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外国古代教育
第一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一、选择
1.认为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是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经过失败和重复模仿进行学习。这种观点属于一下那种教育起源论( )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学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 需要起源论 2.苏美尔时期出现的与寺庙有关的学校被称为( )
A.泥板书社 B.古儒学校 C.昆它布 D.堂区学校 3.楔形文字是古代哪个国家发明的( )
A.古希腊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4.古代东方文明古国中,在数学上采用10进位计算法的是( ) A.古印度 B.古巴比伦 C.中国 D.古埃及 5.主张“教育生物起源说”的是( )
A.沛西.能 B.孟禄 C.杨贤江 D.利托尔若 6.学校教育最早产生于人类的( )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晚期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7.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
A.无阶级性 B.无组织 C.等级性 D.与生产劳动生活紧密联系
8.古埃及的学校中,以培养祭司为目的,教授天文、数学、建筑、水利、医学等学科的学校是( )
A.宫廷学校 B.职官学校 C.文士学校 D.寺庙或僧侣学校 9.古儒学校是印度的 教育形式( )
A.佛教学校教育 B.佛教家庭教育 C.婆罗门学校教育 D.婆罗门家庭教育 10.古印度佛教教育中,推动教育平民化的措施是( )
A.把寺院作为学术交流机构 B.强调使用地方语言进行教学,取代“梵文”教学C.以佛经为教育内容 D.吸纳外国学者 11.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属于( )
A.奴隶社会等级教育 B.原始大众教育 C.封建社会等级教育 D.资本主义教育 12.以下哪一个是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
A.教育内容以生产劳动为核心 B.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C.普遍采取班级授课的方式 D.教学方法比较丰富灵活 二、简答题
1.简述古埃及学校教育的类型和基本特征。 2.简述古代印度教育的基本状况。 第二章 古希腊的教育 一、选择
1.古希腊的城邦中,奴隶制民主政体下的教育典范是( ) A.雅典 B.斯巴达 C.麦加拉 D.科林斯 2.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要把贵族子弟培养成( )
A.身心和谐的公民 B.英明的治国者 C.保家卫国的战士 D.雄辩家 3.雅典教育较之斯巴达,具有较强的( )
A.等级性 B.民主性 C.专制性 D.义务性 4.智者实际是指( )
- 1 -
A.聪明的人 B.统治者 C.教育家 D.职业教师
5.智者在教育上的一大贡献是提出了教育史上著名的( ) A.《荷马史诗》 B.产婆术 C.七艺中的“前三艺” D.七艺中的“后四艺” 6.以下哪一个不是智者在教育史上的贡献( )
A.云游讲学,推动文化传播 B.传播文法、修辞、辩证法,确定七艺中的“前三艺”C.提出政治家或统治者的教育 D.传播天文、几何、算术、音乐,确定“四艺” 7.在西方哲学史上开辟了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新阶段的人是( ) A.柏拉图 B.昆体良 C.亚里士多德 D.苏格拉底 8.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培养目标是( )
A.哲学家 B.治国人才 C.公民 D.军人 9.助产术的最大特点在于( )
A.引导对方自己得到答案 B.通过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找事物的“一般” C.使人陷入自相矛盾 D.寻找事物的普遍概念 10.下面哪个不是苏格拉底方法的局限( ) A.受教育者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 B.受教育者对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 C.受教育者必须对教育者感到信任和尊敬
D.谈话对象必须是有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人 11.与《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合称西方教育史的三大里程碑的是( ) A.《林哈德与葛笃德》 B.《荷马史诗》 C.《理想国》 D.《大教学论》 12.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四种美德是( )
A.智慧、勇敢、博学、公正 B.勇敢、节制、正义、公平 C.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D.博学、多才、仁爱、礼让 13.柏拉图认为教育应当培养的最高目标是( )
