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并不难理解,不怕困难、勇敢直前、敢于拼搏都是勇敢,勇敢的人令人敬佩;而逞强则是指一个人争强好胜,不明确自己的行为目的,只是为炫耀和卖弄自己,这样的人只会哗众取宠,注定只是个“跳梁小丑“。 板书设计: 勇敢与逞强 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 我坚持,我成功
教学目标:
1.知道成功来自于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不懈。 2.培养自己做事坚持到底的恒心和毅力。 3.做一个做事有目标、做事坚持不懈的人。
教学重点:知道成功贵在坚持,培养做事坚持到底的恒心和毅力。 教学难点:受到挫折有放弃念头时,能自我激励坚持不放弃。 教学准备:
教师:PPT课件、“我的计划宣言书”卡片; 学生:搜集有关坚持不懈的成功的故事、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坚持不懈的成功的故事、资料。 2.提前组织800米长跑比赛,看谁能坚持跑到最后(因体质不能参加或坚持不住的同学,可以离队,给其他同学以鼓励、服务)。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师:同学们,前几天咱们班组织了一次800米长跑比赛,比赛时的感受都还记得吧?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比赛那一刻。
师:播放长跑比赛的录像。
师:坚持到最后的是哪些同学?请站起来让老师认识一下。 师采访:你们都是最后的胜利者。你们在跑的过程中感到累了吗?有没有想停下来的念头?是什么力量让你取得最后的成功?
师:你们坚持到了最后,所以你们取得了成功。请你们大声地告诉自己:“我坚持,我成功!”请你们再大声地告诉全班同学:“我坚持,我成功!”
板书课题:我坚持 我成功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赏名人故事
1.看《王献之练书法》的视频短片
师:王献之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书法家? 2.说名人坚持成功的故事 师:坚持就是成功!你还知道这样坚持不懈而获得成功的名人故事吗?课前
同学们已经进行了资料的搜集整理,下面,请你们先在小组里交流交流,然后在 全班汇报。
(1)生汇报交流名人成功故事。 (2)课件出示:
曹雪芹写《红楼梦》经历了10年的艰辛。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费了27年时间。 徐霞客用27年写完《徐霞客游记》。 司马迁写《史记》15载忍辱负重。 著名画家达芬奇画鸡蛋画了3年。 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业余自学12年。 ??
师:从这些名人的成功做法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师小结:这些世界的伟人,之所以能取得伟大成就、一举成名,是因为坚持;而一位普通的女孩雷庆瑶,在不幸失去双臂后,同样用不懈地坚持改写了人生,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活动二:讲身边故事
1.师: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因为坚持而取得成功的人,像我们班的刘硕同学,她的钢琴已经过了七级,参加临沂市的音乐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呢。想知道她成功背后的故事吗?师讲述。
师:你听出了什么?你知道她取得成功的秘诀吗? 2.现场采访 师:像她这样的成功故事还有很多,像我们的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下面,请同学们现场采访。 课件出示采访要求:
请采访你身边的一位同学或老师曾经做什么事情坚持不懈,成功了?他(她)是怎么做的?在做的过程中曾经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面对困难他(她)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1)现场采访 (2)采访汇报
师:听了他们的故事,你发现这些名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做法是什么? 活动三:说自己故事
师:同学们,请打开你记忆的闸门,搜索属于自己的成功故事。 1.生讲述自己坚持取得成功的故事。
如爬一座高山,走独木桥,书法练习,学弹钢琴等。 师生交流:有没有想放弃的时候?在你坚持做事的时候得到过谁的鼓励?在自己感觉最不能坚持时怎样给自己打气的?成功了,你的心情怎样?
师小结:同学们的成功故事告诉我:坚持,让你们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坚持,让你们实现了一个个目标。但是,生活中,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辨析行为: 1.课件出示:
小丽:为了参加跑步比赛,刚开始我每天练习跑半个小时,可是练了不到两个星期,我就觉得跑步太累了,不想坚持了??
小刚:我每天下午放学后都坚持练习打乒乓球,可是,这次全校的乒乓球比
赛,我还是没得奖,我的努力白费了。
2.听了这两位同学的话,你有什么想法?你想怎样安慰、鼓励小丽和小刚? 师:有时候,成功就是再坚持一下;但是,有时候,坚持未必能换来你想要的成功。但是,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只要坚持了,你就会有进步有收获,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师: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近期最想实现的目标,制定一份“我的计划宣言书”。
1.制定计划。学生制定,老师巡视指导。 2.交流计划。全班交流,集体评价。
3.践行计划。把计划卡贴到你的文具盒里,时时提醒自己坚持到底!
