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而后输布于全身,即肺气助心行血的生理功能。

肺对气、血、津液的治理和调节作用,称为“肺主治节”,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治理调节呼吸运动,使之保持呼吸节律有条不紊;二是治理调节全身气机,随着肺一呼一吸的运动,调节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三是肺朝百脉,治理调节血液的运行;四是肺主通调水道,治理调节津液的代谢。肺主治节,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系统联系 1. 肺藏魄

2. 肺在志为忧(悲) 3. 肺在体合毛,其华在毛 4. 肺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 5. 肺在液为涕 6. 肺应秋

脾在五行属土,为阴中至阴。脾系统包括:脾藏意,在志为思,在形体为四肢及肌肉,其华在唇,在窍为口,在液为涎,与长夏之气相通应。脾与胃通过经络构成表里关系。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生理特性

1. 脾气宜升 指脾气以上升为主,以升为健的气机运动特点。

(1)脾主生清 “清”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主升清,将胃肠吸收的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头面,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濡润全身。 (2)升举内脏 2.脾喜燥恶湿 生理功能 1. 脾主运化

(1)运化谷物 指脾能够将食物化为精微物质,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的生理功能。食物

第 十一 页

入胃,经胃初步消化即腐熟后,变为食糜,下传于小肠以作近一步消化。小肠中的食糜,在脾气作用下经近一步消化后,分为清浊两部分。脾气传输精微的途径有二:一是上输心肺,化生气血,布散全身;二是向四周布散到其他脏腑、四肢百骸。

(2)运化水饮 脾转输津液的途径有四:一是“脾气散精,上输于肺”,通过肺气宣降输布于全身;二是“以灌四傍”,向四周布散,发挥滋养濡润脏腑、四肢百骸的作用;三是脏腑气化后多余的水液,在脾的运化作用下,经过三焦,下输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四是通过脾胃气机升降之枢纽作用,时全身津液随气之升降而上腾下达。 2. 脾主统血 指脾气有通摄血液运行于脉中,不使其逸出于脉外的作用。 系统联系 1. 脾藏意 2. 脾在志为思 3. 脾在体合肉,主四肢 4. 脾在窍为口,主四肢 5. 脾在液为涎 6. 脾应长夏与脾主四时

肝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少阳。肝系统包括:肝藏魂,在志为怒,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液为泪,与春气相通应。肝与胆通过经络构成表里关系。 肝主疏泄而藏血,调和气血,刚柔相济 生理特性

1. 肝主升发 指肝气向上升动、向外发散、生机不息之性。

2.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肝属木,肝气以疏通、畅达为顺,不宜抑制、郁结。 3. 肝为刚脏 刚,刚强暴急之谓。肝具有刚强、急躁的生理特性。 生理功能

1. 肝主疏泄 指肝具有维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生理功能。

第 十二 页

肝主疏泄的中心环节是调畅气机。肝气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使肝脏经络之气的运行通畅无阻,升降出入运动协调平衡,从而维持了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功能活动的有序进行。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的生理功能作用

(1)调畅精神情志 情志活动是脏腑精气对外界刺激的应答,适度的情志活动以气机调畅、气血调和为重要条件。 (2)协调脾升胃降

(3)促进胆汁泌泄 胆汁,又称“精气”,由肝气精气化生汇聚而成。 (4)维持血液循行 (5)维持津液输布 (6)调节排精行经

2. 肝主藏血 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

(1)贮藏血液 肝藏血,有“血海”之称,其意义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濡养肝及其形体官窍。二是为经血生成之源;三是化生和濡养肝气 (2)调节血量

(3)防止出血 肝为藏血之脏,具有收摄血液、防止出血的功能。肝防止出血的机理有三个方面:一是肝气能收摄血液;二是肝气疏泄,畅达气机,维持血液运行畅通而不出血;三是肝主凝血 系统联系 1. 肝藏魂 2. 肝在志为怒

3.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4. 肝在窍为目 5. 肝在液为泪 6. 肝应春

第 十三 页

肾在五行中属水,为阴中之太阴。肾系统包括:肾藏志,在志为恐,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和二阴,在液为唾,与冬气相通应。肾与膀胱通过经络构成表里关系。 肾为先天之本。 生理特性

1. 肾主蜇藏 肾为封藏之本

2. 肾水宜升 肾位于人体之下部,其气当升。 3. 肾恶燥 肾为水脏,易燥伤阴液为病。 生理功能 1. 肾主藏精

肾藏精的主要生理效应如下:

(1)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记述了肾气由稚嫩到充盛,由充盛到衰少,继而耗竭的演变过程:“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二天葵至,任通脉,太身体盛壮。五七,阳阴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2)为脏腑之本 肾阴、肾阳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 (3)主生髓化血 (4)主抵御外邪 2. 肾主水

(1)调节并参与津液代谢相关脏腑功能 (2)调节尿液的生成和排泄 3. 肾主纳气 系统联系 1. 肾藏志 2. 肾在志为恐

第 十四 页

3. 肾在体合骨,荣齿,其华在发

4. 肾在窍为耳及二阴 二阴,指前阴和后阴。前阴包括尿道和外生殖器,男性睾丸又有“外肾”之称,司排尿和生殖;后阴肛门主排泄粪便。 5. 肾在液为唾 6. 肾应冬 【附】命门

命门,即性命之门,指生命的关键和根本。

六腑

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合称。六腑的生理功能是“传化物”即受盛和传化水谷。六腑的生理特点是“泄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胆 胆居六腑之首,又称奇桓之腑。

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藏、排泄胆汁和主决断。 胃 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纳和腐熟水谷。

小肠 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主液。 大肠 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传糟粕与主津。 膀胱 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 三焦 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运行津液和通行元气。

(1)上焦 横隔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两脏,以及头面部,归属上焦。 (2)中焦 横隔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小肠、肝胆等脏腑,归属中焦。 (3)下焦 脐以下的部位为下焦,包括肾、大肠、膀胱、女子胞、精室等腑脏,归属下焦。

奇桓之腑

奇桓之腑,是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奇桓之腑形态似腑,多为中空的管腔或囊状器官;功能似脏,主藏精气而不泄。因其似脏非脏、似腑非腑,异于常态,故以“奇桓”名之。

脑 称元神之府,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宰生命活动、精神活动和主感觉运动。 髓 髓的生理功能是充养脑髓、滋养骨髓、化生血液。

第 十五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医基础理论笔记(3)在线全文阅读。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1598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