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维西县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维西县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白彦荣

摘 要: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在新农村建设问题上抓住重点,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和组织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从维西县的经验看,要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必须加大投入,建设好道路、水力和其它基础设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基层筑牢核心力量。

维西县位于云南西北隅,处于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南部的过渡带,是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的核心腹地,县境属碧罗雪山山脉、云岭山脉组成的一个狭长地带。由于山和水的格局,全县呈山高坡陡,是典型高山峡谷地形,境内海拔在4880—1486米之间。全县辖七乡三镇,79个村民委员会,1027个村民小组。2010年,全县总户数为38279户,其中农业户数33638户,全县总人口15.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71%,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1.56%。全县耕地面积26.25万亩,其中水田面积2.8万亩,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31858亩,水利化程度为13.49%,森林覆盖率为74%。由于历史、区位、社会发育程度等因素的制约,维西县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远远落后于内地。到目前,维西县仍然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份。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描绘了我国农村全面

—1—

小康建设的宏伟蓝图,制定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008年,维西县在中共云南省委、迪庆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对口帮扶部门和州、县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要求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部署,结合维西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实际,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坚持科学规划,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维西县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和主要经验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新农村建设合力逐步形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确保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县委、政府把新农村建设摆上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维西县新农村示范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书记为组长,政研、农牧、财政、扶贫、林业、城建、教育、卫生、土管等县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维

—2—

西县新农村建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规范和制定了各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职责,建立了各部门之间定期联席会议制度,解决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层层落实责任,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同时各乡(镇)成立了以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乡(镇)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机构的成立、责任的落实,为推进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奠定了坚实的领导基础和组织保障。

(二)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示范点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为了稳步推进维西县新农村建设,从2008年开始,根据《迪庆州关于对维西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安排批复》精神,结合维西的实际,在充分尊重当地村民的意愿基础上,坚持规划先行、分项选择、统一选定、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遵循抓典型,树样板,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先后把经济基础比较好、群众积极性比较高、干群关系比较融洽的10个乡镇的34个行政村、40个村民小组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进行建设,并积极采取措施,在县级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多渠道筹集县级配套补助资金,着重从村容村貌整治、人畜饮水安全、村组公路和卫生路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文化活动场所等为重点内容进行扶持的新农村示范建设。经过三年的实践,示范点在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

—3—

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整治村容村貌、实行民主管理和村务财务公开等各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有力地带动了全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科学规划,严格管理,使项目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一是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维西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原则,通过召开项目实施点村民小组骨干会议、党小组会议、群众大会、走访等形式,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认真分析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深入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础上,宣传、鼓励和引导村民广泛参与和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同时,依据各个项目点的实际和群众愿望制定了山、水、林、田、路相协调的村庄规划和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案。二是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充分发挥项目资金应有的使用效益。维西县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项目资金,实行严格报帐制,上级补助资金实行专人专户管理,在乡(镇)统一实施的基础上,经县级统一验收合格,凭原始有效单据由县农牧局审核后,到县会计核算中心统一核销,切实按“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制度,确保村庄建设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落到实处,资金物资管理用到明处,民主监督措施跟踪到位,保证了项目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

(四)抓住重点,夯实基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4—

为了尽快让项目取得成效,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实施新农村试点建设项目中,维西县根据实际把农民群众最关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关乎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问题为突破口、切入点,重点加大了村组道路建设、水利沟渠整修、村内美化绿化、乡村环境整治、改水改厕改厨、人畜饮水、农村文化娱乐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扶持等,逐步消除了“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屋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现象,切实办了几件让群众看得见、摸得到的实事、好事,使群众真正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实惠。据统计,至2010年示范点共完成新建村庄道路建设28200米,道路硬化32080米,支砌排灌沟渠10920米,修建公共厕所6座,建设沼气池267口,安装太阳能热水器636户,危房改造11840平方米,墙体粉刷272630平方米,畜圈改造6489平方米,农田建设940亩,农业科技培训及劳动力转移培训4230人次,植树绿化200亩,修建文化活动室12034平方米,运动场3270平方米,修建田间渠系1100米,垃圾收集站点123个,农户卫生厕所129个,农业产业建设田337亩。通过示范点建设,使得项目示范点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农业产业结构得到逐步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势头出现良性循环。2010年,全县40个示范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达到3920元,比维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维西县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在线全文阅读。

维西县新农村建设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598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