师:同学们,成功在于坚持,坚持就是胜利。愿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互相鼓励,看准目标,不言放弃,胜利最终属于你。 教学反思:
第十二课 如果别人比我强 教学目的:
1、了解嫉妒的含义,知道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2、了解嫉妒给自己及他人造成的危害,学会从他人的成功与进步中分享快乐的方式和方法。
3、教给学生缓解以及消除嫉妒的办法,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 教学重点:
(1)知道妒忌害人害己。
(2)树立健康、正确的竞争观念。
教学难点:消除对别人的成功或进步的妒忌心理,学会树立健康、正确的竞争观念。
辅导方式:
1、讲述与讨论; 2、角色扮演; 3、模拟实践。 教学准备:
1、准备几个关于嫉妒的事例; 2、准备有关知识的幻灯片; 3、引导学生除嫉妒心理的事例。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场地:教室或心理辅导室 教学过程:
一、看图回忆,谈话引入。
1、播放班里同学在校运会上奋力拼搏,领取荣誉证书时的图片。
2、老师和学生交谈:同学们,激动人心的校运会上留下了同学们奋力拼搏的身影,留下了他们的荣誉与自豪。让我们向这些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表示祝贺! 3、老师:别人进步了,取得成绩了,我们感到非常高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为别人的进步而高兴》。
【设计意图: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事件为例,让学生感受同学们的成功与快乐,同时又能自然而然地引出教学内容。】 4、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二、了解什么是嫉妒心理。
1、老师:可是,你们知道吗?有的人看到别人进步了,心里却很不高兴。在一所学校里,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请同学们观看事例: 《同学竞选成功后》
张英和李丽本来是很要好的朋友,过去都是班委。这次班里改选班委,小英和小华都参加竞选。结果李丽继续当选为班委,张英却落选了。从此,张英就不理李丽了,连李丽叫她她都不应,而且还在背后说“当班委没什么了不起”之类的话。
2、老师组织学生讨论:小英这样做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3、在充分让学生发表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小结:张英的这种心理想法是一种被称作“嫉妒”的心理。嫉妒在张英的脑海里做怪,她总想着自己比别人强,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时,心里就不舒服,忿忿不平。对待超过自己的人,不是为别人的进步而高兴,而是故意找别人的毛病,极力贬低他人。(板书:妒忌)。 三、明白妒忌心理的危害 1、有妒忌心的人,大家会不会喜欢?为什么大家会不喜欢妒忌心强的人呢?因为妒忌有很大的危害性。
2、鼓励学生起来说说他们已经学过的“草船借箭”的故事。 老师讲解:“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指出周瑜的嫉妒心太强,最后导致自己被活活气死!
3、扪心自问找体会:
你被别人嫉妒过吗?别人嫉妒你,你心里会怎么样? 你嫉妒过别人吗?如果有,你当时会有什么表现? 【设计意图:别人的故事终归是别人的事情,只有引导学生寻找切身的感受,才能让学生正视自己,真正体会嫉妒心理的害人之处,从而树立健康的心理观念。】 4、引导学生举具体的事例来进行讨论:在一个集体中,如果有人存在嫉妒心理,会给集体造成什么影响?
5、教师进行小结以幻灯片的形式出现: 嫉妒心给我们带来以下的害处:
(1)给同学造成心理压力,打击上进的同学。
(2)自己不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及别人,看不到别人的长处,也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自己很难得到进步。
(3)破坏集体的团结,使集体的人际关系不合谐。
教师还应进一步向学生指出以下两点: 1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根据最新的科学定义:心理不健康,也是一种病,应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2医学研究表明:嫉妒心太强的人容易患上心脑血管及内分泌方面的疾病,这对人的身体是极为不利的。
6、学当心理小医生:
(1)假如你是周瑜身边的一名心理医生,你该如何劝他呢?(学生畅所欲言)
(2)老师这里准备了两句话送给像周瑜那样妒忌心强的人,同时也送给妒忌心较弱的人。请同学们自由地放声读一读。 “妒忌潜伏在人心底,如毒蛇潜伏在穴中。”——巴尔扎克 “妒忌这恶魔总是在暗地里悄悄地去毁掉人间的好东西!” ——培根 【设计意图;周瑜被诸葛亮气死的故事人尽皆知,通俗易懂。朗读巴尔扎克以及培根的名言,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很明显地将妒忌的危害告诉了同学们。】 四、掌握克服嫉妒心的办法。 1、、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的进步和成绩呢?下面请大家来看看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 (1)、刚开始廉颇面对比自己强的蔺相如是怎样做的?后来他是怎样做的?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2)、你认为蔺相如是怎样的一个人?
小结:蔺相如、廉颇,都是我们的好榜样,由他们的事迹我们懂得了: 当别人超过自己或取得进步和荣誉时,我们应该为之高兴;当别人落后于自己时,我们应该给于帮助。( 幻灯片出示:“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 2、通过事例,引导学生进行角色的扮演,并对事例中的情境进行讨论:我应该怎么做,进而选择正确的答案,从而掌握克服嫉妒心的办法。 教学反思:
第十三课 快乐的课外生活
教学目标:
认知:课外活动的规则和纪律、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技巧。 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守秩序的好处,尝试参与各种活动并掌握一定的方法。
知道课后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快乐的。 情感: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情感。
在课外活动时间注意安全,喜欢和老师同学们做有益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守秩序的好处,尝试参与各种活动,并在活动中掌握一定的方法。
行为:通过课间与课外活动的参与,养成学生遵守纪律、守规则的行为习惯。 注意和遵守课外活动中常见的安全和规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守秩序的好处,尝试参与各种活动,并在活动中掌握一定的方法。 教学难点:
课间活动的规则和纪律,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技巧,在合作中共同发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7秋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