A.哲学家 B.政治家 C.公民 D.哲学王
14.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是七艺中的后四艺,将这四艺列入课程确定下来的是(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15.《法律篇》对《理想国》做出了许多改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这种改变( ) A.设了一名专管教育的长官 B.新课程中哲学被取消了 C.反对强迫教育 D.提倡兴建学校
16.认为人出生以前已经获得了知识,只是在灵魂依附肉体时所有知识都被遗忘了,这是( )
A.洛克的“白板说” B.柏拉图的“回忆说” C.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D.昆体良的“雄辩术” 17.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指的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毕达哥拉斯 18.下面哪一点不是灵魂论的教育意义( ) A.人的身上有动物性,教育不能违背人的本性 B.人是有理性的,教育应当使人遵从理性的引导 C.发展人的理性,引导人的欲望,关键靠的是智育
D.灵魂论为教育应包括智育、德育、体育三个部分提供了人性论的依据
19.在教育作用方面,强调天性、习惯和理性的共同作用,引出后世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三者关系论争的人物是( )
A.亚里士多德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柏拉图
- 2 -
20.“美德即知识”是哪位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提出来的( )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毕达哥拉斯 21.首次倡导文雅教育的人是( )
A.亚里士多德 B.卢梭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22.教育史上第一个对教育进行年龄分期的是 ,他的这种年龄分期的依据是 。( ) A.柏拉图 人的发展的自然规律 B.亚里士多德 教育适应人的自然发展 C.柏拉图 灵魂论 D.亚里士多德 灵魂论 二、简答
1.试比较雅典与斯巴达教育的异同,并简要介绍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简述智者的教育活动及其在教育史上的贡献。 3.简述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4.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当包括体育、智育、德育,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三、分析论述题
1.请评述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2.评析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古罗马的教育 一、选择
1.古罗马王政时期的教育是以( )为主。
A.私立学校教育 B.公立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教会教育 2.“卢达斯”是古代哪个国家的学校名称( )
A.古印度 B.古希腊 C.古罗马 D.古埃及 3.以下哪一项是古罗马时期初等学校重要的教学材料( ) A.《十二铜表法》 B.《吠陀经》 C.《荷马史诗》 D.《雄辩术原理》4.古罗马共和时期的教育主要是 ,以培养 为最高目标。( ) A.家庭教育 农民 B.私立教育 国家公民 C.国立教育 官吏和顺民 D.私立教育 演说家 5.古罗马加强国家对教育的监督和控制是在哪个时期( )
A.王政时期 B.共和早期 C.共和晚期 D.帝国时期 6.古罗马帝国时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 )
A.农民和军人 B.官吏和顺民 C.演说家 D.哲学家 7.堂区学校的性质是( )
A.古罗马国立修辞学校 B.基督教教会学校
C.中世纪世俗学校 D.培养演说家的雄辩术学校 8.以下几个人物,哪一个不是古罗马的教育家( )
A.昆体良 B.西塞罗 C.狄德罗 D.奥古斯丁 9.西塞罗的代表作是( ) A.《论雄辩家》 B.《雄辩术原理》 C.《忏悔录》 D.《大教学论》 10.古罗马培养雄辩家的学校主要是( )
A.文法学校 B.初等学校 C.卢达斯 D.修辞学校
11.西塞罗认为合格的雄辩家应当符合很多条件,以下哪一点不包含在这些条件内( A.雄辩家要宣传正义,因而一定意义上,德行比才能更重要 B.雄辩家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
C.雄辩家应当具备修辞方面的特殊修养 D.雄辩家要有优雅的举止风度
- 3 -
) 12.在道德教育方面,西塞罗提出了 的教育主张。( ) A.德行重于智慧 B.“人道” C.美德在于实践 D.自制是德行的基础 13.《雄辩术原理》是谁的著作( )
A.西塞罗 B.苏格拉底 C.昆体良 D.第斯多惠 14.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分班教学,引发班级授课制的萌芽的是( ) A.夸美纽斯 B.柏拉图 C.奥古斯丁 D.昆体良 15.基督教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是 ,其代表作是 。( ) A.奥古斯丁 《忏悔录》 B.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C.亚里士多德 《忏悔录》 D.但丁 《神曲》
