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理工大学XXXX学院
图4-9机构位移图
该图为凸轮机构的位移分析图,从上到下,分别为总位置,X方向和Y方向的位置,以连杆最左下端点为测量点,可以看出,凸轮机构的总位移基本成余弦规律,位移图较平稳,但在0点时刻出现尖点,回程阶段,由于速度的减缓,使得凸轮在推动滚子带动连杆的过程中,连杆位移较均匀。
-18-
结 论 图4-10速度分析
图为凸轮机构的速度分析图,从上到下,分别为合速度,X方向和Y方向的分速度图。以连杆最左下端点为测量点。从合速度图可以看出,虽然凸轮机构在运动中有正弦运动的趋势,但速度不均衡,非正弦运动规律,使得凸轮在与滚子的接触中,摩擦较大,凸轮容易磨损。
-19-
华北理工大学XXXX学院
图4-11加速度分析图
该图为凸轮机构的加速度分析图。同上依旧以连杆的最左下端点为测量点。从图中可以看出,加速度非均匀加速,不是正弦或余弦规律,加速度变化较大,从而推测出该凸轮机构在运动中,机械冲击较大,机构零件容易损坏且运动不稳定,不能适应较高要求的机构应用。
-20-
结 论 结 论
考试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为教育者提供了检测教育效果的手段,然而目前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考试大都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即纸笔考试。在此方式下,组织一次考试通常要经过如下几个步骤:人工出卷、考生考试、人工阅卷、成绩评估和试卷分析。显然,随着考试类型的不断增加及考试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量将会越来越大,并且其工作将是一件十分烦琐和非常容易出错的事情,可以说传统的考试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考试的需要。并且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迅猛发展,网络应用不断扩大,这些应用正逐步深入到千家万户,深入学校的宿舍、教室等每一个角落,这时如果开发一个在线考试系统,既可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及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也提高了考试的质量,从而使考试更趋于公证、客观,也可方便学生的考试。
??
-21-
参 考 文 献
参考文献
[1]赵韩,丁爵曾,等.凸轮机构设计[M].北京:高度教育出版社,1993. [2]欧阳渺安,周济.凸轮机构设计专家系统的研究[J].机械设计与研究,1996(1):20-24.
[3]贺红梅,张梅.凸轮机构设计中从动件运动规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J].机械科学技术, 2001(2):218-219.
[4]葛正浩,杨芙莲,彭国勋.凸轮机构通用样条函数运动规律的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2, 21(5):783-785.
[5] 王海燕,袁清坷. 凸轮CAD中简谐梯形运动规律的研究及应用[J]. 机械科学与技术 , 1998,17(4):653-655.
[6]姜莉莉,梁健,高伟强.参数化凸轮 PROE 集成系统[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0(8):26-27.
[7]王荣杰.凸轮机构中凸轮轮廓 CAD 系统的设计[J].龙岩师专学报,2002(6):25-26.
[8]徐学忠.直动从动件平面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综合[J].轻工机械,2004(2):47-49.
[9]周海.凸轮轮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J].盐城工学院学报,1999,12(3):17-20. [10]黄晨华.凸轮轮廓曲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J].韶关大学学报.2000,21(4):3
[11] Zhang Yun Shin, Joong-Ho. A Computational Approach to Profile Generation of Planar Cam Mechanisms[J].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2004,1:183-188.
[12] E S Buhayar . An in dustrial machinery designer Computer – aided System for
Plat e Cam and Follower Linkage [C] . Cams and Cam Mechanisms, Edited by John Jones , 1978.
-2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论文(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