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后,他又通过“通婚”的方式,先前他已娶拉藏汗之姐为妻,此时又主动提出亲上加亲,将养女嫁给拉藏汗之子,并许以十万银两的嫁妆,消除了拉藏汗对他的戒备。同时,策旺阿拉布坦又派人到拉萨三大寺与格鲁派的上层人物秘密联络,透露他准备推翻拉藏汗和废掉达赖喇嘛益西嘉措,尽力迎合三大寺僧人对拉藏汗的不满心理,争取三大寺与格鲁派上层的支持。
当这一切准备就绪后,1716年底,策旺阿拉布坦派军队进军西藏,拉藏汗仓促应战,1717年11月,准噶尔军攻进拉萨,拉藏汗被杀,益西嘉措被囚禁于药王山。至此,和硕特蒙古汗王在西藏地
①“班”是梵文,意思为“学者”;“禅”,是藏文,意思是“大”,合起来就是“大学者、精通五明的人”。“额尔德尼”是满文“宝”的意思。 区的统治宣告结束。
准噶尔军占领拉萨后,抢劫三日,拉萨古城经历了一场空前的浩劫,同时,不断发兵攻掠前藏各地,又打着“重整教规”的幌子,粗暴于涉格鲁派寺院事务,侵犯其他教派,影响到清王朝在西北、西南半壁河山的安危。为了维护西藏地方的安宁和国家的统一,康熙帝决定进军西藏,驱逐准噶尔军。1718年4月,清廷派侍卫色楞和将军额伦特等率满、汉官兵出西宁,分道人藏进剿,结果清军在那曲全军覆灭。
吸取第一次用兵失利的教训,清廷对第二次进军西藏做了周密的部署。1719年,康熙帝命皇十四子允捆为抚远大将军,统帅各路大军,驻节西宁,居中调度。1720年,清军兵分三路,以平逆将军延信等率领陕、甘官兵从西宁进兵,同时,清朝册封格桑嘉措为“弘法觉众第六辈达赖喇嘛”,赐金印、金册,并由延信护送人藏,是为北路。命征西将军噶尔弼等率领四川、云南、湖北、浙江等地官兵由打箭炉进兵,是为南路;又派将军傅尔丹、福宁安分别由新疆巴里坤、阿尔泰地区出师,进抵乌鲁木齐一线,防止准噶尔向西藏增兵。与此同时,拉藏汗旧部康济鼐和颇罗鼐占据阿里,进兵后藏,向拉萨进军,配合清军的军事行动。1720年8月,南、北两路清军打败准噶尔军,先后进入拉萨。9月15日,格桑嘉措正式坐床布达拉宫。康熙帝特派人前往祝贺,并赐哈达、白银数万两。拉萨沉浸在巨大的欢乐中,“僧俗皈依,远迩倾响,欢声振天,梵音匝地,共祝圣寿无疆,河山巩固”①。清朝中央在西藏人民中的威望和地位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通过“乎准安藏”,清朝彻底结束了自1642年固始汗人藏以
①《卫藏通志》卷一三,118页。
来,蒙古人对西藏进行的长达八十年的占领和统治,驱逐准噶尔军出西藏,巩固了西南边疆,维持了祖国的统一。清朝
总结了在西藏地方所采取的政治和军事行动的经验和教训,决定排除蒙古诸部首领在西藏的角逐和蒙、藏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支持由藏族本民族人任领袖,并通过他们来执行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施政,加强对西藏地方的直接管理,这是清朝对西藏施政的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
1721年,清朝废除了由蒙古汗王和达赖喇嘛的第巴在西藏联合掌政的体制,建立了由僧俗贵族联合掌政的噶伦制,并由清朝中央规定西藏各级官员。清朝中央封康济鼐为首席噶伦,派阿尔布巴、隆布鼐等为噶伦,与康济鼐共同管理西藏地方事务。并分别授予贝子、公、台吉等爵位。加封康济鼐为首席噶伦,不仅因为他是反准噶尔军有功的拉藏汗的旧臣,更主要的是因为他是阿里的总管。阿里地处防御准噶尔的前哨,阿里的藏军强悍勇敢,所以清朝命康济鼐于卫藏和阿里地方两处往来,如康济鼐居阿里,西藏事务由阿尔布巴总领办理。康济鼐居前藏时,阿里事务由其兄总管。清朝的政策是利用康济鼐和颇罗鼐等的军事力量,加强对准噶尔的防御。
