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召力远及藏族各地区,于是,卫、藏、甘、青、川、康区等地方政教上层纷纷内附,“各地蒙古益加敬信”,来藏布施、熬茶者络绎不绝,格鲁派寺院又没收了其他教派寺院的大量财物,扩大了经济实力,寺院发展极为迅速。同时,五世达赖喇嘛在物质上也得到了清朝的大力支持,清朝每次除赠送大量礼品外,还规定每年拨给五世达赖喇嘛白银五千两作为赡养。一个庞大的格鲁派寺院势力集团逐渐形成。
1655年,固始汗死,诸子争位,和硕特部势力渐衰,西藏地方政权逐渐被格鲁派所掌握。固始汗的长子达延汗和第七子扎什巴都尔在青海因争夺汗位继承权发生矛盾,于1658年分割了和硕特部的统治权。扎什巴都尔主管青海,达延汗从青海来到拉萨继承汗位。1668年,达延汗和第巴在同一年逝世,汗位空缺三年。
五世达赖喇嘛于1679年直接委任桑结嘉措为第五任第巴,管理西藏政务。桑结嘉措为了扩大第巴政府的权力,委任卫、藏封建领主为第巴政府官员,领主管辖下的庄园由第巴政府封授,政府承认领主对庄园有世袭权;各地宗本①由政府委派,使地方权力也集中于第巴政府,又规定凡政府属下官员必须一律信奉格鲁派。在桑结嘉措执政期间,第巴政府的组织逐渐完备,确立了法制和官制,以及格鲁派寺院领主及其支持者在西藏地方的领导地位,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政体在西藏地方较以前更加健全了。后来,桑结嘉措又
修缮和扩建了布达拉宫,五世达赖喇嘛移居其中,拉萨逐渐形成为西藏地方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
1682年,五世达赖喇嘛在拉萨圆寂。五世达赖喇嘛是藏族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为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的安定与迅速发展作出了贡献。他求援于固始汗消灭了割据势力。1652年人京觐见清世祖并受封为达赖喇嘛,确立了他在藏传佛教中的崇高荣誉和地位。他亲自委任第巴管理政务,限制了蒙古和硕特汗王在西藏的权力,蒙、藏封建农奴宅阶级在西藏建立了联合政权,由历辈达赖喇嘛发展成政教合一体制,在这个时期西藏的政教大权逐渐集中于拉萨。五世达赖喇嘛在藏族人民心目中是继吐蕃赞普松赞于布和元帝帅八思巴之后的又一个伟大的领袖。除了噶玛噶举派外,他对各教派采取一视同仁的政策,不仅赢得了各教派首领的景仰,而且能够保持藏传佛教各教派和藏内不同信仰者之间的团结,也有利于格鲁派的发展和巩固其统治地位。五世达赖喇嘛的晚年,在西藏各教派领袖和蒙古各部首领中,享有崇高的威信,对于祖国西部的安定作出了贡献,深得清廷的器重。五liL达赖喇嘛与清朝的关系,正如康熙所指出的:达赖喇嘛自受封册印以来,恭①宗,藏语意思为寨落或城堡,原西藏地方政府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相当于县。设宗本(即县长)一至二人,僧俗并用,掌握全宗粮赋、差税等行政事务。 顺职贡有年,“与朕从来意谊如一,交好六十余年”①。
五世达赖喇嘛圆寂时,西藏与拉达克之间为争夺古格和日土等地而激战犹酣,和硕特蒙古贵族指挥官督师前线,一旦对外宣布五世达赖喇嘛病逝治丧,势必影响战局,第巴的权力和地位也可能因此被固始汗的子孙剥夺,更难控制格鲁派由于一时群龙无首而可能引发的不稳定局面。所以,桑结嘉措决定秘不发丧,假称五世达赖喇嘛居高阁人定,凡事传达达赖喇嘛之命行之。这样,他可以假五世达赖喇嘛之名,维护格鲁派的势力,保存自己的地位,与和硕特汗王进行斗争。
