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温宿县永河水电站环境评价简本(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7.1.3水环境监测

7.1.3.1施工期水环境监测

工程施工期水环境监测内容包括生产生活(污)废水和生活用水等2部分。 (1)生活用水监测 ①监测点布设

在1#施工生活营地取水口设一个监测点。 ②监测技术要求

监测项目、监测周期、监测时段及频率见表7.2-1。 ③监测方法

水样采集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方法执行,样品分析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选配方法执行。

(3)废(污)水监测 ①砂石加工系统废水

A.监测点布设:工程共有1处砂石加工系统,在砂石加工系统废水处理设施排放口布设1个监测点对处理水质进行监测,共计1个监测点。

B.监测技术要求

监测项目、监测周期、监测时段及频率见表7.2-3。

C.监测方法:水样采集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方法执行,样品分析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及《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选配方法执行。

②混凝土拌和系统废水

A.监测点布设:工程共有3处混凝土拌和系统,其混凝土拌和系统废水处理设施排放口各布设3个监测点,共计3个监测点。

B.监测技术要求

监测项目、监测周期、监测时段及频率见表7.2-1。

C.监测方法:水样采集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方法执行,样品分析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及《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选配方法执行。

③生活污水

23

A.监测点布设:在工程各施工生活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布设1个监测点位;共计3个监测点。

B.监测技术要求

监测项目、监测周期、监测时段及频率见表7.2-1。

C.监测方法:水样采集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方法执行,样品分析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及《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选配方法执行。

各类水质监测技术要求见表7.1-1。

表7.1-1 施工期水环境监测技术要求一览表 类 型 监测点 编号 断面布设 监测项目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项目:pH、DO、氯化物、CODCr、BOD5、氨氮、挥发酚、溶解性铁、总锰、总铜、总锌、总磷、氟化物、总砷、总镉、六价铬、石油类、粪大肠菌群等,共20项。 监测频次 监测方法 生活用水 SH-1 施工生活营地取水口 SS-1 砂石加工系统废水排放口 1#、2#及3#混凝土拌和系统废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 废(污)水 BS-1~BS-3 WS-1~WS-3 1#、2#及3#施工生活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 监测时段为整个工程施工期,按丰、平、枯三个时段分别进行;每期采样两次,每水样采集按照次时间间隔《环境监测技的规定大于5d。 术规范》方法执行,样品施工期每年pH、SS、废水流量、排分析按照《地表二期(选择放去向 水环境质量标高、中两种准》负荷工况),(GB3838-2002)每期监测2pH、SS、废水流量、排规定及《环境监天,每天监放去向 测技术规范》的测2次。 选配方法执行。 施工期每年二期,夏秋pH、CODcr、BOD5、粪大各一期,每肠菌群、总磷、阴离子期监测2表面活性剂、排放去向 天,每天监测2次。 7.1.3.2 运行期水环境监测

对工程发电厂房生活污水处理后水质进行监测。监测项目、监测周期、监测时段及频次见表7.1-2。

24

表7.1-2 发电厂房生活污水监测技术要求一览表 工程分区 监测点位 监测参数 监测频次 发电厂房的生活污pH、CODCr、BOD5、粪大肠在工程竣工后连续监测3年,发电厂房 水处理设施进水口、菌群、总磷、总氮、阴离子每年电站运行期间监测两期,每出水口 表面活性剂、污水流量 期监测2天,每天监测2次。 7.1.4 人群健康监测

(1)监测内容

以施工区易于发生、对工程建设影响明显的肝炎、痢疾等疾病为主要监测内容。

(2)监测方法

施工开始前对食堂全部工作人员进行一次检疫,施工期间对食堂全部工作人员进行每年1次检疫;对其他施工人员进行抽样检疫,每年1次,检疫人数为施工总人数的15%。

每季度对施工人员就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施工人员就医单位密切联系,及时发现传染病流行隐患与征兆。

7.1.5水土保持监测

7.1.5.1 监测时段及频次

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的要求,本项目工程水土流失监测主要分为工程建设期与林草恢复期两个阶段。监测重点时段为建设期,从施工开始到工程竣工,监测频率主要在汛期5月~7月,每月1~2次,暴雨结束后补测一次,按施工安排,施工建设期为30个月,所以施工检测期为30个月,之后转为运行期监测,运行期监测为常年监测,每年2次。 7.1.5.2 监测范围