为了防范准噶尔,确保西藏的安定,清朝留三干官兵驻守拉萨,这是清朝中央在西藏驻军的开始。在理塘、昌都驻军,以相呼应;在通往准噶尔的地方设卡,每年夏季巡防,并逐步成为定制;在进藏必经之大路设置驻军粮台、塘讯,增设驿站,并加强驿站人员、马匹、物资的配备,以保证京
都与西藏的交通和信息通畅。
清朝采取的这些措施,增强了边防设施,安定了西藏社会秩序,有利于对西藏地方的管理。此外,驿站的设立,不仅使内地与西藏各重要地区的交通畅通无阻,而且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和经济联系,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康熙帝对西藏地方的施政措施,为以后雍正、乾隆两朝中央政府治理西藏地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卜占有重要的一页。
第三节清朝调整希口确定对西藏地方的管理体制 清朝于1720年结束了蒙古贵族对西藏的统治,改为由中央封授西藏地方首领进行行政管理之后,并没有收到稳定西藏政局的预期效果,出现了前、后藏两大贵族集团之间争夺西藏最高统治权的斗争。五个噶伦结成两大派系,康济鼐、颇罗鼐结成后藏联盟,阿尔布巴、隆布鼐、扎尔鼐结为前藏联盟,明争暗斗,诸事掣肘,内讧随时可能发生。
1727年,西藏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爆发了。8月,阿尔布巴等人诱杀了首席噶伦康济鼐,颇罗鼐立即集结后藏、阿里的藏军,往讨阿尔布巴,并紧急奏报朝廷。前后藏两大势力集团之间的内战即“卫藏战争”全面爆发。导致这次战争的原因是清朝任命贵族中地位较低的康济鼐为首席噶伦,贵族身份高的噶伦虽然对此不满,但又不能违背清
朝的旨意;阿尔布巴等人即利用康济鼐压制宁玛派所引起的群众不满和前后藏不同教派间的矛盾,向康济鼐发难。清朝立即派内阁学士僧格、副都统马喇先驰赴藏,抚绥人民。
清廷对西藏突发事件是准备不足的,接到颇罗鼐的奏报后,因路途遥远,调兵需时,只有寄希望于颇罗鼐获胜了。到达拉萨的僧格、玛喇无法控制局势,仅能守护达赖喇嘛。这一事件使清廷认识到“大臣进藏料理,不可不带兵前往”,遂命令左都御史查朗阿等率军人藏。1728年5月,颇罗鼐率领后藏军队进入拉萨,在三大寺僧众的帮助下,擒获了阿尔布巴等人,平定了内乱。战争以阿尔布巴等人的失败而告终,拉萨各地迅速恢复了正常秩序。两个月后,查朗阿等人所率大军到达拉萨。并按照雍正皇帝的旨意,调整管理西藏的措施。
第一,清朝正式设立了驻藏大臣衙门以加强对西藏的管理,额设正、副二人,任期三年,第一任驻藏大臣即是僧格和马喇。他们共同办理西藏事务。安戢藏地、监督施政是驻藏大臣的重要职责。驻藏大臣的设置是清朝加强对西藏地方管理的重要步骤,标志着清朝中央对西藏地方的统治和管理在制度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到乾隆年间,驻藏大臣额设二员的制度最终确立,其职权、地位等也在乾隆时期随着清朝调整西藏地方管理体制,加强对西藏的治理而予以明确,成为定制。第二,清朝肯定颇罗鼐的功绩,赐给“贝子”衔,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清朝对藏族地区的统治和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的空前发展(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