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千年古城奇台即将成为新疆历史文化名城(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酸奶子

维族人最家常的饮料,并且家家会做,外地人可能喝不适应,可以适当加白糖和蜂蜜,夏天还可以加冰。且发酵后的奶结晶体疙瘩,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等民族都很喜欢吃.。

揪片子

揪片子是新疆人民喜爱的传统美食,揪片子属于汤饭的一种。就是将面片子和菜一起煮制的汤饭,味道鲜美,是不错的家常美食。俗话说:“揪片姓张,越热越香”。 特别是冬天吃,那个暖,那个香,从里到外。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首先准备的材料很简单: 1、面粉少量 2、西红柿

3、青椒(柿子椒)、香菜 5、葱、蒜

6、羊肉(按个人口味也可以是牛肉)

7、土豆、木耳、香菇、胡萝卜、豆腐(如果爱吃其他的蔬菜都可以放,比较随意)

做法:

1、先和面,根据面粉的质量,家里的温度来放盐和判断和面的软硬,把面和好,醒上十分钟然后再揉面后再让面醒上十分钟,把面拉成拇指粗筷子一样长的条状后抹上油放到一旁。

2、将所有的菜切成条状,锅内倒入适量的油,等油烧至五成熟后将肉放入锅内,炒一会然后放盐,然后把菜轮流放入锅内(除了葱和香菜),倒入一定的水用慢火煮,再把蒜放入锅内,把锅内的菜倒到盘子里。

3、向锅里倒入一些清水加热,把准备好的面放到案板上用手指压扁,抓住面的两头拉一下,等锅内水开了以后将面一小片一小片的揪下来丢到锅里。

4、面揪完以后根据饭的多少可以将锅内的水倒去些,再将菜倒入锅内,放入香菜,等锅开了就可以停火,尝尝盐的咸淡就可以盛到碗里了,可以根据口味向碗内加入醋和辣椒油。

待揪片子做好后,阵阵浓香扑鼻而来,红色的西红柿肉汤,里面漂浮着白白的面片,红白相间,还有几片绿油油的菜叶点缀其中,颜色搭配如此和谐完美,还未入口,便已心仪。不用吃到嘴里就能品出其中滋味。

烤羊肉串

烤羊肉串维吾尔语称之为“喀瓦甫”。烤羊肉串在吐鲁番是最有名的民族风味小吃。来吐鲁番旅游观光的中外宾客,几乎没有不吃烤羊肉串的。新疆的烤羊肉串可以说是风靡全国的一种小吃,在城乡、街头和集市上随处可见,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198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陈佩斯、朱时茂合作表演了小品《烤羊肉串》,使吐鲁番这一风味小吃声名大噪,踪迹遍及全国。 让美国人也能享受奇台黄面凉皮

马大姐真名马玉莲,是奇台县城一名回族妇女,今年55岁。因为她的黄面和凉皮全城做得最好,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金牌奖。

马大姐原是一名建筑工人。1974年到1997年间,马大姐在奇台镇建筑公司带领13名工人干粉刷涂料、安装玻璃等装修工作,她既是工头,也是技术骨干,所有的玻璃都由她来划。在安装高峰期,马大姐一天要划10箱子玻璃,全组人员的收入都很不错。但后来,由于马大姐的血压很高,无法再划玻璃,只好停止工作回家。为了生活,她在1998年7月卖起了凉皮、黄面。

刚开始生意并不好,每天收入30多元钱。但马大姐并不气馁,她每天都认真听取顾客意见,改进自己的不足,直到每位顾客都满意为止。到2003年,马大姐把店铺搬到北斗宫社区楼下,生意很红火,每天收入达300多元,是全城最爱欢迎的小吃。

因为生意好,每天的黄面、凉皮都供不应求,许多顾客吃不上,要求她多做一点。为了满足顾客要求,马大姐就让失业的丈夫帮忙。让原来做服装生意自己的女儿、女婿在店门前卖烤肉,一家人共做生意。