水土保持监测范围与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一致,为整个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结合项目建设和重点防治区域的划分以及水土流失特点,确定本工程水土流失保持监测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监测范围面积为49.89hm2,其中项目建设区面积为35.47hm2,直接影响区14.42hm2。 7.1.5.3 监测点位、监测内容及监测方法

(1)监测点位

本项目共选择6个点作为本方案的水土保持监测点。

25

A:节制分水闸

在本区布设1个监测点,主要监测表土剥离临时堆土场。 B:动力渠工程区

布设1个重点监测点,主要监测流失量及防治效果。 C:水电站厂房区

布设1个监测点,主要监测水土流失量及进厂道路绿化、路基排水工程防治效果。

D:料场区

布设2个重点监测点,监测临时堆料流失量,及防治恢复效果。 E:施工临时工程区

布设1个重点监测点,调查监测施工期水土流失量及临时用地恢复效果。 (2)监测内容

依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本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监测内容。

A:项目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变化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影响土壤侵蚀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自然因子及工程建设对这些因子的影响;工程建设对土地的扰动面积、土石方挖方、填方数量及占地面积,弃土(石、渣)量及占地面积等;项目区林草覆盖度。

B:项目区水土流失动态状况监测

主要包括工程建设过程中和自然恢复期的水土流失面积、分布、流失量和水土流失强度变化情况,以及对周边地区或下游沟道、河道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情况等。

C:项目区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效果监测

主要包括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的数量和质量:林草措施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及覆盖率;防护工程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和运行情况;各项防治措施的拦渣保土效果。同时通过监测,确定工程建设损坏水保设施面积、扰动地表面积、工程防治责任范围面积、工程建设区面积、直接影响区面积、水土保持措施防治面积、防治责任范围内可绿化面积、已采取的植物措施面积等。

D:水土流失六项防治目标监测

为了给项目水土保持验收提供技术依据,监测结果应计算出扰动土地治理率、

26

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水土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植被恢复系数和植被覆盖率等6项防治目标的达到值。

(3)监测方法

根据本工程特点,主要采用定位监测和实地调查法。实地调查法调查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工程建设区,对定位观测收集不到的监测指标进行统计计算。、调查巡回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测。施工期设临时监测点,运行期以调查巡视监测为主,辅以定位观测。

A:实地调查监测

调查以巡视为主,对地形、地貌、植被的变化情况、建设项目占用土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情况、工程挖方、填方数量,弃渣数量及堆放占地面积等项目的监测采用实地调查结合设计资料分析的方法进行;工程建设对项目区及周边地区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的评价采用实地调查结合实地量测等方法进行;对防治措施的数量和质量、林草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及覆盖度、防护工程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和运行情况及各项防治措施的拦渣保土效果等项目监测采用实地样方调查结合量测、计算的方法进行。

B:定点观测监测

对水土流失量变化及水土流失程度变化采用定点观测监测点的方法进行。 (A)水土流失量监测:采用坡面水土流失量监测,在动力渠工程区、节制分水闸区、弃渣场、施工临时生产生活区设不同的样方小区,在小区内布置带有刻度的铁制测针,并记录初始刻度,定期观测并记录刻度变化,以反映水土流失情况。

(B)植被覆盖率:在林内随机抽样,选取一块荒漠草地为样方,在种草次年调查林草成活率,对发育不良、未能成活的进行补植。以后每年5月及9月调查植被成活率及覆盖率,连续调查2年。

(C)防护措施效果及稳定性监测:采取实地定点测量法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按GB/T1577-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规定进行测算:扰动土地面积及再利用情况、减少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面积治理情况、拦渣率、林草措施的覆盖度等效益通过调查监测法进行。

监测费用在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投资费用中计列。

7.1.6 监测组织实施、监测资料的整编与上报

2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温宿县永河水电站环境评价简本(6)在线全文阅读。

温宿县永河水电站环境评价简本(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900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