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基于Matlab的计算机控制技术仿真实验(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计算机控制系统 仿真实验

只有 P 控制器:超调量 Mp=32.6%,峰值时间 tp=422s,调节时间 ts=1420s,ess=0 。

【分析】比较三条响应曲线可以看出:P 和 PID 控制器校正后系统响应速度基本相同(调 节时间 ts 近似相等),但是 P 控制器校正产生较大的稳态误差,而 PI 控制器却能消除静 差,而且超调量小些。PID 控制器校正后系统响应速度最快,但超调量最大。

(1) Ziegler-Niehols——临界比例度法

临界比例度法适用于已知对象传递函数的场合,用系统的等幅振荡曲线来整定控制器 的参数。先使系统(闭环)只受纯比例作用,将积分时间调到最大,微分时间调到最 小(Td=0),而将比例增益 K 的值调到较小值,然后逐渐增大 K 值,直到系统出现等 幅振荡的临界稳定状态,此时比例增益的 K 作为临界比例 Km,等幅振荡周期为临界周

期 Tm,临界比例度为 δk= x100%。根据表 6-5 中的经验值课整定 PID 控制器的参数。 表 6-5 临界比例度法 PID 控制器参数整定

控制器类型 P PI PID Kp 0.5Km 0.45Km 0.6Km Ti ∞ Tm/12 0.5Tm Td 0 0 0.125Tm

【范例 6-9】 已知被控对象传递函数为 G(s)=

试用临界比例度法整定 PID 控制器参数,绘制系统的单位响应曲线,并与反应曲线法比较。

【解】1)先求出控制对象的等幅振荡曲线,确定 Km 和 Tm。

>> k=10;z=[];p=[-1,-3,-5];Go=zpk(z,p,k);G=tf(Go); for Km=0:0.1:10000

Gc=Km;syso=feedback(Gc*G,1); p=roots(syso.den{1});pr=real(p);prm=max(pr); pro=find(prm>=-0.001);n=length(pro); if n>=1 break end;end

step(syso,0:0.001:3);Km

第 11 页 共 31 页

计算机控制系统 仿真实验

Km = 19.2000

图 6-30 控制系统等副振荡曲线

程序运行后可得 Km=19.2,临界稳定状态的等幅振荡曲线如图 6-30 所示。 从图中测得两峰值之间的间隔周期即为临界周期 Tm=2.07-0.757=1.313s 2)整定 Kp、Ti 、Td,并分析结果。 >> k=10;z=[];p=[-1,-3,-5];

Go=zpk(z,p,k);G=tf(Go); Km=19.2;Tm=1.313; Kp=0.6*Km;Ti=0.5*Tm;Td=0.125*Tm; Kp,Ti,Td, s=tf('s');

Gc=Kp*(1+1/(Ti*s)+Td*s); sys=feedback(Gc*G,1);step(sys) Kp = 11.5200

第 12 页

共 31 页

计算机控制系统 仿真实验

Ti = 0.6565 Td =

0. 1641

程序运行后可得到 Kp=11.5200,Ti=0.6565,Td=0.1641

PID 控制器校正后响应曲线如图 6.31 所示,可测出系统动态性能参数,tr=0.302s,tp=0.793s, ts=3.51s,Mp=47.1%。

图 6-31 PID 控制器校正后响应曲线

【分析】与反应曲线相比较,两种整定法得到的闭环系统的超调量较大,但临界比例 度法得到的系统调节时间有缩短。临界比例度法要求系统在 3 阶或 3 阶以上,且允许进行 等幅振荡的工作状态。

(2) 衰减曲线整定法

衰减曲线整定法根据衰减特性整定控制器参数。先在纯比例控制作用下调整比例度,获得 闭环系统在衰减比为 4:1 的比例度 δs,和上升时间 tr,然后根据表 6-6 确定 PID 控制器参 数。衰减曲线整定法对生产过程的影响较小,被广泛采用。

表 6-6 衰减曲线整定控制器参数

控制器类型 P PI PID

δs δs 1.2δs 0.8δs 第 13 页

Ti ∞ 2tr 1.2tr 共 31 页

Td 0 0 0.4tr

计算机控制系统 仿真实验

【自我实践 6-7】控制系统仍为【范例 6-9】中的,试用衰减曲线法整定 PID 参数,并比较。

【提示】使用 Simulink 软件仿真观察系统响应曲线,先在纯比例控制作用下调整比例 度,比例度选用 Solid Gain 模块,拖拽滑块,观察系统响应曲线,当其(第一峰值):(第 二峰值)=4:1 时,记录此时的比例度,然后选择控制器类型整定参数,比较控制效果。

在(第一峰值):(第二峰值)=4:1 时,读得 Kp=8,则 δs =1/Kp=1/8。tr=0.65s。 在调节过程中,当比例小于 4:1 时,应该把 Kp 减小;反之增大 Kp

【自我实践 6-8】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 ,设 计一个 PID 控制器(采用 Ziegler-Niehols 整定法确定 PID 控制器的 Kp、Ti 、Td 的值), 并求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记录动态性能参数:Mp,tr,tp 和 ts。然后再对参数 Kp、

Ti 、Td 进行精细调整,使得单位阶跃响应中的最大超调量 Mp 为 15%。 2. 实验数据记录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 6-7 中,然后比较分析,作出结论。 衰减曲线法:

第 14 页 共 31 页

计算机控制系统 仿真实验

此衰减曲线法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中

表 6-7 PID 参数及动态响应指标记录

传递 函数 反 G(s)= Kp Ti Td Mp tp ts 11.9605 0.586 0.1465 55.9% 0.82 4.97 临 界 比 例 度 法 Kp Ti Td Mp tp ts 11.52 0.6575 0.1641 47.1% 0.793 3.51 衰 减 曲 线 法 Kp Ti Td Mp tp ts 10 0.78 0.26 33.4% 1.05 2.5 应 曲 线 法 3. 拓展与思考

1)比较 P、PI 和 PID 三种控制器对系统的校正效果,总结它们的优缺点及应用场合。

P 控制器对系统的校正效果:Kp 越大,系统的稳态性能越好,但是不能消除静差;

第 15 页

共 31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基于Matlab的计算机控制技术仿真实验(3)在线全文阅读。

基于Matlab的计算机控制技术仿真实验(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238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