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s0-sA
A追上B的时间为t=t0+=8 s. (1分)
vA
若vA=8 m/s,则A在5 s内运动的位移为sA=vAt0=40 m. (1分) 因为sA>sB+s0,即B停止运动前,A已经追上B. (1分)
12
则vAt′=vBt′+at′+s0,(1分)代入数据解得t′=(1+22)s≈3.83 s (1分)
216. (8分)答案 10 m/s 1.5 s
解析:设物体B的质量为m,下滑的加速度为a,则mgsin 37°-μmgcos 37°=ma① (2分)
12
A、B正好相碰,有(at+L)cos 37°=v0t②(2分)
21212
(at+L)sin 37°=gt③(1分) 22
2
12
gt2
=tan 37°④ (1分) v0t
联立解得a=2 m/s,t=1.5 s,v0=10 m/s。(2分)
17.(10分)解:(1)设作用区的宽度为L,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μmg2
F-μmg=mam1则am1==2 m/s(2分)
m12
由L=am1t1得t1=
2
2L
=1 s,(1分)vm1=am1t1=2 m/s. (1分) am1
2
(2)Ⅰ区域内,对木板由μmg=MaM1得aM1=0.5 m/s(1分) 木板到达 I区域边缘处有vM1=aM1t1=0.5 m/s(1分) 离开Ⅰ区域后,对物块由μmg=mam2得am2=1 m/s(1分) 对木板:aM2=aM1=0.5 m/s(1分)
当物块与木板达共同速度时vm1-am2t2=vM1+aM2t2得t2=1 s(1分) 12
两作用区边界距离为d=vm1t2-am2t2=1.5 m. (1分)
2
1
18.(1).BDE 解析:任意振动质点连续2次经过平衡位置的时间间隔为0.4 s,则T=0.4 s,解得T=0.8 s.
2λ41
从图象中可知λ=4 m,所以波速为v===5 m/s,故A错误;根据公式f=可得波的频率为1.25 Hz,
T0.8T33
B正确;x坐标为15 m的质点距波源Δx=3λ+λ,此时在波谷位置经t=0.6 s即t=T,质点振动到平衡位
44置,C错误;x的坐标为22 m的质点距波源Δx=5λ+
λ
,此时在平衡位置向上运动,质点经过t=0.2 s即t=2
2
2
1λT恰好位于波峰,D正确;当质点P位于波峰时,x坐标为17 m的质点距P的距离Δx=14 m即Δx=3λ+,42此时坐标为17 m的质点恰好位于波谷,E正确.
(2) 答案 (1)3 (2)没有;理由见解析
解析:①光路图如图所示,图中N点为光线在AC边发生反射的入射点。设光线在P点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在M点的入射角为r′、折射角依题意也为i,有i=60°①
由折射定律有sin i=nsin r② nsin r′=sin i③ 由OO′为过M点的法线,∠C为直角,OO′∥AC。由几何关系有∠MNC由反射定律可知∠PNA=∠MNC⑥
联立④⑤⑥式得∠PNA=r⑦ 由几何关系得r=30°⑧ 联立①②⑧式得n=3。⑨ ②设在N点的入射角为i″,由几何关系得i″=60°⑩
此三棱镜的全反射临界角满足nsin θC=1? 由⑨⑩?式得i″>θC 此光线在N点发生全反射,三棱镜的AC边没有光线透出。
19.(1)(4分)ADE解析: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和镭两种新元素,选项A正确;β射线的本质是电子流,它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放出的,选项B错误;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可由?E??mc计算,它与有些化学反应也释放能量有本质的不同,选项C错误;某种色光照射金属发生光电效应,若增大光照强度,则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增加,选项D正确;玻尔认为原子中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选项E正确;故选ADE.
(2)(8分) 23gL解析:子弹射入木块B的过程中,子弹和木块B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规定子弹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有mv0=2mv1,
子弹开始射入物块B到绳子偏离竖直方向夹角最大的过程中,系统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有mv0=3mv2,根据1122
机械能守恒得2mgL(1-cos60°)=×2mv1-×3mv2, 联立三式解得v0=23gL.
22
2②③式得r=r′④ =r′⑤
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0分,1-8题为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9-12题为多选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是正确的)
1.如图所示,欲使在固定的粗糙斜面上匀速下滑的木块A停下,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大斜面的倾角 B.对木块A施加一个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力 C.对木块A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 D.在木块A上再叠放一个重物
2.如图所示,在水平光滑桌面上有两辆静止的小车A和B。将两车用细线拴在一起,中间有一被压缩的弹簧。烧断细线后至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两辆小车的( )
A.A、B动量变化量相同 B.A、B动能变化量相同
C.弹簧弹力对A、B做功相同 D.弹簧弹力对A、B冲量大小相同
3.如图直升飞机放下绳索从湖里吊起困在水中的伤员后,在离湖面H的高度飞行,空气阻力不计,在伤员与飞机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绳索将伤员吊起,飞机与伤员之间的距离L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是L=H-t,则伤员的受力情况和运动轨迹可能是下图中的( )
2
4.在静止的车厢内,用细绳a和b系住一个小球,绳a斜向上拉,现让车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小球相对于车厢的位置不变,与b的拉力Fa、Fb变化情况是( )
(A)Fa变大,Fb不变 (B)Fa变大,Fb变小 (C)Fa不变,Fb变小 (D)
Fa不变,Fb变大 绳b水平拉,如图所示。小车静止时相比,绳a、
5.某大型游乐场内的新型滑梯可以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物理模型.一个小朋友从A点开始下滑,滑到C点时速度恰好减为0,整个过程中滑梯保持静止状态.若AB段点动摩擦因数μ1小于BC段的动摩擦因数μ2,则该小朋友从斜面顶端A点滑到底端C点的过程中( )
A. 滑块在AB段重力的平均功率等于BC段重力的平均功率 B. 滑块在AB段和BC段合外力所做的总功相同 C. 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水平向左
D. 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大小始终等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大小
6.在一次救灾行动中,需要把飞机上的50麻袋粮食投放到行驶的列车上,已知列车的质量为M,列车在铁轨上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列车上方的飞机也沿铁轨以速度v1同向匀速飞行.在某段时间内,飞机连续释放下50袋粮食,每袋粮食质量为m,且这50袋粮食全部落在列车车厢内.不计列车与铁轨之间的摩擦,则列车载有粮食后的速度为( )
A.