2006年7月,奇台县烹饪协会举办了饮食艺术大赛,全县上百家黄面、凉皮参加比赛。马大姐做的凉皮因为质量出众、味道可口喜夺金牌。200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办小吃艺术大赛,马大姐积极报名参加。8月的一天,就在马大姐的黄面和凉皮即将卖完之际,县经贸委领导带着13位客人来到了她的店里,只说要吃黄面和凉皮,别的什么也没说。马大好热情地接待了客人,但吃完后,所以的人都开始在表格上填写起来,马大姐也没在意。9月20日,马大姐突然接到电话说她的黄面和凉皮都得了“新疆名名小吃”奖,马大姐既是吃惊,又是欣慰。从那以后,马大姐的小店简直成了闹市:每天两间房子里10多张桌子座满了客人,门外面站着等待的客人,一帮人客人还没走,另一帮客人就已经等在桌傍,还不断有客人打电话来预约。吃饭的客人既有本县的,也有外县的,下至平民百姓,上到区、州、

县的领导,都成了马大姐的常客。马大姐的黄面和凉皮一天能卖700多元钱,女儿、女婿的烤肉一天能卖1000元左右。

马大姐的小吃这样受人欢迎,让太多的人难以理解。其实,她的成功奥秘只有4点:第一是面要和好、渚好。马大姐不管做黄面还是凉皮,丈夫都尽全力和面,反复揉面,因为面揉得越好,精骨就越大。渚面时间不能长,也不能短。面渚熟后要用凉水迅速降温,直到面完全凉透,还要在面上拌上熟油。第二是要舍得用料。马大姐的调料共有15种佐料组成,其中辣子和大蒜都是油炸的。这15种佐料不但用量要掌握好,而且每种佐料加入的时间也很有讲究,只要有一样佐料用量不对或先后次序不对,就会影响味道。第三是服务态度要好。不论什么时候来到马大姐的店里,马大姐总是满脸堆着笑容,满屋都是笑声,让每一位顾客都感到这里是一个温馨的家园。马大姐常说:“不管是谁,只要来到我的店里,就是看得起我,所以我只能尽最大的热情来招待人家!我开店10年来,没有和一个顾客红过脸。”第四是卫生要好。不管是马大姐的店里还是家里,总给人一种干净、整洁的感觉。店里的消毒柜整天都在工作,碗筷每天都能消毒,让每个顾客都能放心吃饭。

随着马大姐名气的不断增大,前来求她学艺的人也越来越多,一些困难户更是把马大姐的手艺当做脱贫致富的法宝。去年春天,吉布库镇达板河村一位50多岁的老太太来到马大姐家,哭着诉说儿女不管自己,没法生活,哀求马大姐给自己传授手艺。马大姐动心了,本来学她的全套手艺至少要500元学费,马大姐只象征性地收了100学费,就把全套手艺传授给老人。如今这位老人已在乌鲁木齐南山开起了小吃店,过上不错的日子。马大姐开店10年来,先后给26位学徒毫无保留地传授过她的小吃手艺。这些学徒多半是本县的,也有昌吉、玛纳斯等地的。2007年,马大姐的黄面和凉皮获得自治区金牌后,河南省周口市和天津市的爱好者也来向她学艺,甚至安徽一位小伙子大学毕业后不要工作,特地前来向马大姐学艺。而最远的一位学徒就是彭香丽,她几年前随全家迁往美国,自己也在美国结了婚,还专门学习马大姐的手艺,并决心把马大姐的金牌手艺传到美国。

奇台小吃声名远播

在奇台一提起小吃,当地人便眉飞色舞,滔滔不绝,什么洋芋鱼鱼子、拨鱼子、羊肉焖饼子、拉条子、揪片子??没有一时半会儿,是说不完的。

奇台小吃有三个特点:一是做工精益求精、用料讲究;二是不断创新;三是特色鲜明,讲究色、香、味俱全,如黄面、凉皮、酸奶子、油塔子等,特别是过油肉拌面,凡来奇台的人都要尝尝,所以有来奇台不吃盘过油肉拌面等于没来奇台的说法。

在众多的小吃中,最谗人的还数“洋芋鱼鱼子”。“洋芋鱼鱼子”是用土豆与面做成的一种面食,就是将土豆加工成粉末,和上少许面粉,搓成泥鳅的样子,或做汤,或做成干拌的,吃起来既方便又可口。其实奇台人最爱吃的要算是爆炒洋芋鱼鱼子,加点肉汤,香滋滋,沁人心脾。

