO2↑
6.反应速度最慢的基元反应 定速步骤 7.扩散性 可压缩性 8.减小 增大 9. PbO2是强氧化剂而Pb2+比较稳定(其它族例子也可) 惰性电子对效应 10.120 kPa 160 kPa 11. 经验平衡常数 标准平衡常数 12.负 正 13.直线形 平面三角形 正四面体 三角双锥 正八面体 14.8.26——10.26 pH=14-(pKb ± 1) 15.- 0.364V 不能自发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浙江工业大学《无机化学》(上册)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原稿(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