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增大后均匀不变
[gkstk](3)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18.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有位同学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A.用天平称出重锤和夹子的质量
B.固定好打点计时器,将连着重锤的纸带穿过限位孔,用手提住且让手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 C.松开纸带,接通电源,开始打点.并如此重复多次,以得到几条打点纸带
D.取下纸带,挑选点迹清晰的纸带,记下起始点O,在距离O点较近处选择几个连续计数点(或计时点),并计算出各点的速度值
E.测出各点到O点的距离,即得到重锤下落高度F.计算出mghn和
[学优高考gkstk]
12
mvn,看两者是否相等 2在以上步骤中,不必要的步骤是 ;有错误或不妥的步骤是 (填写代表字母);
四、计算题(本题共34分)
19.(6分)跳伞运动员从跳伞塔上跳下,当降落伞打开后,伞和运动员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跟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 = kv,已知比例系数k = 20 N?s/m,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m = 72kg.设跳伞塔足够高,且运动员跳离塔后即打开伞,取g = 10 m/s.
(1)求下落速度达到v = 3 m/s时,跳伞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 (2)求跳伞运动员最终下落的速度;
(3)若跳伞塔高 h = 200 m,跳伞运动员在着地前已经做匀速运动,求从开始跳下到即将触地的过程中,伞和运动员损失的机械能.(本问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0.(7分)用天文望远镜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发现了许多双星系统,通过对它们的研究,使我们对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和分布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双星系统是由两个星体构成,其中每个星体的线度都小于两星体间的距离,一般双星系统距离其它星体很远,可以当做孤立系统处理,现根据对某一双星系统的光度学测量确定,该双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都是M,两者相距L,它们正围绕两者连线的中点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常量为G。 (1)计算该双星系统的运动周期T计算。
(2)若实验上观测到的运动周期为T观测,且T观测:T计算=1:N (N>1),为了解释T观测与T计算的不同,目前有一种流行的理论认为,在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种望远镜观测不到的暗物质,作为一种简化模型,我们假定在这两个星体连线为直径的球体内均匀分布着暗物质,而不考虑其它暗物质的影响,试根据这一模型和上述观测结果确定该星系间这种暗物质的密度。
21.(10分)2012年11月,“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图1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图。飞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飞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
2
2
2
2
过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一作用力,使飞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若航母保持静止,在某次降落中,以飞机着舰为计时起点,飞机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飞机在t1=0.4s时恰好钩住阻拦索中间位置,此时速度v1=70m/s;在t2=2.4s时飞机速度v2=10m/s。飞机从t1到t2的运动可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设飞机受到除阻拦索以外的阻力f大小不变,f=5.0×10N,“歼15”舰载机的质量m=2.0×10kg。
(1)若飞机在t1时刻未钩住阻拦索,仍立即关闭动力系统,仅在阻力f的作用下减速,求飞机继续滑行的距离(假设甲板足够长);
(2)在t1至t2间的某个时刻,阻拦索夹角α=120°,求此时阻拦索中的弹力T;
(3)飞机钩住阻拦索后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比无阻拦索时少s=898m,求从t2时刻至飞机停止,阻拦索对飞机做的功W。
70 飞机 4
4
v/(m?s-1) α 阻拦索 定滑轮 图1
10 0 0.4 图2
2.4 t/s 22.(11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圆形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小球A、B质量分别为m、βm(β为待定系数).A球从左边与圆心等高处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静止于轨道最低点的B球相撞,碰撞后A、B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均为
1R,碰撞中无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 4(1)待定系数β;
(2)第一次碰撞刚结束时小球A、B各自的速度和B球对轨道的(3)小球A、B在轨道最低处第二次碰撞刚结束时各自的速度,道最低处第n次碰撞刚结束时各自的速度.
压力;
并讨论小球A、B在轨
物理二月考答案
1 B
13.外轮,内轨,
2 D 3 A 4 C 5 A 6 A 7 D 8 B 9 BC 10 ACD 11 AB 12 AD Rgh5 14.4.5 15.240,4?10 16.1.8m、0.6s L17.(1) 毫米刻度尺 交流 (2) D (3) B 18.A BCDF
19.(1)由牛顿第二定律 mg?f?ma及f?kv2
kv2 a?g??7.5m/s2
m2(2)跳伞员最后应做匀速运动,故有 mg?kvm
解得 vm?mg?6m/s
k12(3)损失的机械能 ?E?mgH?mvm
2?1.43?105J
20.(1)双星绕它们的连线中点做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万有引力和牛顿第二定律得:M2M?2L,而??2?。解得:T=?L2L/GM。 G2?计算TL2(2)因为T观测=1T计算<T计算,这个差异是以双星连线为直径的球体内均匀分布着的暗物质引起的,设这N种暗物质质量为M′,位于两星连线中点处的质点对双星的影响相同,这时双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双星的万有引力和M′对双星的万有引力提供,所以有:GM+GMM2L2/2?L/2??M?观测L,又22?观测2??T观测
解得暗物质的质量为:M/=(N-1)M/4
4L3而暗物质的体积为:V=?()
32所以暗物质的密度为:?=M/
?3(N?1)M/(2?L3)V21.(1)飞机仅在阻力f的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由动能定理得:-fx=0-12mv1 2解得:x=980m; (2)由v-t图象可知,飞机加速度:
a=?v10?70???30m/s2 ?t2.4?0.42
加速度大小为30m/s
对飞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Tcos?2?f?ma 5
解得:T=5.5×10N; (3)由图象面积可知,从t1时刻至t2时刻,飞机的位移为s1=80m, 从t2时刻至飞机停止,飞机的位移为s2=2m, 从t2时刻至飞机停止,由动能定理得:
W?fs2?0?5
12mv2 2解得:W=-9×10J.
22.(1)由mgR=
mgR?mgR+得β=344
(2)设A、B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则
12mgRmv1=24
[学优高考gkstk]1?mgR2
βmv2=24
设向右为正、向左为负,得 v1=-
1gR,方向向左 21gR,方向向右 2v2=
设轨道对B球的支持力为N,B球对轨道的压力为N′,方向竖直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v则N-βmg=βm2R2
[学优高考]N′=-N=-4.5 mg,方向竖直向下
(3)设A、B球第二次碰撞刚结束时的速度分别为V1、V2,则
?- mv1-βmv2=mV1+βmV2??1122 mgR= mV+ βmV12?22?解得V1=- 2gR,V2=0
(另一组解:V1=-v1,V2=-v2不合题意,舍去) 由此可得:
当n为奇数时,小球A、B在第n次碰撞刚结束时的速度分别与其第一次碰撞刚结束时相同;当n为偶数时,小球A、B在第n次碰撞刚结束时的速度分别与其第二次碰撞刚结束时相同.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南京市2018年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16份合集)(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