Mv0+50mv1Mv0-50mv1Mv0
B. C.
M+50mM+50mM+50m
50mv1
D. M+50m
7.地球赤道地面上有一物体随地球的自转而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向心力为F1,向心加速度为a1,线速度为v1,角速度为ω1;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高度忽略)所受的向心力为F2 ,向心加速度为a2,线速度为v2,角速度为ω2;地球同步卫星所受的向心力为F3 ,向心加速度为a3,线速度为v3 ,角速度为ω3;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第一宇宙速度为v ,假设三者质量相等,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F1=F2>F3
B.a1=a2=g>a3 C.v1=v2=v>v3
D.ω1=ω3<ω2
8.如图所示,A、B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B、C 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C球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手控制住A,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A的质量为4m,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A后,A沿斜面下滑至速度最大时C恰好离开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倾角α=60° B.A获得最大速度为2gC.C刚离开地面时,B的加速度最大
D.从释放A到C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A、B两小球组成的系统
m 5kB C A α ( 机械能守恒
9.如图所示为竖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一质量为m的质点,在恒力F和重力的作用下,从坐标原点O由静止开始沿直线ON斜向下运动,直线ON与y轴负方向成θ角(θ<90°)。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F=mgtanθ时,拉力F最小
B.当F=mgsinθ时,拉力F最小
[gkstk]C.当F=mgsinθ时,质点的机械能守恒 D.当F=mgtanθ时,质点的机械能一定增大
10.2013年我国将实施16次宇航发射,计划将“神舟十号”、“嫦娥三号”等20颗航天器送入太空,若已知地球和月球的半径之比为a,“神舟十号”绕地球表面附近运行的周期与“嫦娥三号”绕月球表面附近运行的周期之比为b,则( )
A.“神舟十号”绕地球表面运行角速度与“嫦娥三号”绕月球表面运行角速度之比为1:b B.地球和月球的质量之比为b:a
C.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a:b D.地球和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a:b
11.质量为M的物块以速度V运动,与质量为m的静止物块发生正撞,碰撞后两者的动量正好相等,两者质量之比M/m可能为 ( )
A.2 B.3 C.4 D. 5
12.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质量为M 的小车,其左侧有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AB,轨道最低点B 与水平轨道BC相切,整个轨道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将质量为m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A 点无初
223速释放,物块沿轨道滑行至轨道末端C处恰好没有滑出.设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关于物块从A 位置运动至 C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和物块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
B.摩擦力对物块和轨道BC所做的功的代数和为零 C.物块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2gR D.小车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2mgR
2
M+Mm
2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3.近年,我国的高铁发展非常迅猛.为了保证行车安
术要求是相当高的.如果在转弯处铺成如图所示内、外等高的弯道时,火车的 _________ (选填“外轮”、“内轮”)对容易导致翻车事故.为此,铺设轨道时应该把 _________
全,车辆转弯的技轨道,则车辆经过轨道有侧向挤压,(选填“外轨”、
“内轨”)适当降低一定的高度.如果两轨道间距为L,内外轨高度差为h,弯道半径为R,则火车对内外轨轨道均无侧向挤压时火车的行驶速度为_________
14.质量为m=60 kg的人站在质量为M=100 kg的小车上,一起以v=3 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人相对车以u=4 m/s的速率水平向后跳出,则车的速率变为_______m/s
15.如果一种手持喷水枪的枪口截面积为0.6cm,喷出水的速度为20m/s(水的密度为1×10kg/m)。当它工作时,估计水枪的功率为____________W,如果喷出的水垂直冲击到煤层速度变为零,则对煤层的压强为__________Pa。
16.如图所示,长度为L=6m、倾角θ=30°的斜面AB,平抛出小球1、同时在底端A正上方某高度处水平向右抛出小斜面上的位置P,小球1也同时落在P点,则两球平抛下落的落的时间为_______s。(v1、v2为未知量)
在斜面顶端B向左水球2,小球2垂直撞在高度为________ m,下
2
3
3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10分)
17.“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如图条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________(填测量工具)和________电源(填“交流”或“直流”)。
(2)某同学在做利用橡皮筋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时,拖着纸带的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由静止运动到木板底端,在此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相邻点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 )
A.始终是均匀的
B.先减小后增大
甲所示,当小车在一W。当用2条、3次……实验时,使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南京市2018年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16份合集)(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