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53年我国建立与计划经济适应的银行体系,称为( 大一统)模式。 4、西方国家银行体系组成包括:(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专业银行)、(商业银行)。 二、单选
1、由企业集团内部组建,为本企业集团内部各企业筹融资的是:( A )
A 财务公司 B 租赁公司 C 证券公司 D 保险公司 2、专门对工商企业办理投资和长期信贷业务的银行是(B )
A 商业银行 B 投资银行 C 储蓄银行 D 抵押银行 3、投资基金特点是( D )
A 直接融资工具 B 集中风险 C 单一投资 D 间接融资工具
三、简答
1、简述我国目前的金融机构体系。P141-152
2、简述94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改革情况。P164 3、简述西方金融机构体系P166-170
第七章—第八章 商行与央行
一、名词解释
1、存款货币银行 2、银行券 3、基础货币 二、填空
1、( )的成立,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 2、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是1897年成立的( )。 3、银行超过法定要求保留的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称为( )。 4、把货币供应量与( )相比,其比值就是乘数。 5、基础货币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 )。 三、多项选择
1、金融创新包括:( )
A、避免风险的创新; B、增加流动性的创新; C、技术创新; D、规避行政管理的创新。
2、存款派生倍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A、法定存款准备率的高低;B、现金漏损率的多少;
C、存款利率水平的高低;D、超额存款准备率的高低; E、定期存款准备率的大小。 四、辨析题
1、1845年,英国在中国开设的丽如银行,是中国第一家新式银行。
16
( )
2、自动转账制度(ATS)是20世纪70年代的一种金融创新。( ) 3、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高,存款扩张倍数越大。( ) 4、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由银行体系创造和提供的。( ) 5、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 ) 五、简答题 简述资本主义经济中银行的作用。
六、论述题 金融创新对金融制度和金融业务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第七章—第八章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创造存款货币的金融机构,称为存款货币银行。 2、银行券是在商业票据流通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用以代替商业票据的银行家的票据。 3、指起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的总和。 二、填空
1、英格兰银行;2、中国通商银行;3、超额准备金率;4、基础货币、5、负债
三、多项选择
1、A、C、D; 2、A、B、D、E 四、判断并改错
1、正确 2、正确 3、错误。正确的说法为:法定存款准备率越高,存款扩张倍数越小。
4、正确 5、正确 五、简答题
第一、充当资本家之间的信用中介; 第二、充当资本家之间的支付中介;
第三、变社会各阶层的积蓄和收入为资本; 第四、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六、论述题
第一、使得金融工具多样化、灵活化。创新的金融工具一般具有更高的流动性,且金额大小均有,适合不同投资才需要。第二、使金融机构传统的分工格局被突破,彼此业务全面交叉。第三、使一些国家在既成事实面前被迫放宽某些金融行政管制,或取消、修改一些法令法规。第四、增加了各国货币政策的复杂性。
17
第九章 货币需求
一、名词解释:
1、现金余额 2、货币流通速度 3、流动性陷阱 4、货币交易动机
5、货币谨慎动机 6、货币投机动机 7、持久收入 二、选择题:
1、凯恩斯在其货币需求分析中,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行为是由三种动机决定的:( )
A、交易动机;B、储蓄动机;C:预防动机;D:投机动机;E:投资动机
三、简答题:
1、简要比较现金交易理论和现金余额理论? 2、简述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3、利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分析收入和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4、简述货币需求的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的联系。 四、论述题
试论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和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并说明其政策含义?
第九章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现金余额:剑桥学派认为人们把用于交易和投资外的货币作为一种资产被保留在持有者手以保证其获得便利和安全时,这部分货币称为现金余额。
2、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同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的转手次数。
3、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是指因为当利率下降至最低点时,人们会一致认为利率将迅速上升,此时持有债券会因债券价格下跌而蒙受资本损失,因此转而持有货币。
4、货币交易需求:是指人们基于交易目的而持有的货币需要。
5、货币谨慎需求:是指人们为了预防意外支出而需要持有的一部分货币。
6、货币投机需求:是指人们出于投机动机而需要持有的货币。 7、持久收入:预期的平均收入。 二、选择题 1、ACD
18
三、简答题:
1、简要比较现金交易理论和现金余额理论?
