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货币银行学》作业与习题(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经济稳定而协调地发展。

第十章 货币供给

一、名词解释

1、货币供给 2、货币供给量 3、名义货币供给4 、实际货币供给 5、 外生变量 6、内生变量 二、填空

1、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都是以( )作为标准。

2、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控货币供给的三大工具为( )、( )和( )。

3、在典型的、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的调控机制由两个环节构成:( )和( )。 4、对居民持币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 )、( )、( )和( )。

5、企业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和( )。 6、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主要靠两种行为:( )和( )。 7、货币供给量= ( )乘以( )

8、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方式有( )和( )

9、若社会上基础货币较少,则货币当局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在金融市场上( )有价证券

10、划分货币层次的意义是( ) 三、选择

1、流通中的货币量一部分是以现金形式存在,大部分是以__________形式存在

A、债券 B、存款货币 C、货币资金 D、钞票

2、货币供应量是指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和居民个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现金和存款总量。其中的现金是指______________的债务量。

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银行 C、商业银行 D、政策性银行

3、在我国划分的货币层次中,MO是指____________.

A、活期存款 B、储蓄存款 C、定期存款 D、流通中现金

4、假设银行体系的原始存款为500亿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率为5%,提

21

现率为2%,超额准备率1%,则派生存款总额为______________

A、6250 B、5750 C、9500 D、10000

5、中央银行所掌握的具有多倍创造货币功能的货币,包括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是_________________.

A、基础货币 B、货币乘数 C、超额准备 D、货币供给

6、货币乘数公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A、m=Ms/B B、Ms=B*m C、B=R+C D、Ms=C+D 四、多选

1、在我国将货币划分为若干层次,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

A、M1 B、M2 C、M0 D、M3 E 、L 2、商业银行的存款派生乘数受哪些因素制约___________。

A、法定存款准备率 B、投资回报率 C、超额准备率 D、提现率 E、现金漏损率

3、货币供给模式中,决定货币供给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

A、超额准备率 B、基础货币 C、法定准备率 D、货币乘数 E、现金漏损率 五、判断

1、货币供给即现金的发行。

2、凯恩斯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 六、简答

1、简述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划分。

2、简述市场经济条件金融当局对货币供给的间接调控。 3、简述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的关系。

第十章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货币供给:是指货币供给主体向货币需求主体供给货币的经济行为,换言之,就是银行系统向非银行经济部门供给货币的过程 2、货币供给量:是指在企业、家庭及各类金融机构等单位中的货币总存量。 3、名义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点上不考虑物价因素影响的货币存量。 4、实际货币供给:就是指剔除了物价影响之后的一定时点上的货币存量。 5、内生变量: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当局是决定不了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以及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

6、外生变量:货币供给这个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所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

22

二、填空题: 1、流动性

2、存款准备金 再贴现 公开市场业务 3、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

4、财富 预期报酬率 金融危机 非法经济活动 5、企业经营规模 企业经营效益 6、存款准备金 向中央银行的借款 7、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

8、增税 发行债券 向银行透支 9、买入

10、便于货币当局对不同口径的货币进行监测和控制 三、B A D A A A 四、ABC ACDE 五、错 对

六、1、答:书P281页

2、答:在典型的、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由两个环节构成,基础货币和乘数。金融当局只能通过调控这两者来间接地调控货币供给数量,而不能直接调控。

一般来说,通常运用三大政策性工具:存款准备金、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1)公开市场业务。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财政部和政府机构的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用以影响基础货币。

(2)贴现政策。货币当局通过变动贴现率影响货款的数量和基础货币。 (3)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提高时,商业银行一定比率的超额准备金就会转化为法定准备金,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降低,货币乘数变小,货币供应就会相应收缩;当降低法定准备率时,则出现相反的调节效果,最终扩大货币供应量。

4、答: 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弥补财政收支的方式上,不同的弥补财政收支的方式,会对货币供给量带来不同的影响。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增加税收、增发政府债券和变动基础货币。 (1)增税。从短期来看,不会直接缩减货币供给。因为它会降低新投资的积极性,降低对贷款的需求,从而可能成为控制货币供给增长的因素。但如果增加课税所收入的货币财政不再投出,那直接就会压缩货币货币供给量。