近几年在奇台又有一种说法:“到奇台没吃上羊肉焖饼子,枉来一趟”。“羊肉焖饼子”是将羊肉切成小块,拌上油、盐、花椒、味精、酱油等作料,爆炒后加水,再加上现成的煎饼块、土豆块蒸制而成,特点是保鲜保味,不失原汁,羊肉块鲜、嫩、香,五味俱全。 奇台独特的小吃还有很多,如令人垂涎的“韭菜合子”,让人难以忘怀的“蒸饼”等。奇台的民族小吃也非常丰富、如回族风味的油香、粉汤、丸子汤;维吾尔族风味的抓饭、烤肉、烤包子、馕;哈萨克族风味的那仁、奶茶、马奶子、骆驼奶子,都是别具特色的民间风味小吃。

手抓饭

手抓饭是新疆维吾尔族菜品,主要的原料是用新鲜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做法是先将羊肉剁成小块用清油炸,然后再放洋葱和胡萝卜在锅里炒,并酌情放些盐加水,等二十分钟后,再把洗泡好的大米放入锅内,不要搅动,四十分钟后,抓饭即熟。做熟的抓饭油亮生辉。味香可口。维吾尔族把抓饭视为上等美餐。 关于抓饭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在一千多年前,有个叫阿布艾里.依比西纳医生,在他晚年的时候,身体很虚弱,吃了很多药也无济于事,后来他研究了一种饭,进行食疗。他选用了牛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加水加盐后小火焖熟。这种饭具有色、味、香俱全的特点,很能引起人们的食欲。于是他早晚各吃一小碗,半月后,身体渐渐地恢复了健康,周围的人都非常惊奇,以为他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后来,他把这种“药方”传给了大家,一传十,十传百,便成为现维吾尔族人普遍吃的抓饭了。这个传说是否真实,我们且不去考究,但抓饭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食品,却是实实在在的。清油、黄油、洋葱、胡萝卜和大米都是含多种维生素的补品,特别是胡萝卜被人们称为“小人参”和“地参”。用这样的原料做的饭,当然补人了。[1] 还有臊子面,奇台的臊子面以其“薄、筋、滑、酸、辣、香”等特点而久负盛名。 关于臊子面的由来,有这样一段传说。很早以前,一农户家因躲避战乱一家人走的走、死的死,家里仅剩下叔嫂两人相依为命。由于连年干旱和战乱,庄稼颗粒无收。聪明贤惠的嫂子,为了度过饥荒,每天出去采集野菜和蓬灰(调味的野生植物),将采集来的野菜和蓬灰凉干,碾成粉状后与家里仅剩的豆面、玉米面、麦面掺和,做成了面条,既解决了两人度过饥荒的粮食,也让小叔子食后连声叫好。后来,小叔子经商立业,还念念不忘嫂子擀的面

条。为了纪念已经过世的嫂子,他在奇台犁铧尖开了一家“嫂子面”面馆。当客人吃了后,都夸好吃。从此“嫂子面”便出了名,天长日久,“嫂子面”变成了“臊子面”,一直延续至今。

过去,人们把极具特色又很普遍的民间小吃,大多与嘈杂的大街小巷、烟雾缭绕的夜市和商贩的叫卖声连在一起,所以小吃一直难登大雅之堂。如今经过奇台人精心打造的洋芋鱼鱼子、拨鱼子、 臊子面等知名小吃,不仅受到中外客商的青睐,而且在乌鲁木齐、兰州、西安等地展露头角。

馋煞人的奇台小吃,日渐声名远扬

沧桑古道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奇台县,属于新疆昌吉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昌吉回族自治州东部,吉木萨尔县之东,木垒县之西,北部和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131.47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89°13?至91°22?,北纬42°25?至45°29?,总面积18000平方公里,有人口 20.5万,有汉、哈萨克、维吾尔、回等24个民族,境内有国家一类口岸--乌拉斯台口岸。

奇台县旅游景点

石城子遗址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千年古城奇台即将成为新疆历史文化名城(6)在线全文阅读。

千年古城奇台即将成为新疆历史文化名城(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228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