1694年,桑结嘉措借五世达赖喇嘛的名义,请求清朝廷敕封。康熙帝经过反复考虑后,决定封桑结嘉措为“法王”,赐给“掌瓦赤喇但喇达赖喇嘛教弘宣佛法王布忒达阿白迪之印”。②这样,桑结嘉措即借助依靠清朝中央政府的支持和敕封的天威,名正言顺地统治西藏,行使职权,这也是与矛盾日益加深的和硕特蒙古汗王相抗衡所必需的。
朝廷的支持与格鲁派在藏族地区的迅速发展,大大增强了第巴桑结嘉措的地位,引发了与和硕特汗王发生权力之争。
当时坐镇拉萨统治卫藏的是继承达延汗位的拉藏汗③。拉藏汗既被朝廷封作屏辅,又在达木驻有军队,只是惮于五世达赖喇嘛在蒙、藏人民中的威信,而暂时没有屏除桑结嘉措。桑结嘉措的目的是争取朝廷的支持,迫使拉藏汗退出卫
藏,巩固第巴政府的统治。但是,当桑结嘉措失去达赖的凭恃后,深知自己力量的不足,
①(乎定朔漠方略},卷二八。②<清圣祖实录》,卷一六一。③有人认为他是达延汗之子,也有人说是达延汗之弟。 除了争取朝廷支持外,他还欲削弱和硕特部的力量,于是决定利用北方的蒙古准噶尔部和南方的吴三桂的实力排挤和硕特势力。
当吴三桂叛清时,有陕西提督王辅臣占据甘肃平凉投降吴三桂,吴三桂以王辅臣之变,欲由秦蜀人犯,攻占陕西、甘肃各地,于是青海和硕特部趁吴三桂之乱北犯河西,欲夺河西走廊,桑结嘉措竭力阻止和硕特部的向北扩张,借五世达赖喇嘛的宗教威望遍告青海诸台吉应安戢部众,勿为边患。这是他效忠于清朝的表现。当时,适值清军与吴三桂相持,时有胜负,清朝谕令五世达赖喇嘛欲借青海蒙古军从松潘厅进入四川,攻打吴三桂占据的川、滇地区。桑结嘉措则假借五世达赖喇嘛的名义,以“粮草不继,人饥马瘦,何能深入”为借口而拒绝出兵。并以五世达赖喇嘛的名义规劝朝廷对吴三桂“莫若裂土罢兵”①。桑结嘉措本意虽然不是助吴反清,但此举动却大大触犯了清廷。当吴三桂占据云南时,每年都遣人到西藏熬茶礼佛,因此与达赖喇嘛取得了联系。此时吴三桂占据川、滇,地近青海,第巴以上述借口拒绝清朝出兵援助,又要求清朝承认吴三桂的割据势力,其目的是
谋求日后借吴三桂的力量为己用,殊不知清朝廷对吴三桂是势在必除,桑结嘉措完全违背了朝廷的意旨,从此便失去了清朝廷对他的支持。
第巴又借助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力量,打击和削弱和硕特部蒙古汗王在西藏的势力。准噶尔部为漠西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驻牧于伊犁一带,当时的汗王是噶尔丹。他早年出家拉萨,学经修法,为桑结嘉措的同窗好友。他在五世达赖喇嘛和桑结嘉措的支持下,还俗返回新疆,杀其兄子篡夺汗位,雄霸天山南北,并①(清圣祖实录》,卷五四。 开始向外扩张,占领漠北全境,欲南下漠南及内陆疆域,不断扩充地盘,制造分裂,迫使康熙三次御驾亲征。同时,康熙谕令五世达赖喇嘛派员前往劝说,争取噶尔丹罢兵息战。然而桑结嘉措却暗中与噶尔丹勾结,妄图以噶尔丹的力量驱逐和硕特蒙古势力。在康熙最后一次打败噶尔丹后,从被俘的藏人口中得知五世达赖喇嘛已圆寂多年的消息。而桑结嘉措匿丧不报,又助噶尔丹东侵,大大激怒了康熙,于是致书严厉斥责桑结嘉措。桑结嘉措慑于清朝国威,1698年,派人进京禀报五世达赖喇嘛辞世及六世达赖喇嘛转世的情况,追述1683年桑结嘉措已于门隅宇松地方找到了五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仓央嘉措。尽管清廷对桑结嘉措的行为大为不满,但是,由于清廷无更多的时间直接过问西藏事务,况且对和硕特汗王也心存疑虑,桑结嘉措在西藏政局中又影响较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清朝对藏族地区的统治和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的空前发展(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