(2)发行债券。一般不会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但有可能在M1和M2之间的变化。

23

(3)向银行透支。往往会增加基础货币,增加社会上的货币供应量。

第十一章 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

一.名词解释: 1.“面纱论” 2.“四平” 3.财政收支平衡 二.填空:

1.企业预算约束公式为:本期总支出( )初始货币量+( )。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货币供给增长速度过快,在商品市场上,将引起( );在货币市场上,( )下跌也是必然的。

3.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价格、利率不仅是货币均衡与否的( ),而且在货币供求有失衡趋向均衡时,还有( )功能。

4.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微观原因是国有企业( )的行为与( )特征。

5.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是( )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

6.对预算软约束条件下的投资扩张,有一句流传甚广的概括,即“( )挤财政,财政挤( ),银行发( )”。

第十一章 参考答案

二、1、≤ 本期总收入 2、物价上涨 利率 3、信号 调节 4、投资饥渴 预算软约束 5、传统计划 6、基建 银行 票子 三.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的货币供给总是大于货币需求。(错。计划体制国家货币供给从总体上大于需求,但不排除某些年份小于需求。) 2.货币供给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产出效应。(错。只有经济体系中存在可用做扩大再生产的资源,增加货币供给,就能够提高实际产出而不会产生通货膨胀;而当前在资源都已被利用时再增加货币供给则只会促使物价大幅上涨而不会增即实际产出。)

3.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的货币供给大于需求时,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对。例如在我国,五八年的大跃进导致严重的公开性的通过膨胀,而其他年份有时则表现为隐性通货膨胀,有时则没有发生通涨。) 4.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当其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时,一定会导致利率下降。(错。从理论上讲,此时的利率是应该下降。但在实践上,一方面,由于

24

企业的投资饥渴症导致货币需求的上升将吸收增加的货币供给;另一方面,计划经济国家的利率多为官定利率而不是市场利率。) 四.单项选择题 1.货币供给作为内生变量A. 与利率反相关 B 与利率正相关 C 与利率负相关 D无关

2.货币作为外生变量 A 与利率反相关 B 与利率正相关 C 受货币当局控制 D 完全由货币当局决定

3.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总体上讲,货币供求的关系为 A 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 B 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 C 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 D 说不准 五.多项选择题

1.社会总需求由哪几项构成 A 消费需求 B 投资需求 C 政府支出 D 外汇需求 E 出口需求 (ABCE)

2.社会总供求与货币总供求的关系是 A 社会总供给借决定货币需求 B 货币需求制约社会总供给 C 货币供给是实现社会总需求的载体 D 总需求制约货币供给 E 货币供给对社会总供给有产出效应 (ACE) 六.简答题

1.投资饥渴的表现是什么?(教材307页)

2.预算约束的公式及前提条件是什么?(教材308页)

3.中国传统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表现有哪些?(教材308页) 4.简述市场供求与货币供求的关系并用图示说明。 5.建国之初我国是如何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制止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的?(教材316页,一,第二段前六行)。

6.计划经济体制国家与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均衡表现有和不同?(教材309页。1、货币失衡的表现不同;2、货币失衡对物价及利率的影响不同;3、价格及利率是否能成为货币失衡的信号?对货币失衡的调节作用不同) 七.论述题

1.中国改革开放以前货币供求对比状况如何?为什么?(答题可参照教材305—309页) 答题要点:(1)1953年—1979年,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具体表现为总体上来看,贷款增长速度平均快于国民收入增长速度。 (2)307页第一段。

(3)原因:微观主体的投资饥渴与软预算约束行为(列出其表现)。 (4)结果:308页最后一行—309页第一段。

2.经济学界对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有何争论?(答案在312——313页) 答题要点:(1)简述面纱论观点:货币供给没有产出效应。货币供给只增加名义产出而不能增加实际产出。(2)马克思的观点:与面纱论不同,货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货币银行学》作业与习题(5)在线全文阅读。

《货币银行学》作业与习题(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1605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