16.以下几位思想家,相比之下,其思想与其他三位差别最大的是( ) A.亚里士多德 B.洛克 C.奥古斯丁 D.培根 二、简答
1.简单介绍古罗马各个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形式和教育目标。 2.简述昆体良教育思想的大致内容。 第四章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一、选择
1.以下几种学校,不属于中世纪基督教教会办学形式的是( )
A.堂区学校 B.主教学校 C.星期日学校 D.修道院
2.中世纪修道院的学生不全是以做神职为目的,其中有一部分进修道院仅为学习知识,毕业后仍为俗人,这部分人称为( ) A.“外学” B.“内学” C.俗人 D.留学生 3.晚期修道院的主要课程体系是( )
A.基督教教义 B.哲学 C.骑士“七艺” D.七艺 4.以下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修道院是中世纪最典型的教会教育机构
B.修道院从产生的时候就与以往基督教教会学校不同,不仅训练教会成员,也培养世俗子弟
C.修道院即是一种宗教机构,也是一种教育机构 D.修道院并不是中世纪基督教教育的唯一形式 5.西欧最著名的宫廷学校是由 创办的。( )
A.柏拉图 B.阿尔琴 C.雷克斯 D.康德 6.西欧世俗教育中的骑士教育,实质上是一种( )
A.贵族特权教育 B.特殊的家庭教育 C.私立学校教育 D.公立学校教育 7.以下哪一项属于“骑士七技”之一( )
A.文法 B.音乐 C.算术 D.弈棋 8.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具有明显的( )
A.科学性 B.民主性 C.平等性 D.宗教性 9.西欧中世纪后期产生的城市学校是一种( )学校。
A.等级性 B.贵族性 C.民族性 D.世俗性 10.西欧中世纪的教会学校主要有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 )学校。
A.教区学校学 B.骑士学校 C.宫廷学校 D.耶稣会学校 11.在西欧中世纪早期的学校教育中,( )是全部学科的“王冠”。 A.科学 B.神学 C.哲学 D.数学 12.在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是( )的教育。
- 4 -
A.教会封建主 B.世俗封建主 C.资产阶级 D.城市平民 13.西欧中世纪学校教育中的“七艺”是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 )、天文、音乐等。
A.物理 B.吟诗 C.几何 D.生物 二、辨析
1.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作为家庭教育形式,是普通人民的教育。 三、简答
1.简述中世纪基督教的教育形式与机构,及其教育内容。 2.简述中世纪教育的总体特征和历史地位。 四、论述题
1.评析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主要办学特色,及其在历史的上的地位。 第五章 拜占庭与阿拉伯的教育 一、选择题
1. 伊斯兰教的经典是( ) A.《吠陀经》 B.《圣经》 C.《古兰经》 D.《大藏经》 2.以下哪种是拜占庭的教会教育形式( )
A.宫廷学校 B.星期日学校 C. 昆它布 D.主教学校 3.阿拉伯的教育是以( )为中心的。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天主教 4.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阿拉伯的教育形式( )
A.清真寺 B.昆它布 C.古儒学校 D.府邸教育 5.在拜占庭的教育中最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的是( )
A.初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等教育 D.宫廷教育 二、简答
1.古代阿拉伯的教育有何特色?其对世界文化教育有何影响? 答案
第一篇 外国古代教育
第一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一、选择
1.B 2.A 3.D 4.D 5.A 6.A 7.C 8.D 9.D 10.B 11.A 12.B
二、简答
1.简述古埃及学校教育的类型和基本特征?
答:古埃及是公园前3000年前尼罗河流域的奴隶制国家,很早就发明了象形文字和表音文字,并且,在自然科学方面也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古埃及学校教育发展迅速。 (1)当时古埃及学校的种类主要有宫廷学校、职官学校、僧侣学校和文士学校。①宫廷学校,主要有法老设立,教育皇室成员和朝臣子弟,毕业后成为文士的后备人才,担任国家官吏。②职官学校,由政府各机关设立,主要用来训练实用人才。如管理文档的人员;管理财务的人员。③僧侣学校,也称寺庙学校,是培训祭司或僧侣的学校机构,主要设在寺庙。由于寺庙是古埃及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替法老办理天文、建筑等专业事务的机构,因此这类
- 5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外教史习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