答:1、二者从形式上看,并没有什么重大的区别,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数学变形。但是,从公式内涵的经济意义角度来看,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1、对货币需求的侧重点不同。费雪方程强调货币是交易手段,而剑桥方程则视货币为一种资产;2、前者将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不易确定,而后者将货币看作是全部财富的一部分,是一个存量指标,比较易于确定;3、两个方程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不同。费雪的理论着重于制度上的结构,认为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而剑桥学派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不仅仅局限于交易的需要,没有排除利率的影响,隐含了利率对货币需求的作用。
2、简述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答: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是由三种动机决定的,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出于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是由人们的收入Y决定的,而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由利率r决定的。以M表示货币需求,L1(Y)表示由收入决定的货币交易需求和货币谨慎需求,L2(r)表示由利率决定的投机需求,则M= L1(Y)+ L2(r)。
3、利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分析收入和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答: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M= L1(Y)+ L2(r)。根据此函数,人们的货由需求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利率的函数,一部分是收入的函数。一般来讲,收入和货币需求是正相关的,随着预期收入的增加,货币需求会相应增加;利率和货币需求是负相关的,如果预期利率的上升,货币需求是下降的,如果预期利率下降,货币需求是上升的,但是在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人们会无限量地持有货币,这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4、简述货币需求的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的联系。
答:货币需求的微观分析是指从微观主体的持币动机、持币行为考察货币需求的规律性。其着力点在于建立更充分反映客观实际的模型并据以剖析货币需求变化的原因;宏观分析是指货币当局决策者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确定合理的货币供给增长率,从总体上考察货币需求的方法。宏观分析则用于根据货币需求的变量,来估算总体货币需求,并作为货币供给决策的依据。两者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更具有实际意义。
四、论述题:
1、试论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和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并说明其政策含义?
答: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是由三种动机决定
19
的,一是交易动机,是人们出于交易的目的持有货币的动机,它与人们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关系;二是预防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可能遇到的意外支出等而持有货币的动机,他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未来交易的预期,从全社会来看也大体上和收入成正比,三是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把财富以货币的形式保存下来,以期在证券价格下跌时进行投机生利。它和利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基于三种动机而持有的货币分别叫货币的交易需求、谨慎需求和投机需求。在三种需求中,由于交易需求和谨慎需求和收入相关,是收入的函数,用L(Y)表示,投机需求与利率有关是利率的函数,用L(r)表示,并用M表示整上货币需求,则M= L1(Y)+ L2(r)。其政策性含义:凯恩斯认为当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时,就会刺激投资的增加,从而增加有效需求,促使就业量和国民收入快速增长。
弗里德曼认为人们是否愿意持有货币,要考虑三类因素:他分析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第一类因素是收入或财富有变化。即个人持有的货币以个人拥有的总财富为限,但是现期收入是不规则的不能反映一个人财富的代表。主张用人们的“恒久性收入”代表财富最合适,可以理解为预期的长期平均收入或者是过去若干年收入的加权平均数,用y表示;财富中可以分为两类: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人力财富是指人们获得收入的能力,非人力财富即物质财富。当总财富中人力财富比重过大时,出于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也会加大,所以用w表示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第二类因素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是指货币和其他资产的预期报酬率。货币本身的名义报酬率为 通常为0;而其他资产如:债券或股票可以为人们带来利息和红利收入,持有实物资产也可以从物价变动中获得收益,因此当人们选择持有货币而不是这些资产时,人们就相当于失去了利用这些资产带来的收益。所以其他各类资产的预期收益率的变动自然会影响到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并且他分析这种机会成本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目前能够知道的收益。主要有预期的固定收益的报酬率,用rb表示(比如债券的收益等)和预期的非固定收益的报酬率,用re 表示(如股票的收益率),二是预期的商品价格变动率。即由于商品价格变动为货币持有者带来的收益或损失,物价上涨越快,持币的损失越大,人们就会减少持币,因此物价变动率(1/P)*(dP/dt)也是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之一。第三类持有货币给经济主体带来的效用。持有货币可以满足人们的交易需求、预防动机、投机动机以获利,这种流动性效应及除收入以外的影响货币效用的其他因素或变量,用u表示。根据以上分析,再考虑到物价因素,就可以得到最终财富持有者个人的货币需求函数。Md/P=f(y,w;rm,rb,re, (1/P)*(dP/dt);u)。政策含义:弗里德曼认为,要医治通货膨胀,并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惟一有效的措放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使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货币银行学》作业与习题(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